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台灣工業能支援國艦國造嗎?

Charlie2020 wrote:
沱江艦原型變成這樣是海軍把飛彈數從4枚增加到8枚所造成加上方正近迫防衛系統,為達成裝置8枚的目的,後續艦才增加200噸排水量以求在加裝3D防空雷達! 這是比起052C 一口氣造4艘,結果變成船塢皇后好太多!

沱江艦:600噸的小船5年只造出一艘,服役快三年沒有任何後續建造動作,後續艦據說要把從噸位到速度、人員配置、裝備等指標改到完全不同。
052C:6300噸的船,11年造了6艘,後四艘和前二艘在結構上並沒有什麼補丁修改。

052C之所以造了2艘就停下,不是技術上有問題,而是因為當時的軍費不足。1980年代後期到2008年之前,中國海軍造艦,大多是1-2艘一級:051B只造1艘深圳號,051C、052、052B都只各造2艘,其實都是因為沒錢。052C一開始也是只打算造2艘,2010年以後,海軍獲得大量經費,才有錢下訂單追加4艘。更後面的052D,2011年開工,到目前為止一共開工造了17艘,055第一批訂單是6艘,跟前面的型號差別在哪裏?不在技術上,而在於經費充足。

052C哪有什麼「船塢皇后」的歷史?恐怕是你腦補的吧。你要說有就請給出證據,過去你經常這樣射後不理,希望我在這裡提出這個疑問,你不要假裝沒看見,認真給出證據。

回到和沱江艦的對比上,600噸的小船造了一艘然後後續的就停下,至今3年了,是沒錢嗎?你們還不至於沒錢造600噸的船吧,聽說沱江艦有頭重腳輕的問題,後續型號把規格參數全改,不知道你怎麼好意思嘲笑?

你覺得052C建造速度慢嗎?你要不要看看你們的成功級,4000噸小船前7艘造了8年才完工,比11年完成6艘的052C強到哪裡去?

要比完工之後又出一些狀況需要修修補補,你要不要看看朱姆沃爾特級的動力、福特級的電磁彈射器和伊莉莎白女王級的船軸?那才是完工之後問題不少的典型。不過對任何海軍來說,代表著自身重大技術進步的裝備,研發過程首艦出一些狀況,並不稀奇。

倒是沱江級那樣,第一艘造完後就發現有重大問題,不得已大改圖紙,把原設計指標全部推翻的,不能算成功。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iantsai74 wrote:
沱江艦:600噸的...(恕刪)

都已經講明了土共國就去造土共艦,台灣國就繼續造台灣艦,

一邊一國各自發展,根本不需要你瞎操心啊。

167MT wrote:
誰跟你在論輸贏啊?你也太猴急了吧⋯⋯

會在01發酸的人不外乎是五毛和滯台支那人,台灣人對於這些酸言酸語也只是當笑話看罷了。


有句老話說「狗咬了你,你不應該咬回去」,我很認同。所以就這樣吧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那一點實力是在囂張什麼
台灣再弱也有你十分之一以上的實力,佔了世界多少人口的比例,還沒美帝十分之一的實力才是可恥,快滾回去造艦
iantsai74 wrote:
沱江艦:600噸的小...(恕刪)




1988年6月27日,臺灣聯合報首先報導台灣海軍將採購南韓蔚山艦

消息見報以後輿論大嘩,對當時的台灣而言南韓是不能輸的對手

更不要說買軍艦了,10月28日一百多位大專院校相關科系的主任

教授聯名提出反對採購南韓蔚山艦要求台艦台造

建言中提到:

以海防之重要性而言,我國較南韓為甚;以造船工業之發展而言,

我國較南韓為甚;以造船人才之培育而言我國亦不遜於南韓;


何以種種優勢條件下何以我國之造艦技術至今仍無法落實生根

而尚需假手南韓建造?著實令人費解

===================================================================

台灣和南韓幾乎同時向美國人學習造船,歷史給了台灣和南韓同樣的機會

南韓搞出了蔚山艦,台灣卻連一張設計圖都沒畫出來

三十多年過去了,南韓已經搞出宙斯盾和潛艇

台灣搞出的沱江級服役不到一年就出現性能衰退,浮力不足 船速達不到當初預設的目標

是南韓太強還是台灣太無能?







是南韓沒中國這種壞鄰居,聰明一點好嗎?
chrischenslayer wrote:
1988年6月27日...(恕刪)
chrischenslayer wrote:




1988年6...(恕刪)

看那一類軍事項目發展吧!
要不是台灣遭受老共打壓以及無能的馬XX, 潛艦早就造出來了.
你怎麼不說說台灣的飛彈系統發展遠勝於南韓.....

另外老共花了龐大的軍費及無數的維穏費, 怎麼在京城開個十九大, 也怕暗殺造反兵變???
要說花錢的效益, 老共花錢事小, 卻還得不到心安, 可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阿!
不要忘記了明朝花費龐大人力物力重新整修建造萬里長城防止北方敵人入侵, 卻不敵一個吳三桂難過美人關, 五毛們切記阿!

沒辦法,南韓太強了,已經稱霸亞洲。
竟然在IDF成軍25年後比台灣更早開發出高級教練機

你說的對 wrote:
一個14億人口的國...(恕刪)






可畏級除了首艦由法國DCN的洛里昂海軍造船廠(Lorient Naval Dockyard)造船廠承造外,

其餘五艘都在DCN的協助下由新加坡STM位於裕廊的造船廠建造,DCN並負責協助新加坡建立對新巡防艦的維修能力。

新加坡的國防工業高度地參與了可畏級的研製,艦上戰鬥系統、管理系統等裝備的研發、安裝 以及整合均由STM、新加坡電機科技

(Singapor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s,STE)、新加坡的防衛實驗室(Defence Science Organization,DSO)

以及DSTA等星國本土國防公司/機構負責。

新加坡面積不過719平方公里人口5百60多萬,人家也堅持其他船在新加坡造

可畏級的戰鬥管理系統還是新加坡自己研製的

台灣搞出的沱江艦,交艦不到一年就性能衰退,浮力不足 航速達不到預設的目標

可畏級和沱江艦都是來料組裝,但是新加坡組就沒問題

台灣組就交艦不到一年就性能衰退

台灣該不會比新加坡還不如吧?


台灣是比新加坡不如,這人人皆知台灣人也都知道,新加坡人人開口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早就稱霸亞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