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開啟DC調光還是閃很快,錄製方式快門1/200
不知道是不是買到機王,還是本來就是這樣很正常
一般Oled所謂的DC調光都是類DC調光
PWM頻率並沒有真正改變
但會將亮度調高,再修正Gamma去貼近原本色彩
所以會有色偏
那為什麼這樣會有效用?
因為腦子覺得是低亮度時,你的瞳孔放大很多
但PWM真正的峰值仍然是一樣高
只是用duty ratio讓你感覺這變的很暗
這對眼睛的刺激很大
可是類DC這真的有效用嗎?
因為既然你的眼睛跟腦子覺得暗
應該一樣會放大瞳孔,可是這時你接受的最高亮度仍然很高
所以到底有沒有實際效果...我不知道
我在想如果真的對眼睛保護有效
Oled廠商應該會熱烈的改進採用才對
所以我相當懷疑這些類DC調光唯一的作用
就是讓你拍攝時的條紋看起來沒那麼刺激罷了
這是之前的狀況
但是我不知道K20 Pro這片螢幕是不是有其他黑科技
能跳過Oled本體,做到真正的DC調光機制
weird@ wrote:
下圖是小米9亮度設到接近最暗時,
DC調光off/on,用相機1/4000s拍下的照片,
可以明顯看出pwm確實關了。
用相機短曝光拍螢幕,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小米9在亮度約60%以下才會開啟pwm調光,而當DC調光on時條紋會消失。
留下的那條黑bar即便在全亮時不論DC調光on/off也都存在,可能是60hz更新的掃描線,但這現象在LCD卻不存在...
不是很懂....是..這樣嗎?
小米9是60-240hz調光的啊,高亮度60hz低亮度240hz
所以如果調高亮度降低Gamma讓你產生他很暗的感覺時
就60hz好會是一條黑線,所以你開啟DC調光就剩下一條黑線
因為這時候其實已經是高亮度了,本來就剩下60hz PWM
而沒開的時候就是4條對應60hz=240
這也是為何高頻PWM IPS去拍會是一大堆密集黑線的原因
因為如果拍3000hz pwm就會有50條密集線
這是我原本的認知
對岸的測試也就是如此,跟你的照片結論也是相符的
小弟再借用你的照片來解釋一下小弟是怎麼看的(我猜你這是1/60秒快門)
這時候有約四組黑白線,所以推測這大約是60 x 4 =240hz的PWM
然後可以看出黑線遠比白線寬得多,所以這時候你的螢幕亮度其實很低

下面是你說的DC調光(其實我認為就是60hz調光)
只出現一次黑白交界,所以可能是60-120hz pwm(根據資料應該是60hz)
可是你看白色區域遠比黑色大得多,這時候表示螢幕其實顯示很亮的畫面(先不管波動深度)
但是如果你的眼睛覺得他很暗,這是因為程式修改了Gamma讓你眼睛覺得它很暗

那你會問說這樣豈不是很弔詭?
我開了這個不閃頻結果是閃的更厲害,反而從240hz掉到60hz
對的...確實是如此,但因為是在高亮度下去動gamma讓你覺得他是暗的
所以對人眼的影響"可能"還比較小
這各"可能"就是小弟一開始回文在疑問的點啊
把亮度調的很高,把PWM調得更低,把Gamma改變讓你眼睛覺得他很暗
就是..這是真的對改善閃爍有用嗎?
還是說拍照只剩下一個不明顯黑條讓人心理上舒服一些?
下面這個表是說這樣的閃爍指數是有改善的

我自己有的Oled手機只有三星S8+
他的螢幕我是看的非常不舒服,但是我不能確定100%是因為PWM
因為他的曲面屏邊緣反光其實也一直讓我看得很痛苦
而我目前是根本沒有找到真正存在的DC調光Oled
甚至連高頻1000hz PWM的Oled手機螢幕都沒看過
可是中國那邊就一直在炒Oled DC調光吵的沸沸揚揚
這也是我覺得好奇怪的地方....
明明是把240hz降成60hz用更低頻的PWM然後去調高亮度
跟DC調光一點關連都沒有啊(反而是超低頻PWM)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