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guard前輪胎壓0。會不會胎框分離?

剛打電話問原廠
專員再問課長

普利司通課長說胎壓值0前輪可以繼續行駛
(80公里,時速80內)
並不會胎框分離

但我很納悶,當初試胎活動只有試後輪
有些車評說胎壓值0,前輪左轉右轉後,可能會胎框分離

如果前輪可能會胎框分離,這樣不就失去這個胎的八成的意義了?

請問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文章關鍵字
去年五月一日,由觀霧下清泉,225/50R17 98V DriveGuard右前輪內被異物割破,從清泉0PSI開到竹東換備胎,詳細可以看我相關的文章。

"有些車評說胎壓值0,前輪左轉右轉後,可能會胎框分離",請問:這個車評是誰呀?
rossleu worte:
如果前輪可能會胎框分離,這樣不就失去這個胎的八成的意義了?

簡單講就是以偏概全, 像這樣:
如果過斑馬線可能會被撞死 (0.001%?), 這樣不就失去斑馬線八成的意義了?
如果打流感疫苗可能會過敏致死(0.0000001%?), 這樣不就失去疫苗八成的意義了?

建議你先點連結進去看輪胎圖解: 南港輪胎 Tyre Structure
輪胎和輪框僅靠胎唇 (tyre bead) 接合
胎唇裡面有鋼絲 (bead wire), 結構非常強韌
在正常胎壓下有額外壓力將胎唇推向輪框, 根本不可能鬆脫分開
所以換胎第一件事一定是放氣
輪胎洩氣後這壓力就沒了
只靠胎壁和胎唇本身的強度支撐
這時要對胎壁施加一定的壓力
(通常要靠機器幾百公斤壓下去)
才能讓胎唇脫離, 進行換胎

轉向時前輪會側向受力
胎面會拉扯胎壁, 胎唇也會受影響
雖然實際受力要看你的車速和轉向力道
但程度範圍確實比後輪高出許多
風險自然也跟著增加

從不可能到有 0.01% 的可能, 可能性是有增加
何況輪胎高矮胖瘦各種尺寸...
只能說溫和開很難出問題
剩下就看你是不是那萬裡挑一的神人了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DriveGuard 是失壓續跑輪胎 (RFT),RFT試驗是 65% 載重(LI 對應),取出汽門芯,5 min 加速至80km/h,再走行80km(1h)。RFT 如果沒氣了,至少可以開80km/h速度1h,但是輪胎也報廢了,趕快修理才對。轉彎時為了安全速度當然要慢 ,若是激烈操控輪胎輪圈當然有可能分離(一般輪胎激烈操控輪胎輪圈都有可能分離)。
rossleu wrote:
剛打電話問原廠
專員...(恕刪)


這好像是Driveguard 當初的訴求。
可以裝在原本不是失壓續跑輪胎的車款上。

我之前也有想過這個問題,我的車,原廠搭配的是普通輪胎,想換失壓續跑輪胎,好像只有Driveguard 特別說可以裝在一般車款。

但是那台車,最後也沒換Driveguard ,因為Driveguard 實在是好重啊。
rossleu worte:
剛打電話問原廠專員再...(恕刪)

目前的經驗是不會胎圈分離
但是不建議真的長途完全沒氣壓在開
如果輪胎行太遠
等你開到了輪胎也差不多報銷
所以最好就是胎壓感測器開始叫
一輪胎壓明顯過低就準備找輪胎行了
國外也是這樣建議


至於失壓續跑胎(或胎邊強化胎)
低胎壓或無胎壓行駛長里程後是否可以補胎
每間輪胎製造商給的答案都不一樣
 鳳翎 wrote:

目前的經驗是不會胎...(恕刪)



謝謝大家回覆。各種長知識。學到很多
不過想請問鳳翎 如果是胎底。補胎應該可以吧?
rossleu worte:
謝謝大家回覆。各種長...(恕刪)

胎面可以
但是有的輪胎商不建議的原因是
輪胎沒胎壓還跑很長一段路後
胎邊裡面有時候內傷會看不出來
下次再洩氣時爆胎可能性會增加
只是台灣的輪胎行在意的應該不多吧
(補~都補~別人可以補,你不能補就是技術差)

剛剛找好久。應該是我記錯了

erichuang801 wrote:
去年五月一日,由觀霧...(恕刪)
我就是右前輪內側被林道的排水溝蓋(橫在馬路上)給刮到,金屬片刺到,消風。下山走了幾十公里,金屬片彈出,一下子就降到OPSI。後來開了40公里的山路,由清泉下到竹東,換備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