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輪驅動車 輪胎行 說新胎放前輪?!

明明就是一臺後輪驅動的車, 家人牽車去更換2輪。
回來我一看怎麼放前面。
我的觀點,一.車輛過彎會有離心力。二.爬比較陡的坡。傳動輪 是後輪。油門大腳一點。後輪不就打滑。
實在想不出。放前輪 有甚麼特別的優點, 包含 我那兩光的保修廠 有說放前面。

歡迎大家理性 討論
我車也是後驅,
我新胎也放前輪,
前輪煞車較吃重,
操控、轉向也都依靠前輪。

個人淺見
正解:

無論是FWD,RWD,AWD,若只換兩個新輪胎,都應放後輪,讓後輪維持最大抓地力循跡性!!! 避免雨天後輪產生水漂(容易失控)!!!

https://www.tirerack.com/tires/tiretech/techpage.jsp?techid=52

When tires are replaced in pairs in situations like these, the new tires should always be installed on the rear axle and the partially worn tires moved to the front. New tires on the rear axle help the driver more easily maintain control on wet roads since deeper treaded tires are better at resisting hydroplaning.

輪胎技術:在哪里安裝新的輪胎?

大多數車輛在每個車輪位置都配備相同尺寸的輪胎。理想情況下,所有這些輪胎也應具有相同的類型和設計,具有相同的胎面深度並且可以充氣至車輛標牌或用戶手冊規定的壓力。這種組合最好地保留了製造商在車輛中設計的操作平衡。

然而,由於前輪驅動車輛的前輪胎負責傳遞加速度,轉向和大部分制動力,因此它們比後輪胎磨損更為正常。因此,如果輪胎沒有定期旋轉,輪胎通常會成對磨損而不是成套磨損。如果輪胎完全沒有旋轉,那麼當前輪胎完全磨損時,後輪胎可能仍然具有其原始胎面深度的約1/2。

直覺表明,由於前輪胎首先磨損,並且因為後輪胎仍有大約一半的胎面殘留,所以新輪胎應安裝在前橋上。這將提供更多的濕和冬季牽引力; 當前輪胎第二次磨損時,後輪胎也會磨損。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直覺是不對的......並且遵循它可能是徹頭徹尾的危險。

“當成對更換輪胎時...新輪胎應始終安裝在後軸上,部分磨損的輪胎將移至前輪。”

在這種情況下成對更換輪胎時,新輪胎應始終安裝在後軸上,部分磨損的輪胎應移至前輪。後橋上的新輪胎有助於駕駛員更輕鬆地保持對潮濕路面的控制,因為更深的輪胎輪胎更能抵抗滑水

當輪胎無法通過其胎面設計處理足夠的水以保持與道路的有效接觸時,發生滑水。在中雨或大雨中,水可以在與路面伸縮縫相鄰的道路車轍,凹陷和口袋中匯集。在更高的速度下,這些水池中常常存在的積水會影響輪胎抵抗滑水的能力。

確切地說,當發生滑水時,元素的組合包括水深,車輛重量和速度,以及輪胎尺寸,氣壓,胎面設計和胎面深度。輕型車輛在傾盆大雨中使用寬大,磨損,充氣不足的輪胎,其速度將比配備新的,狹窄的,適當充氣的輪胎的重型車輛在低雨時的水上飛機降低。

如果前輪胎的胎面深度明顯小於後輪胎,則前輪胎將開始在後輪胎之前在濕滑路面上進行水上飛機並失去牽引力。雖然這將導致車輛轉向不足(車輛想要繼續直線行駛),但轉向不足相對容易控制,因為釋放油門踏板將使車輛減速並幫助駕駛員保持控制。

然而,如果前輪胎具有比後輪胎明顯更多的胎面深度,則後輪胎將開始水上飛機並且在前方之前在潮濕路面上失去牽引力。這將導致車輛過度轉向(車輛將要旋轉)。過度操作更難以控制,除了當汽車後部開始滑動時感覺到的最初窘迫,快速釋放油門以試圖減速可能實際上使駕駛員更難以重新獲得控制,可能導致一個完整的分拆。

經驗
Tire Rack團隊的成員有機會在米其林的Laurens Proving Grounds體驗這種現象。參與者被允許在裝有不同胎面深度輪胎的車輛中繞大半徑,濕曲線行駛 - 一輛車在後部裝有新輪胎,在前部裝有半穿輪胎,另一輛車在前面裝有新輪胎,後部有半穿輪胎。

沒過多久,這種實踐經驗證實該設施的“試驗場”名稱是正確的。通過後輪上的新輪胎感知和控制可預測的轉向不足的能力以及試圖通過前輪上的新輪胎來控制令人驚訝的過度轉向的無助性得到了強烈的證明。

儘管我們的駕駛員的優勢在於我們知道我們將面臨維持汽車控制的挑戰,但是在我們的賽車圈中,前輪胎的輪胎和後輪上的磨損輪胎的輪胎變得越來越普遍。米其林告訴我們,參加此次演示時,幾乎每個司機都至少旋轉一次!

在米其林勞倫斯試驗場的安全,受控條件下經歷這種現象,而不是在暴雨中的州際公路上交通,這絕對是首選!

建議
應根據車輛使用說明書中提供的旋轉模式或業界確定的輪胎定期維修輪胎,以幫助提高磨損質量並均衡前後磨損和側向磨損率。在定期輪胎以5,000-7,500英里的間隔旋轉之後可能立即遇到的輪胎之間的胎面深度的微小差異不會擾亂車輛的滑水平衡並且不應排除旋轉輪胎。就此而言,磨損率的任何差異實際上都表明應該更頻繁地進行輪胎旋轉。理想情況下,輪胎應該全套更換。但是當輪胎成對更換時,

雖然不充分的輪胎旋轉間隔和/或不調整的車輪定位角度通常會導致前後輪胎磨損率和前後輪胎磨損率的差異,但需要在後部保持更深的胎面輪胎軸抵抗由於濕路滑水造成的過度轉向條件很重要。不幸的是,這排除了未來輪胎旋轉的可能性。

一旦安裝了一對輪胎,唯一可以避免被迫在不匹配的輪胎上行駛的方法是安裝一整套新輪胎(特別是在前輪驅動車輛上)。

erichuang801 wrote:
正解:無論是FWD...(恕刪)


要看你的目的是省錢還是安全,前輪磨損的比較快是事實。
記得在01,以前就討論過如果只換兩輪,到底是優先放前輪或後輪。

根據米其林官方文章是放後輪。

但是,我實務上,不管後驅或四驅的BMW去米其林馳加、Bridgestone 輪胎館換輪胎,都是放前輪。奇怪吧?
有看過實驗影片
新胎放後輪才是對的沒錯

erichuang801 wrote:
正解:無論是FWD...(恕刪)

Xantia_L wrote:
明明就是一臺後輪驅...(恕刪)


已經討論夠久了。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有一派說法是..前輪如果爆胎車子就失控 所以優先放前輪..
Xantia_L wrote:
明明就是一臺後輪驅...(恕刪)


通通要放後輪,輪胎公司有測試影片說明,後輪打滑更可怕!!!

至於爆胎,這個根本不應該發生,
我家小妞蛀牙了~
印象中,以前學習的知識,也是放在後輪,一方面前輪如果有任何狀況,駕駛會在一開始就察覺,遲鈍到發生爆胎等狀況,應該不至於,但如果是在後輪,發生狀況,通常都是短時間、立即的影響,相對於前輪,是很可怕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