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下半年推出的性價比旗艦的數字 T 系列,稍早前在台灣也正是發表 13T / 13T Pro 兩款機型。這次對於頂規款小米 13T Pro 主要差別,除了將處理器從高通換為聯發科天璣 9200+,螢幕更新率提升至 144Hz 之餘,拍照則捨棄了上代的 2 億畫素廣角,改以 50MP 的規格因應。先不要覺得這樣是閹割,這次小米 13T Pro 不僅導入了上半年的徠卡拍攝介面、大師人像等功能,更是再加碼 2x 的光學變焦鏡頭!
至於小米 13T 在相機、螢幕等規格也幾乎跟 13T Pro 完全相同,不同之處首先在於機背材質設計,以及處理器改為聯發科天璣 8200 Ultra 處理器,還有稍低一些的 67W 充電速度等規格。本篇也將針對兩機做個開箱體驗,比較令人好奇的應該還是在同樣的硬體規格,拍攝上是否會有差異?

這邊也將小米 13T Pro 雙機在台灣的上市資訊與售價表列如下:
・小米 13T 12 + 256GB 售價 16,999 元(9/27 至 10/5 預購,10/6 正式開賣)
・小米 13T Pro 12 + 512GB 售價 19,999 元 (9/27 至 10/5 預購,10/6 正式開賣)
在開始檢視文章之前,也可以先看個短片先對小米 13T 系列有個簡單認知,絕對不是看妹!
▌開箱與外觀
- 外盒設計
- 外盒設計
- 內裝一覽
- 內裝一覽
兩機外盒設計皆是以基本的白盒做呈現,搭配產品型號之餘,重點自然就是數字 T 系列首次的徠卡影像合作了。內裝佈局也與目前大部分的 Android 機型差異不大,從上至下分別是配件和、手機本體以及充電器、USB-C 連接線。

配件盒內的物件也不陌生了,包含一只透明保護殼、退卡針,保護卡與資訊文件等。

小米 13T / 13T Pro 雙機螢幕規格幾乎是一模一樣,跟前代相比主要是在更新率以及峰值亮度有進一步的提升,詳細規格條列如下:
・6.67 吋 CrystalRes AMOLED 螢幕
・20:9 比例 2,712 x 1,220 解析度(446ppi)
・144Hz 更新率 / 480Hz 觸控採樣率
・HBM 1,200nits / 峰值亮度 2,600nits
・2880Hz PWM 螢幕調光
・支援 Dolby Vision / HDR10+
・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

顯示設定則是與小米 13 系列差異不大,但跟頂規款相比,小米 13T 雙機則是少了 AI 大師畫質引擎功能,這邊就直接看圖吧。
- 亮度
- 護眼模式
- 色彩模式
- 自訂色溫
支援陽光屏的亮度調整、紙質護眼模式與包含四種以及色輪自訂的色彩模式也都能在小米 13T Pro 雙機上看見。
- 更新率
- 更新率
去年小米 13t 系列最高更新率為 120hz 這次小米 13T 則是提升至電競等級的 144Hz。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這邊也附上以 Youtube 播放 HDR 影片的範例給大家參考,雖說兩機螢幕規格完全一樣,色調部分感覺差異不大,但右方的小米 13T 在 HDR 影片中,明顯對比是比較低的;至於螢幕預設的色調上,13T Pro 會稍暖一些,13T 反而是走冷調。

小米 13T Pro 雙機在機背外型上共享相同的設計概念,但材質就有所差異了。右下方的 13T Pro 雪山藍款式,機背會以環保材質的 Xiaomi BioComfort 純素皮革背蓋做呈現,其他兩款分別是原野綠以及黑色,採用的就是常見的玻璃背蓋設計。另外,兩機無論何種材質,也都支援 IP68 防水防塵規格。
這邊也整理兩機的尺寸數據,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的,差異在玻璃與素皮的機背設計會影響厚度。
・原野綠、黑色:162.2mm x 75.7mm x 8.49mm
・雪山藍:162.2mm x 75.7mm x 8.62mm
尺寸重量這邊,小米 13T Pro / 13T 還是會按照材質不同而有變化:
小米 13T Pro / 13T
・原野綠、黑色:206g / 197g
・雪山藍:200g / 193g
- 雪山藍
- 皮革紋路
近看一張雪山藍的小米 13T Pro,可以看到這次除了稍有不同的徠卡相機模組,以及素皮機背不同的質感之餘,整體機背設計概念老實說已經沿用蠻多代了。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中框則是採霧面的金屬塗裝,機頂可看到揚聲、mic 以及紅外線感測器,機底則有 USB-C 連接埠、mic、退卡槽與另一只揚聲器;左側並無設計按鍵、右側則是一般的電源與音量鍵。

同樣放上 13T 與 13T Pro 側面的比對照,基本上是完全相同。
- 13T Pro保護殼
- 13T保護殼
隨附的透明保護殼相信也不需要多說了,不過在小米 13T 雙機保護殼邊框做得比較厚實一些。

雙機退卡槽支援雙 nanoSIM 卡,沒有 microSD 記憶卡槽,台灣支援頻段直接列在下方:
5G: n1/3/5/7/8/20/28/38/40/41/66/77/78,小米 13T Pro 還多了一個 n75。
▌相機
- 13T Pro相機
- 13T相機
- 前鏡頭
這次小米 13T 兩款機型在相機上可說是給了蠻多升級,首先多了 2x 等效 50mm 的光學變焦鏡頭之餘,超廣角也終於不是萬年 8MP,但最大亮點自然就是與徠卡的深度合作了。詳細規格如下:
・50MP 1/1.28” 1.22um 4 in 1 等效 24mm f/1.9 廣角鏡頭
・12MP f/2.2 等效 15mm 超廣角鏡頭
・50MP 2x 等效 50mm f/1.9 望遠鏡頭
・20MP f/2.2 前鏡頭
另外,雖說官方沒有標示感光元件型號,這邊用了軟體檢視,可以發現廣角用的是 Sony IMX707、超廣角為 OmniVision OV13B、望遠為 OmniVision OV50D,前鏡頭為 Sony IMX596。
- 拍攝介面
- 拍攝功能
兩機的相機介面除了部分功能與錄影畫質,整體來說差異不大,這邊就以 13T Pro 做示範。首先在 UI 與功能上與小米 13 系列頗為相似,都是用了與徠卡合作後的新設計。
- 功能選項(13T Pro)
- 功能選項(13T)
13T Pro 在功能選項多了一個幫拍功能,可透過同熱點或 Wi-Fi 連接兩款手機,並直接遙控拍攝。
- 幫拍
- 徠卡浮水印
從小米 13 系列乃至於其他有跟相機廠商合作的手機,放上去感覺就高大上的專屬浮水印自然是會有,而且還是冠上徠卡的可樂標,一定是放好放滿!
- 專業模式
- 功能選項
- 夜景模式
專業模式最慢快門提供到 30 秒,一樣有 RAW 無損格式、峰值對焦、曝光斑馬圖以及曲線等專業檢視介面。夜景模式也有前主鏡頭的支援,不過 13T 雙機都支援自動夜景偵測,除非是硬要拍,不然說真的沒什麼開啟的必要了。
- 人像模式
- 大師人像
最重要的人像模式部分,13T 也沿襲了小米 13 系列與徠卡合作的大師人像,有著 35mm 的彩色人文、50mm 旋焦以及
- 主鏡頭與人像模式美顏
- 前鏡頭美顏(一般模式)
- 前鏡頭美顏(一般模式)
美顏模式也與小米 13 系列相同,在主鏡頭或是人像模式下會變成最高 100 級的調整,只有前鏡頭的一般模式可以叫出臉部特徵做細部調整。
- 主鏡頭錄影(13T Pro)
- 主鏡頭錄影(13T )
- 前鏡頭錄影
錄影畫質部分,13T Pro 主鏡頭最高可拍 8K 24p / 4K 60p,13T 就僅有 4K 30p,不過雙機前鏡頭都僅有 FHD 的水準,這點就蠻可惜的。
- HDR錄影畫質
- 超級防手震畫質
- 超級防手震Pro畫質
其他主鏡頭相關的錄影模式部分,HDR 可拍 4K 30p、防手震部分則都是 FHD 30p。
▌實拍
日拍- 13TPro超廣角
- 13T超廣角
- 13TPro廣角
- 13T廣角
- 13TPro 2x
- 13T 2x
第一組先來看順光室內環境,雖說兩機帳面數據是相同的,拍起來的表現還是有些差異。可以看到 13T 在色溫上明顯偏暖,頗有小米祖傳的濃厚色調,13T Pro 反而色溫校正的比較積極,呈現來說會比較正常,亮度這邊因為陽光跟雲層的關係,所以會覺得 13T Pro 比較過曝,但對於 HDR 修正來說兩機是相同的。
兩機在畫質表現則幾乎是同個水準,雖然效能到頂,但以畫質來看的話,跟小米 13 Pro 還是有點差距啦。至於 13T 在 2x 望遠焦段銳化感會來的相對明顯一些。
- 13TPro超廣角
- 13T超廣角
- 13TPro廣角
- 13T廣角
- 13TPro 2x
- 13T 2x
這組一樣有受到陽光被雲層遮蓋的影響,反而是 13T 就來的比較亮一些了。這組兩機在色調上的表現相對一致,沒有上一組偏暖冷那麼嚴重,色調也沒有明顯偏暖的狀況,校正還不俗。畫質部分也是同個水準,真的要說的話 13T 塗抹的感覺會更明顯一些。
- 13TPro超廣角
- 13TPro廣角
- 13TPro 2x
大致看完兩機在拍攝上的差異(可以說幾乎沒有),這邊就直接以 13T Pro 做示範。這組是在相對昏暗的室內,自然光比較難照射到。超廣角這邊的曝光呈現會比較亮,廣角與 2x 比較符合肉眼所視之餘,但廣角 HDR 沒有把黃燈做調整,看到這邊也能發現 13T Pro 在色調上校正的比較多,不像先前的小米機型相對濃重。
畫質這邊其實就是 13T 的短板,畢竟主打的是性價比,有著徠卡的拍攝功能,但硬體礙於規格選擇,畫質相對來說塗抹感就重了一點。
- 13TPro超廣角
- 13TPro廣角
- 13TPro 2x
換成一個相對逆光的場景,可以發現除了超廣角對過曝的窗戶較無修正,廣角與 2x 這邊就都有做亮度的調整。不過在逆光下的畫質可以看到又相對衰弱了一些,2x 甚至縮圖就能稍微看出一些塗抹感了。
- 13TPro超廣角
- 13T超廣角
- 13TPro廣角
- 13T廣角
- 13TPro 2x
- 13T 2x
最後來看純景物的表現,13T Pro 與 13T 在畫質上真的是同級表現,只是色溫的呈現上我自己覺得 13T 比較容易出現偏暖的狀況,13T Pro 的色溫調整相對討喜一些。
人像與自拍
- 13TPro人像(全身模式)
- 13TPro 35mm人像
- 13TPro 50mm人像
- 13TPro 90mm人像
13T Pro 雙機在人像模式部分,這次較大的更新就是包含 1x 全身模式、35mm 人文、50mm 旋焦與 90mm 柔焦的徠卡大師人像,以實用度來說我 50mm 有特殊散景效果的旋焦會是最為實用的功能,至於整體摳邊部分,跟小米 13 Pro 系列相比還是有些差異,放大看可以發現倩倩不管是頭髮還是身體邊緣,幾乎都多少被糊掉了。
- 13TPro人像
- 13T人像
這邊也拿 13T / 13T Pro 雙機做個對比,可以看到 13T 色調還是有比較偏暖的狀況,同時亮度也相對較高一些,景深摳邊的效果倒是不相伯仲。
- 13TPro 24mm人像
- 13TPro 35mm人像
- 13TPro 50mm人像
- 13TPro 50mm人像
- 13TPro 50mm人像
- 13TPro 35mm人像
- 13TPro 35mm人像
- 13TPro 35mm人像
這邊就直接附上由 13T Pro 拍攝的相關人像照片給大家參考,如果是以社群平台來看的話,這樣的效果與畫質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 13TPro自拍
- 13T自拍
自拍這邊 13T 我沒開到美顏,剛好可以跟 13T Pro 做個對照,可以看到 13T Pro 整體美顏的效果其實不俗,磨皮跟自然度都有顧到。畫質以及景深摳邊的成功率來看,兩機還是維持在同個水平,不過 13T 這邊的亮度還是比較高一些。
- 13TPro自拍
- 13T自拍
這邊也附上以夜景自拍模式搭配幾乎沒什麼自然光的室內,可以從縮圖看到整體畫質還是有受到一些影響,但就美顏、整體色彩調性來看的話,可用度還是相當不俗的。
夜景
- 13TPro超廣角夜景
- 13T超廣角夜景
- 13TPro廣角夜景
- 13T廣角夜景
- 13TPro 2x夜景
- 13T 2x夜景
夜景模式第一組先在比較微光的室內直接搭配做拍攝,13T 在超廣角這邊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對比直接爆低,其他組別還是相對一致的。至於畫質比較上,兩機都開了夜景模式,但超廣角與 2x 這邊可以看到 13T 的戲覺都變得相對鬆散不少,說真的 13T Pro 在拍攝的穩定度還是來的比較好。
- 13TPro超廣角夜景
- 13TPro廣角夜景
- 13TPro 2x夜景
真實夜景部分,接下來就以 13T Pro 做為拍攝範例了。可以看到這組在超廣角、2x 端的色溫都相對偏冷調一些,廣角可能是因為公園內的燈光,整體色調就會相對暖黃一些。放大檢視可以發現廣角勉強可接受,超廣角與 2x 放大時就可看到明顯的鬆散狀況。
- 13TPro超廣角夜景
- 13TPro廣角夜景
- 13TPro 2x夜景
這組一樣可以發現廣角端的色溫會比超廣角、2x 來得稍暖,但整體不算明顯。而這組建築本體幾乎都有充足的光線照射,放大檢視畫質可接受度就相對提升不少,但超廣角陰影處還是有可見的鬆散感就是。
- 13TPro超廣角夜景
- 13TPro廣角夜景
- 13TPro 2x夜景
最後一組一樣是建築為主,不過整體光源就沒有先前的組別來得高。就縮圖來看起其實整體的細節呈現還是蠻可用的,只是超廣角跟 2x 焦段在陰影處,可以從建築左方背光的區域中,整體細節就會比較鬆散。
▌功能

小米 13T 系列預設的一樣是基於 Android 13 的 MIUI 14 作業系統,整體設定上與小米 13 Pro 系列差異不是很大。
- 雙卡設定
- VoTLE / Wi-Fi通話
- 有通話錄音
- Wi-Fi設定
兩機也都支援 5G + 5G 雙卡雙待,並有 VoLTE、Wi-Fi 通話與內建的通話錄音。Wi-Fi 部分 13T Pro 最高可以到 Wi-Fi7(看地區),13T 則是 Wi-Fi6。
- 安全性
- 輔助功能
- 音效
小米 13T 雙機也具備基本的螢幕指紋辨識與人臉辨識等解鎖方式,音效這邊則有雙立體聲喇叭,並有杜比全景聲與 EQ 等化器,與耳機連接後也有 Hi-Fi 無損播放等功能。

兩機在核心規格這邊,與前代較大的不同就是在於處理器從高通轉往聯發科陣營,除了處理器的等級差異,兩機最為不同的地方則是在 ROM 容量與規格,以及充電規格上,一樣列表如下:
小米 13T Pro
・聯發科天璣 9200+ 處理器
・12GB LPDDR5X Ram + 512GB UFS 4.0 ROM
・5000mAh 電量 / 120W 有線快充
小米 13T
・聯發科天璣 8200 Ultra 處理器
・12GB LPDDR5X Ram + 256GB UFS 3.1 ROM
・5000mAh 電量 / 67W 有線快充
- 充電器差異
- 充電器差異
由於充電規格差異,兩機在充電器上的規格也不太一樣。120W 的小米 13T Pro 直接用了 GaN 氮化鎵的標示,13T 則是 67W。而充電線因是採小米自家的快充特規協議,因此規格也用了 USB-A to C。
- 13TPro記憶體擴充
- 13T記憶體擴充
虛擬記憶體擴充部分則是因應兩機的 ROM 容量有所不同,有 512GB 的 13T Pro 最高可擴充至 8GB,13T 最大容量為 256GB,可擴充的記憶體則是來到 7GB。
- 13TPro安兔兔
- 13T安兔兔
實際以安兔兔 V10.0.9-OB9 進行跑分,13T Pro 得出 1,472,605 分的成績,13T 則是 889,403 分。3DMark 這邊還沒有開放測試,這邊就後續再補上,整體表現就是目前旗艦與準旗艦等級的表現了。
- 13TPro續航(144Hz)
- 13T續航(144Hz)
- 13TPro續航(60Hz)
- 13T續航(60Hz)
續航部分這邊以最高 144Hz 與 60Hz 更新率,搭配 50% 亮度、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3.0 測試。13T Pro 得出 12 時 11 分 / 15 時 20 分;13T 則為 11 時 37 / 14 時 50 分。
- 13TPro充電速度
- 13T充電速度
充電則是將電量耗至 5%,搭配隨附的充電器材進行測試。13T Pro 約花 37 分,13T 則花了 1 時 1 分充飽。這邊要注意的是我沒有開快速充電,之後再補上 13T Pro 開啟快速充電的結果。
▌小結

小米在下半年多半會以年初的旗艦機為範例,搭配一些規格與功能的好料,配出性價比相對高的產品系列,今年小米 13T 中,主要的亮點應該還是把徠卡拍攝的相關功能導入其中,對於預算有限,或是頗為在意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也能一定程度的享受到懶人攝影拍好照的優勢。
小米 13T / 13T Pro 以帳面規格來看的話,最大的差異還是在處理器與充電速度,這點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也難得 13T 在相機居然沒有把望遠鏡頭閹掉,真的是蠻佛心的。不過就實際拍攝的範例來看,雙機在大部分情況拍攝的色調、畫質等幾乎都是相同的,只是就穩定度來說,小米 13T Pro 還是佔了優勢,至少不會有色調偏移,或是亮度突然改變等狀況。

但主打性價比的機種有得也必有失,雖說幾乎完整移植了小米 13 Pro 系列的徠卡拍攝能力,就景深真的偵測成功率、乃至畫質上,小米 13T 系列大概就是中高階機型的水平,真的很在意的話恐怕還是要直衝旗艦了。
一言以蔽之,如果你只是想要效能可以應用大部分場景,對拍照有一些基本想法的話,其實小米 13T 就足夠滿足你的需求了。當然有更足夠的預算,想要有旗艦等級的效能,又有相對穩定的拍攝能力的話,其實直上 13T Pro 會最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