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國內為數不少的歐系車主來說,德國馬牌應該是耳熟能詳甚至是已經相當熟悉的輪胎品牌,因為不論是在新車出廠配套或是售後更換市場,Continental馬牌輪胎無意外地是多數進口歐系車型的首選之一,不同於去年年中左右推出、定位在旗艦高性能街胎的SportContact SC7,主打主流中階市場的UltraContact UC7也於今日正式公告上市,適用規格則介於16~18吋之間,以此來迎合此級主流中小型家用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相較於2019年導入台灣的UltraConteact UC6,新一代UC7一樣是根據亞太地區車主需求、所設計開發出來的胎款,而亞太地區普遍高溫多雨、都會區狹窄的氣候/道路特性,也因此亞太地區用車族群也會對溼地排水、輪胎噪音等產品特性格外在意;馬牌輪胎集結超過100以上相關領域的專家、超過9500小時研發時間所開發出來的新一代UC7,便是希望能夠將安全、信心的產品理念應用在新一代UC7輪胎當中。

隨著近十幾年來材料科技的大幅進步,過往乾濕抓地、磨耗表現等原本無法均衡發展的面向,已經能夠表現顧此又不失彼的能力,此次馬牌UC7延續原先UC6的短鏈抓地力聚合物概念、推出創新的鑽石級膠料配方,以此讓降噪、舒適、耐磨和循跡性等方面的搭配更為合理;按照官方的說法,UC7能夠在輪胎性能表現上,有效縮短車輛在乾濕路面的煞停距離,同時,受惠於鑽石級膠料配方而進化的網狀聚合物結構,讓輪胎踏面的耐磨指數提升,增加輪胎的使用壽命。

由於橡膠配方的升級,讓輪胎踏面的抓地力得以提升,這不僅意味著輪胎與路面的接合性更高,也有助於吸收來自道路路面的衝擊,進而達到降低胎噪的效果。另外,工程師也重新設計了溝紋內造型,藉此來減少噪音聲波的形成並降低震動頻率,也就是UC7主打的三大科技之一的噪音抑制系統3.0。

新一代馬牌UC7系列輪胎的最後一項特點,就是所謂高速導流槽胎面,如先前所提,由於亞太地區高溫多雨的環境,使得我們大部分的道路使用者,對於溼地排水的需求明顯增加,因此馬牌藉由新一代Aqua Channel Advanced的導流科技,以文式效應(Venturi Effect)中、對於氣體/液體不同流速的吸附作用,讓流體能夠快速擠壓、排出的特點,來增加溼地的輪胎抓地力表現。其實有經常行駛在高速公路的用路人應該也都知道,瞬間大雨造成的路面積水,最是考驗你愛車雨鞋能耐的時候,如果排水性優異,當輪胎的接地面積不會因雨天而減少,行車的安全性自然會有所提升。

定位屬於中階胎款的UltraContinental UC7,由於屬於上市初期,雖然官方宣稱會提供16-18三種尺寸各種型號的選擇,但目前官網只列出16、17兩種,也就代表上市前期種類還無法馬上完善,建議對UC7有興趣的車友們,可以先至德國馬牌輪胎的官網查詢一下,看看有無適合自己的型號,如果未來汽車版有相關的新胎試用介紹規劃,我們也會立即跟大家分享。
馬牌UltraContact UC7原廠建議尺寸規格表
<<<<<<16吋>>>>>>
185/55R16 83V FR UC7
195/50R16 88V XL FR UC7
195/55R16 87V FR UC7
195/55R16 87V FR UC7 SSR
205/50R16 87V FR UC7
205/55R16 91V FR UC7
205/60R16 96V XL FR UC7
215/55R16 93V FR UC7
215/60R16 95V FR UC7
215/60R16 95V FR UC7 CS
225/55R16 95W FR UC7
225/60R16 98V FR UC7
235/60R16 100V FR UC7
<<<<<<17吋>>>>>>
205/50R17 93W XL FR UC7
215/45R17 91W XL FR UC7
215/50R17 91W FR UC7
215/55R17 94W FR UC7
225/45R17 94W XL FR UC7
225/50R17 98W XL FR UC7
225/50R17 98V XL FR UC7 CS
225/55R17 101W XL FR UC7
235/45R17 97W XL FR UC7
235/50R17 96W FR UC7
245/45R17 95W FR UC7
<<<<<<18吋>>>>>>
215/45R18 93W XL FR UC7
225/40R18 92Y XL FR UC7
225/45R18 95Y XL FR UC7
225/50R18 95V FR UC7
245/40R18 97Y XL FR UC7
245/45R18 100W XL FR UC7
(官網暫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