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小米 11 Lite 5G - 萬元好機,159g 輕裝登場

「開箱」小米 11 Lite 5G - 萬元好機,159g 輕裝登場
放眼望去整個手機市場,只能說 200g 似乎已經不在稀奇,更甚至 220g、240g 的手機都很常見了。小米 11 Lite 5G 以 159g 的重量以及 6.81mm 厚的機身輕裝登場,它想告訴你,好手機不是看重量。

外觀 - 小米 11 Lite 5G

正面 6.55 吋的螢幕,為左上角挖孔的設計,螢幕佔比挺高


右側有著指紋辨識結合電源鍵以及音量鍵,指紋辨識於側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不過就是辨識區域有點小


左側無任何 I/O


底部為 SIM 卡槽、USB-C、揚聲器


搭配 NODA Turbine M.2 外接盒


這顆外接盒厲害就在它內建風扇散熱,可以讓長時間讀寫更加穩定




頂部的部分有著麥克風以及紅外線,這紅外線是特別的方便,可以手機化身為搖控器控制家電



整機實測僅重 159.8g,以 6.55 吋的大小來說是相當的輕巧



而背面的設計我個人非常喜歡,磨砂玻璃,觸感極佳且不沾指紋。鏡頭幾乎不太凸出,整體設計也很耐看。



外觀上小米 11 Lite 可說是耳目一新。不僅有著鮮豔年輕的配色:松露黑 / 柑橘黃 / 薄荷綠,背面的鏡頭設計也不會突兀,加上輕巧的機身設計,裸機使用可說是絕佳。

那麼看到螢幕部分。

螢幕 - 咦? 不是三星 AMOLED?

螢幕部分,顯示效果相當不錯,色彩鮮豔、準確。至於 6.55 吋的 90Hz AMOLED 的客觀表現,直接看數據。色域覆蓋 sRGB
99% / Adobe RGB 89% / DCI-P3 94.7%,客觀數據優於搭載於 Zenfone 8 Flip 上的三星 AMOLED。


亮度部分,手動亮度最大 470nits,自動亮度最大 peak 757nits。

不過其實實際去挖面板資料後,這塊面板並非來自於三星,而是來自於中國華星面板的 AMOLED (代號
k9_42),所以當我發現這塊螢幕供應商並非三星時其實有點訝異,畢竟依據以往經驗,其他非三星的 AMOLED
面板其實肉眼都還是看得出差異,然而這塊螢幕表現真的與以往的三星面板差不多。


性能 - S780G 夠用

S780G 為小米 11 Lite 首發的中高階處理器,這顆處理器特別在這次高通難得的將前年的旗艦 SoC - S855 的 GPU
下放到 S780G 上,而 CPU 則維持 S7XX 的等級。我們直接看實測數據,GeekBench 多核 1620 單核 458
大約為中階手機的等級。然而 GPU 得分就可達 2552,並肩 S855。


接下來跑 3DMark wildlife stress test,最高分 3127,最低 2824,穩定性有 90.3%,也可見小米 11 Lite 為了做到輕薄,還是犧牲了一些散熱能力。


所以簡單來說 S780G 這顆處理器的性能在 GPU
上較為凸出,而 GPU 性能提升的一大好處就是手勢操作不在卡卡,在使用時鮮少遇到動畫卡頓的狀況,但由於 CPU 較弱一些,因此開 APP
或是一些 APP 內的運算速度還是會比較慢一點,總之對於輕度手機使用者,何只夠用,我覺得小米 11 Lite 的流暢度會令你挺滿意。

而遊戲性能實測部分,原神平均幀 39.9,遊玩時會時常遇到卡頓,且機身某區域於遊玩的 5 分鐘內即開始發燙


而戰車世界同樣開啟全特效,實測平均幀 59.9,標準差 1.0,挺順暢


Pubg mobile 實測平均幀 39.7,標準差 0.9,可惜被遊戲開發商限制幀率,否則應剛能夠 60 FPS 穩定遊玩。


狂野飆車實測平均幀 29.6,標準差 1.0,同樣可惜在被遊戲開發商限制幀率。


總之,S780G 對於日常使用非常夠用了,而遊戲部分礙於機身大小,散熱情況比較不太能負荷住大型遊戲的運作。

不過你知道嗎,每次測試這麼多手機,那數據移轉起來其實也挺麻煩的,更別說我個人就有兩台桌機跟一台筆電在用,因此我平時移轉、備份資料都蠻常使用 USB 外接硬碟處理。NODA Turbine M.2 NVMe SSD 外接盒 是一款我覺得相當不錯的 SSD 外接盒。


全金屬外殼搭配內置風扇確保了傳輸的穩定不降速,支援 USB3.1 10Gbps
的速度,手機電腦儲存或是移轉資料都是相當的方便快速。而將風扇內建在 M.2 SSD 外接盒內,可見 NODA
對於消費者實際使用固態硬碟的溫度相當重視。Noda Turbine M.2 NVMe SSD 外接盒市價
$1,790,要多少的容量都可以自己搭購買 SSD 安裝 呦。


電池 - OK!

續航力部分,在小米 11 Lite 上固定螢幕亮度 200nits,開啟 WiFi 未安裝SIM卡的情況下,跑 PCMark
續航力測試工作 3.0。最後測試結果螢幕更新率 60Hz 下為 10 小時 39 分 / 更新率 90Hz 下為 12 小時 50 分。


充電部分,5%~100% 耗時 1 小時 17 分,5%~60% 耗時 41 分。


那在這,我也列了以前測過的幾款機型數據供大家參考比對



相機 - I'm sorry

在短暫的拍攝體驗後,畢竟疫情期間難以出門,小米 11 Lite 對我而言確實挺夠用。三顆鏡頭分別為 6400 萬的主鏡頭三星 ISOCELL GW3、500 萬的微距鏡頭以及 800 萬的超廣角鏡頭,實際拍攝還算不錯。主鏡頭日間能拍出色彩不錯的照片



而到了夜間,在有光線的地方還是能夠拍出不錯的照片。就這段期間少量的拍攝體驗我覺得小米 11 Lite 有及格,至少相比2年前的次旗艦一加 7
以及今年旗艦 Zenfone 8 Flip
不會相差太多。但另外兩顆鏡頭的表現就普普通通了。而前鏡頭部分我覺得表現中規中矩,不差但也不到驚艷。不過如果你喜歡白白亮亮的自拍照,我覺得妳應該會喜歡這個自拍相機。



系統 - MIUI 豐富的功能,但?

至於系統部分,小米 11 Lite 預載了 Android 11 的 MIUI 12,有著豐富的功能以及滿好看的 UI 設計,且雖說功能多,流暢度仍表現非凡。只不過功能多的同時就是設定起來較為麻煩複雜一些,這點對於輕度使用者就沒有這麼友善了。不過 MIUI
習慣以後,是個相當好用的系統。



其他 - 一些小細節

震動馬達
採用 Z 軸線性馬達,taptic 回饋雖說不到細膩,但整體的體驗不錯,震感也夠強。



總結 - 你該不該買小米 11 Lite 5G ?



小米 11 Lite 5G 是一支輕快且年輕的手機,在 5G 世代提供了用戶一個輕、薄、快的選擇,並且有著很划算的價格。我覺得多數人都會滿意這支手機,以往小米給人僅有一種規格控的感覺,什麼都是 CP 值。然而小米 11 Lite 卻以輕快的身姿告訴我們規格或許不是一切,一支夠用的手機以及輕巧的身軀或許是更多人所希冀的。

所以回到"夠用"這個詞,什麼是夠用? 我覺得小米 11 Lite 很合適的解釋了"夠用",夠用就是說,雖然不是最厲害的,最頂尖的,但在各種體驗上卻不會明顯有缺點的。不會拍照好,但用起來卡卡的;不會超級順暢,但手機重得要命;不會順暢且拍照好,但一下就沒電。

小米 11 Lite 目前定價 $9,999 起跳,個人建議預算夠可以選擇到 8/128GB 的版本,畢竟多了 2GB RAM
對於未來的流暢度會更有保障。而如果你也需要一條體積不大卻高速的外接硬碟,不妨參考看看這次介紹的 NODA Turbine M.2 NVMe
SSD 外接盒,市價 $1,790,想了解更多也可看 Enter 以前的開箱呦~




本篇轉自https://aton5918.pixnet.net/blog/post/225400461
「開箱」小米 11 Lite 5G - 萬元好機,159g 輕裝登場
Blog :https://aton5918.pixnet.net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TON3C
ATon3C wrote:
放眼望去整個手機市場...(恕刪)

市售版螢幕有可能不是華星…
BrianWuTWKH wrote:
市售版螢幕有可能不是(恕刪)


我在小米之家看覺得紅米note10 pro 畫質比小米 11 Lite 還好看
D.O.A
我也這麼覺得,怎麼比較低階用比較好的螢幕?
BrianWuTWKH wrote:
市售版螢幕有可能不是...(恕刪)

國際版的都是用華星
陸版才要抽抽樂
做得好像IP11 只是重量好輕耶 要是處理器更好就好了
ATon3C wrote:
放眼望去整個手機市場(恕刪)


電池容量太小
ATon3C wrote:
放眼望去整個手機市場(恕刪)

請問小米 11 Lite有DC調光嗎?或者防閃爍功能,AMOLED低亮度會閃爍肉眼分辨出來嗎?
mmoo566 wrote:
請問小米 11 Lite有DC調光嗎?或者防閃爍功能,AMOLED低亮度會閃爍肉眼分辨出來嗎?


這台沒有喔,但我覺得DC調光是假議題...
因為就算有也只是模擬DC調光
再者iphone PWM頻率200~300多都沒什麼人反應了
Mi 11 lite有360多,應該不至於有不適感



但我個人無法接受的是11 lite那個中框突出,跟螢幕有斷差
單手持握,使用起來很不舒服...
545433 wrote:
這台沒有喔,但我覺得DC...(恕刪)

螢幕有斷差使指?
mmoo566 wrote:
螢幕有斷差使指?(恕刪)




圖二來源:https://websetnet.net/zh-TW/%E5%B0%8F%E7%B1%B3%E7%B1%B311-lite-5g%E8%A9%95%E8%AB%96%E5%88%A5%E7%B7%BB%E8%80%8C%E7%8D%A8%E7%89%B9/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描述到你明白...
建議實際拿看看比較準確

就是中框跟背面比螢幕大,所以握起來寬~但到銀幕的正面會縮窄
有點梯型且斷層明顯,我覺得這樣會刮手,不好使用
或許我手跟別人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