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數年前參加過大鵬灣的賽道日之後,就上癮了。



車款是2005的OPEL Astra H GTC。在台灣看到這款車能叫得出車名的真的也要有點資歷了。改裝部份,動力底盤懸吊都稍微有升級。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之下,各家新車的性能真的是越來越變態,這樣的現狀下能不被瘋狂刷卡我已經很滿足啦。而前驅車不改其特性,轉向不足,加上本人非常不良的駕駛習慣。對前輪來說,絕對是非常大的負擔!!


F1SS並不算是我接觸GOODYEAR的第一款胎,在那之前有使用過F1A3。良好的使用經驗也勸敗好友換了F1A5。其他品牌比較有印象的話則是PS4&595RSR還有兩三組07RS。


而磨耗指數240的F1SS,這種定位反而是我從未使用過的。這次選用的輪胎尺寸為235/40-18,原廠配胎尺寸為225/40-18,會將尺寸升級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最求更大的抓地面積,賽道日個人用過最寬目前也僅到235,日後則是打算將前輪進一步加寬。






現在還有疊疊樂的傳統嗎?


沒想到產地竟然是德國阿

磨耗指數240

胎紋近照
一般日常生活使用心得
說真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一般人在意的就只有磨耗,胎噪,以及排水性。但偏偏性能胎好像都不是很著重這些地方。總不可能要輪胎跟橡皮擦一樣然後又要耐磨一輩子吧。車子的隔音雖有加強過,但僅位於車頂以及門板還有後座底板,而輪拱部份完全沒有處理過,這款車輪輪拱隔音本來就沒特別強,正好可以來比較一下胎噪。沒想到F1SS在這方面的表現反而讓我蠻意外的,因為它並沒有特別的吵,本來以為這種更加性能取向的輪胎,肅靜性會被犧牲。我只能說他不吵,但如果要我說安靜?沒這回事啦。

排水性的部分,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換完輪胎之後很少有雨天駕駛的機會,而且雨天本來就該安分守己,特別是那種越強調乾抓的輪胎越要注意。濕抓就容我敷衍帶過好了!


說到這裡,好像說的都是還是屬於廢話。

賽道日心得

浪費各位時間之後,這裡才是重點的賽道日使用心得!這次報名的是Taiwan Club Racer 舉辦的賽道日活動,一場總共四節,一節20分鐘,我分到的組別是早上下午各兩節。當天一早就來到麗寶,把車上多帶的一組胎圈放下來,報到後接者驗噪音,再來就是車手簡報。沒錯!!我還多載了一組胎圈過來


第一節的胎壓我沒有特別去降低,冷胎大約34PSI左右。實際下場後第一圈還沒過幾個彎,就發覺到後輪比平常還會叫,還會側滑,甚至有幾個彎速稍高的情況下後輪甚至有些甩過度了。極限似乎不高呢?


沒想到心裡剛碎念要把輪胎換掉之後,後輪滑動的感覺與最初的時候不一樣,趨向穩定滑移而且很好掌握


可以看得出來前輪這條前輪被惡操過吧!

後輪就相對漂亮多了
第二節還載了車友一同下場,這次我稍微降低了胎壓,大約是冷車31PSI左右(開回家冷車看的)。熱完胎就開始惡操F1SS啦。我心想,不知道降低胎壓之後的前輪胎壁撐不撐得住呢?因為我開法真的對輪胎很不友善,曾有幾次整天賽道日下來,輪胎就算有胎紋,也可能已經變形整路跳跳車開回家。還有一次是鋼絲跑出來,發芽了!




第二節降過胎壓的前輪 似乎沒什麼差別

胎壁也沒有很吃得很誇張

後輪依舊
由於下午車況沒有很順利,當天最速成積就是早上第一節所跑出來的。F1SS的表現,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反而還很意外能有這樣的乾抓能力。讓我不禁好奇F1SS RS會有多強大?說實在的,我的操控技術尚未細膩到能體會出F1SS與之前用過的半熱熔胎在抓地力的差別,也或許F1SS就是一條能夠以下犯上的性能街胎!!
如果你的愛車只能選一組胎圈,除了通勤之外還要兼顧跑山或者賽道需求的日常用車,我想F1SS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文中所使用的追焦照是由TCR賽道日當天的攝手所拍攝。
感謝
Erick Photography & 周風箏
兩位攝影大師 幫大家拍的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