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花尾一系列在手機相機上的創新,手機拍照成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記錄工具。從 P9 到 Mate 20 Pro,每一代的推出都讓我的手機拍攝有了新的體驗。

然而,Mate 30 Pro遇到了一些「政治上」的困難,讓我有機會(或被逼)走出華為,使用其他廠牌的手機相機,或許是場美麗的邂逅也說不定。

先是三星的Note 10,儘管感光元件的世代已經很落伍了,但三星的調教功力真的很不賴!之前使用華為最苦手的是:二顆鏡頭或三顆鏡頭的調性差很多,而且不同鏡頭的白平衡都不一樣,後製時需要花時間技巧去修正。Note 10在這點就真的讓人佩服,三顆鏡頭拍出來的品質色調發色幾乎一樣,拍攝時眼睛不用打結,拍攝後需要後製的需要也很小,應該是我目前使用過手機相機中「直出」能力最佳的,沒有之一。Note 10在使用上比較大的問題是:感光元件落伍或太小,所以細節有點勉強,陰影內的層次不及Mate 20 Pro,而且有比較大的色偏(聽起來好熟悉... Note 10好像是Canon而Mate 20 Pro好像是Sony的樣子... XD)。還好Note 10的曝光超準白平衡也超穩,幾乎直出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就我的需求來說),必要時,需要調整的幅度也很小(所以畫質減損就比較小)。Note 10另一個問題是HDR後的飽和度過強,這已經不是色彩鮮豔而是過豔,豔到有點噁心的地步,尤其是膚色。這點就需要使用到個別色來調整(尤其是紅色與膚色),算不上是啥大工程但卻得常常用到...。

後來Mate 30 Pro在台灣市場又「驚鴻一瞥」,不過我就各方目前的測試看來,Mate 30 Pro好的地方雖然更好,但老問題(不同鏡頭間的調性差異,以及白平衡不穩定)看起來都還在。所以我就轉移目光到另一台在DxOMARK上與Mate 30 Pro同分的后者:小米CC9 Pro(國際版是小米 Note 10),價格只有一半,而且還多了一顆長焦鏡頭、再贈送一顆微距鏡頭,這實在太佛心了!!!那不妨就來嘗鮮看看這DxO的王后究竟功力如何?

直接講初步感想吧:

CC9 Pro拍攝後會有一段處理時間,這對拍攝節奏有影響,在操作上有點惱人。華為偶而會這樣(當多張取樣時);Note 10則是完全沒這問題(跟機關槍一樣)。CC9 Pro則是有要等好幾秒(其實沒那樣久)的錯覺... XD

CC9 Pro的照片... 就是比較有照片味道,處理的手法或程度沒像華為或三星那樣「重手」,加上可能是感光元件更大的關係,相片的感覺就是比較自然舒服,人工感少很多。發色上也比較舒服淡雅,沒有三星那樣乍看很吸睛但看久有點膩的重口味。

CC9 Pro的HDR沒有Note 10或華為聰明。同一個場景華為或Note 10可以很輕易地記錄下高光與陰影的層次,儘管有點假,但是卻很實用、也不太需要做大幅度的調整。CC9 Pro就常常是不夠(不是高光爆、就是陰影太暗),後製上需要更大的力氣去「拉回來」或「拉出來」,而後製的程度當然會很大地影響影像的素質,而且,CC9 Pro的影像資訊其實是不太適合後製的(後面會說)。

影像資訊:CC9 Pro最大的賣點就是那個一億像素的感光元件,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樣或稍大的面積上塞進那麼多的像素,結果就是順光時表現很好,但暗光時影像品質就大幅衰退!!在光線差的時候,或者是普通的逆光照,可以看到CC9 Pro的影像表現落差很大,順光時的影像很優,但逆光或暗光時整個掉下去,不只是飽和度流失太快,影像內的細節也變得很差強人意,想後製也很難著手(畢竟陰影裡的資訊太少了)。這點實在很苦手,逆光或暗光下的色彩重現程度也是很痛苦... 這點讓我有點驚訝,尤其跟華為與三星相比,差距是有點明顯。

另外就是不同鏡頭間的差距:發色上,小米應該有注意到華為在發色上的問題,儘管不如Note 10那樣一致,但四顆鏡頭的調性已經很接近了(拍手)。可是長焦鏡頭的尺寸與像素都很小,很明顯地在影像素質上與其他幾顆鏡頭有不小的落差(不過OIS的效果很驚人就是了,光從螢幕上就看得出來),當然,有原生的5X鏡頭還是一件很爽很爽的事,不過事後的調整上就比較費工夫。

速度與操作上已經算很成熟,沒有啥大問題。只是我之前很常用超廣角鏡自拍(我無法接受前鏡頭的品質),但是CC9 Pro的廣角鏡放在很中間的位置,一般自拍的手勢一定會擋到畫面的一大部分,這對我的使用習慣(騎單車單手拍照)是很稍腦筋的...

其他的鏡頭素質算是普普,耀光有點小嚴重。你不得不說華為與三星在鏡頭素質上確實有一套。

初步感想先這樣。

以下照片不是直出,都略有調整過。

廣角: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1X: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2X: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5X: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HDR的陰影部分不足,也很難在後製時「拉回來」: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這張5X的順光影像就不錯,鴿子原來是黑的,但拉回來後仍然有豐富的顏色與層次: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5X的壓縮感就是不同:
CC9 Pro (Note10) 一些初始感想
非常俱體的心得

CC9 PRO 成相的優缺,正好也是 N8P 成相的8成對照

AI 調較 還有追趕第一梯隊的可視距離

但至少已經跑上來看見對方的背影

不過 發色上,每個人喜惡不同,個人比較喜歡 HTC的發色

HTC11 一直到現在 成像都還是很厲害,不管是錄影或拍照

華為與三星都有不同擁護者,但都讓我覺得 很多看起來像(油)畫而不是照片!
danieltflu wrote:
結果就是順光時表現很好,但暗光時影像品質就大幅衰退!!在光線差的時候,或者是普通的逆光照,可以看到CC9 Pro的影像表現落差很大,順光時的影像很優,但逆光或暗光時整個掉下去,不只是飽和度流失太快,影像內的細節也變得很差強人意,想後製也很難著手

這部分跟NOTE8 PRO的缺點一樣?
光線充足的時候很好拍,光線不足的話就很糟?
danieltflu wrote:
自從花尾一系列在手機...(恕刪)


拿1200萬跟1億畫素比較時間?
未免差太多了吧!(還是你已經用2700萬畫素?)

看網路規格note10為1200萬畫素。
TIMBOYHU wrote:
拿1200萬跟1億畫...(恕刪)

我沒記錯108MP是一個獨立的模式,切過去才會存108MP的圖檔,其餘狀態皆是存為27MP
不過這種CMOS,應該108MP直出的情況下對運算的要求是更低的才是…進行4合1的動作仍需額外的運算資源,108MP則可以省略,會卡除非寫入速度卡到不然照理說全畫素直出應該比較省事
但是QuadBayer設計上就不是拿來全畫素直出的,所以到底還是得用4合1
可以請教一下,録影時截取的畫面是依録影選擇的解析度,還是你選擇相片的像素?感激不盡。
danieltflu wrote:
自從花尾一系列在手機...(恕刪)
又用了幾天,多是過去很常拍的生活場景,進一步的感想是:

1. 手機真的很好很就手很省電,不過玩某些高畫質遊戲時會有點頓。

2. 鏡頭的素質很普普,溢光效益嚴重(與Mate 20 Pro與Note 10相比)。

3. 光線好與光線差時的飽和度差太大(本來就應該有差,但是差到有點多了...),光線差時飽和度掉得太快,而且畫質也大受影響(=後製空間大幅受限)

4. 一億畫素只是噱頭,我個人只需1000~2000萬畫素就很足夠。高畫素的意義在於畫素融合與變焦的補正。

6. 拍攝節奏、拍攝成功率、與AI智慧還是差Note 10 / Mate 20 Pro一截。

5. (無失真的)5X變焦的壓縮感拍起來真的很爽很爽... 有點回不去的感覺

CC9 Pro算是很不錯的「高倍率手機相機」,不過就像是以往玩相機時的「簡便型高倍率鏡頭」一樣,在畫質與性能上都與「鏡皇」都有頗大的妥協與差距。使用過後,我是不太明白為何DxOMARK為何會把這台手機的評分評得這樣高??

這是一台很不錯的高倍數手機相機,但是在畫質與性能上還未及機王或鏡王的程度。







danieltflu wrote:
又用了幾天,多是過去...(恕刪)

拍的真漂亮,真清晰
danieltflu wrote:
在畫質與性能上都與「鏡皇」都有頗大的妥協與差距。...(恕刪)

請問這裡的【鏡皇】是指FF相機的24-70/F2.8之類的鏡頭嗎?
短時間內應該很難拿來比較吧?
danieltflu wrote:
又用了幾天,多是過去...(恕刪)


如果您能拿1億相素 拍人物,不要用AI人物的方式

會有驚奇的表現 目前虛化最美最自然的手機相機

1億相素反而不是拿來拍 風景 截圖的

因為相素太高 不利處理HD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