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1978 wrote:去看那些新胎發表會...(恕刪)


好像很少聽到煞車距離或噪音減少幾十%這麼多,幾%就很了不起了
所以還是德國TUV之類的公正機關認證的數據才有參考性
可是,就好像前面有提到,評比的對手都是兩三年前的產品


Tison0829 wrote:
好像很少聽到煞車距離...(恕刪)
sam5566 wrote:
可是,就好像前面有...(恕刪)

評比也是一年多前就做了,只是VS5歐洲先販售,台灣是等到連VS5 SUV一起
所以直到4月才開賣,就會有種好像很晚才出的感覺

PS4是Michelin目前還在販售的新世代胎,VS5 SUV開發時LS3也是Michelin旗下休旅胎的王者
且PS4 SUV也還未正式上市,所以也不能說都是比對手舊產品

您要說Maxxis追隨Michelin的腳步也好,至少是持續精進
也是華人界唯一能不斷能開發出挑戰世界大廠產品的廠商
並願意斥資1.5億美金打造亞洲最具規模的測試場,高端技術和收益也都留在台灣

前面20%是個比喻 只想指出輪胎行銷都是球員兼裁判

一般來說3-5年同系列就會推出新胎 每次話術都是比某牌某胎強10-20%


TONY1978 wrote:
前面20%是個比喻...(恕刪)

我看了這篇的原始介紹,Bridgestone是說H/L001比EP850濕地煞車進步12%
這部分的話就有可能了,記得在ARTC的測試現場,EP850濕地煞車距離為49.1m
如果進步12%甚至20%,算是跟得上目前主流胎,也不至於到太誇張
TONY1978 wrote:
前面20%是個比喻 ...(恕刪)

我也覺得瑪吉斯技術目前還是
比不上米其林等大廠(感覺而已)

但如果產品力符合自己需求
加上價格還是比較低廉的情況下
支持台灣品牌買來使用也無妨

當然覺得這產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就另當別論了
輪胎每年推陳出新,以我的雅歌為例,OE胎ER370過二萬公里就開始吵,後來換了二套的PS3,撐了快7萬公里(都是磨到快到安全線),之後用F1A3,價格就是以前PS3價格打8折,DriveGuard失壓續跑胎(All Season),KR41,甚至短暫用過RE002(路感有夠讚)。其實,不同的輪胎有她的特性,要善於運用!之前森林人在台65的墜橋事件(死亡後有測得酒精超標),那OE胎HL422真的就不想説了,身為車主,心有戚戚焉阿。以日本JATMA統計,日本市售輪胎超過80%早就是屬於低滾動阻力的胎了;最近的胎也是多有強調濕抓性能。台灣雨天多,抗水漂性超級重要。有些大廠的水漂臨界速度確實很優,這就是技術領先。

Tison0829 wrote:
我看了這篇的原始介...(恕刪)

ARTC的場地其實有點久了
常剎車的路面跟比較沒有用到的路面摩擦力會不太一樣
所以國外專業機構測試會在剎車項目架設軌道 確保每次壓到的路面都是相同的
erichuang801 wrote:
輪胎每年推陳出新,以...(恕刪)


為什麼墜橋會跟輪胎有關
撇開酒駕 森林人墜橋事件 與超跑撞隧道有相同問題

當車子失控或是遇到危險 收油煞車基本上錯不了 現在abs用煞車輔助都很聰明會幫忙停車

即使正面撞上也能控制最小人損 不管怎樣還有最後一關的氣囊保護

但台灣駕駛訓練沒有這類教育 有些遇到狀況是選擇閃避

殊不知閃避技巧更不是那麼好使 何況只在一瞬間

當車子開始四輪飄移時候才警覺要重踩煞車 但偏偏四輪橫移時候是抓地制動最差的

落橋事件車子最後四輪都在橫移了


整理一下

森林人錯誤方式: 高速打方向盤閃躲(角度打太多)>車輛失控橫移>飄移時重踩剎車無法制動(abs無效)>撞車

正確方式: 高速急煞abs啟動>減速後再打方向盤閃躲> 閃躲時必要時踩油門讓後輪貼回地>安全

車神方式:高速輕打方向盤閃躲>車輛輕微失控>反胎減速勿鎖死>大力油門讓恢復循跡>安全(大家起立鼓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