從小米9發布後,並通ncc檢測後,小弟就一直期待它在台灣的上市時間(據說是三月下旬?)。但是小米9一如之前所出的其他手機,產能完全供不上市場需求,目前在大陸市場仍處於缺貨狀態。雖雷軍發下豪語說,如果產能不足要親自去工廠擰螺絲,但仍無法改變缺貨的事實。
突然對小米9是否能如期在台上市及上市的供貨量感到悲觀,也許上市那天根本就搶不到貨,系統肯定會大當機。
大家都說小米是在玩飢餓行銷的遊戲,但由小米9在大陸發布到銷售的窘境,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產能不足,每次都雷聲大(造勢活動)雨點小(現貨供應)。
我相信越來越多人已抱持著不期待就沒有傷害的態度來看小米的新機上市,反正根本就搶不到,看看就好。我自己也慢慢覺得小米9跟我無緣(小米的任何新機在台上市我從來沒搶成功過orz)。也許目標鎖定紅米Note7 pro甚至6會比較實際吧!
===分隔線===
新聞來源
小米9上市後,一如既往的新機一出來就被秒殺,雷軍多次信誓旦旦小米9不缺貨,但實際上第一時間就是買不到引發米粉不滿,不少自媒體以「耍猴」來形容雷軍的一再跳票。這下好了,給了競爭對手機會,像榮耀及vivo的副品牌iQOO都推出與米9規格及價位相近的新機,而且沒有缺貨問題,不想等待米9的人有了替代選擇,轉身成為別家的用戶,面臨這種狀況雷軍就急了,要求總裁林斌去工廠親自盯產能,確保供貨無虞。
小米每一代旗艦機開始發售時,都有備貨不足的問題,讓有意向的消費者常常需要持幣以待,並不是從小米9才開始這樣。正因為長期如此,所以人們才譏諷小米是在搞饑餓行銷,雖然雷軍常常出來否認小米有在玩這種套路,總是把鍋推給供應鏈來背。
現在好了,眼看原本的意向顧客因為不耐煩等待,而成為別家品牌的用戶,因而氣急敗壞起來,這不是應了俗話所說的:不見棺材不掉淚!因為雷軍又不是第一年出來賣手機,會掌握不了新機發布後的備貨量?既然有了多年經驗,卻老是發生銷售與備貨失衡的情況,豈不真的落實了各界批評小米搞饑餓行銷的口實?被人詬病許久的饑餓行銷終於踢到鐵板了。
把產能跟不上銷售量的問題推給供應鏈,那為何其他銷量也不錯的品牌不會有這種問題?假設小米真的沒有搞饑餓行銷,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是不是代表內部負責評估銷量的人失職,沒能力從過往的銷售數據得到經驗,因而無法在每次新機發布前多備一些貨。或者是說雷軍對每一代新機在發布之初信心都不足,因此在下單時只肯先下個安全數目,以免成為積壓資金的庫存?
過去小米在旗艦新機玩超級性價比的手法,曾經是傲視同業的策略,消費者看在高配低價的份上,再不滿意也只能耐著性子等待。如今品牌名氣不輸小米的其它同行也紛紛仿效(以副品牌來執行),小米不積極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性價比戰略就將失去效果,因為消費者選擇多了。
「有競爭才有進步」的確是顛撲不破的道理,也許下一代的小米手機在發布之後,不敢再缺貨或玩饑餓行銷的套路,對於米粉而言這應該是件期待已久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