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巡防艦噸位4500是科學縝密論證的結果

說風涼話誰不會
我要講不會輸你啦

不是講求民主嗎
海軍建軍最後還不是審預算砍砍砍
預算拿去扶植軍工業
沒門路的立委當然要擋擋擋啊
不然分得到一杯羹嗎

我可沒說過經國號是全自製
放眼望去能一條龍不過一隻手數得出來的國家有辦法而已
但有目標跟肯撒錢玩暗的
自然有人願意幫忙

網路上看到的酸中國嗆五毛
但自己手上能做什麼?
講到要玩大一點的就是“沒錢啦” ”預算要翻倍啦“
IDF首飛三十年來是有搞了什麼嗎 還跟我講什麼”近中遠程目標“
不過就閹割版當高教機嘛

笑南韓車爛笑了幾十年
人家現在準備打日本幹歐洲
我們納智捷收一收啦

我看預算除以兩千三百萬分一分換美金大家直接投降比較實際

BUCK wrote:
有理想是很好啦......(恕刪)
風涼話啊.....只是要你看清楚現實而已現實就是,你玩這樣一個輕航母戰鬥群,維持費是很驚人的...更別說你還得先弄到F-35B,那個飛行成本也是很恐怖的...還是你認為有就好當碼頭王也無所謂?那還不如多弄幾艘神盾驅逐艦。理想有分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你後面言論已經是情緒性發言了,沒甚麼好談的
fque wrote:
說風涼話誰不會我要講...(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fque worte:
海軍建軍最後還不是審預算砍砍砍
預算拿去扶植軍工業


台灣的國防預算佔GDP比例並不低
台灣政府官員清廉度排名上 也還在前段班範圍
我只能說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如此...

fque worte:
網路上看到的酸中國嗆五毛
但自己手上能做什麼?
講到要玩大一點的就是“沒錢啦” ”預算要翻倍啦“
IDF首飛三十年來是有搞了什麼嗎 還跟我講什麼”近中遠程目標“
不過就閹割版當高教機嘛


你真想跟一個近20倍GDP 15倍國防預算的國家硬拼?
想到哪去了?

就算在兩蔣時代 台灣都不可能在美國不支援狀況下
擋住中國進襲 現在有這可能性?

所以只能發展不對稱作戰 我講過了
能用飛彈就用飛彈 再來就水雷地雷 你要跟對岸比造飛機造船艦..
還想拼神盾艦? 開什麼玩笑?

台灣沒有單幹中國的可能 如果做到了..
那是違反物理定律的事..

至於五毛來嗆聲 這根本小事..
為什麼嗆聲? 因為他們根本不敢打嘛 台灣有老美罩著他們不敢動嘛..

IDF修一修改當高教機 怎不行?
重新設計 那誰出錢?
重點是有什麼效益嗎?

就未來戰機部份...

中科院現在就是在全力搞新戰機引擎 有了這顆心臟..
才有資格談整個二代機的構型 設計戰機外型相對沒有那麼難..
至於發動機好不好搞? 看看對岸砸多少錢搞那個不太行 簡單嗎?

fque worte:
笑南韓車爛笑了幾十年
人家現在準備打日本幹歐洲


要知道南韓現在的GDP是台灣近2.5倍...
國防預算比例也比台灣高...
人家現在能搞輕航媽 是建立在砸錢的份上...

沒錢? 送你你都養不起....
fque worte:
拿個埃及北韓跟泰國來比又要說這個買了會餓肚子
GDP不過就一個KPI


這個KPI對老百姓生活可重要了..
很明顯的 這幾個國家老百姓生活水平 都遠在台灣之下..
你要擴軍可以 先說服老百姓與議員們同意..

你可以不顧? 如果你堅持如此 你連個里長都選不上..
你還可能從政 甚至執政?

這就是務實 什麼都要務實 難道政治上不務實
建軍就可以務實?
這玩笑開大了..

fque worte:
依照GDP來看我們何得何能可以玩雄三跟天弓還有IDF
現在還要自主潛艇哩 我可不可以說洗洗睡好了


很簡單 當年美國願意扶植台灣的國防工業...
不然你以為這些東西從零到有這麼容易?

不管IDF 飛彈 雷達技術 成功級 CM11主戰車
哪樣沒有美國在背後技術 甚至直接重要零件支持?

自主潛艦 那也是好聽的 實際上 美國現在是直接出面幫我們整合系統
有點像台灣現在搞的ODM一樣 只是製造這關在台灣做而已...
不然 除了潛艦鋼板台灣能做之外 哪個主要系統跟技術 台灣自己有了?

fque worte:
台灣有一艘可以到處跑又載一打f35的遠洋戰鬥群
這個就不是中國下水餃075跟三艘航母可以搞定的


別鬧了 這種用高價新銳武器
打消耗戰玩法 除非你的技術等級高於對手 否則更不利於弱方發展..

沒看到中東中亞戰場 美國那些民兵對手怎跟阿帕契對抗?
怎可能養的起大量防空飛彈? RPG-7埋伏好 大量打出去 彈片炸開來消滅你..
很克難 風險也不小 但沒錢就只能沒錢打法... 不然勒?

到處跑? 連中國都還沒這本事....
沒看遼寧號現在最遠只能到哪裡? 美國可以到處跑...
因為它有上百個基地可以支援
美國可以把上個月還在波斯灣一帶的LHA
兩星期內拉到南海演習 其他國家可以嗎?

台灣就算發展遠洋海軍 以目前我們的國際關係與影響力
最多活動範圍也不過是西太平洋 南海 至第二島鏈間而已...

重點是: 我們耗不贏中國的..
中國目前已計畫好要造6艘正規空母 2030~2035年就可能完成..
台灣養個1~2艘輕航母 到時有什麼用? 打菲律賓還是越南嗎?

中國只怕台灣不出門 窩著用密集的火力攻擊入侵共軍..
這樣他們必須付出很大代價才能成功 如果台灣把有限兵力拿出門打..
這點家底很快就完蛋了 中國收拾台灣速度與代價就低得多了...

就像在打即時戰略戲一樣 面對幾倍優勢的敵軍..
守得住 讓敵人在我軍防線上重創 將兵力比例拉低
或創造局部優勢 才有進攻希望...

不要把自己想得那麼偉大 就想想我們是馬爾地夫 要擋住中國艦隊入侵
該怎做就好 你就不會想著一堆華而不實的計畫 虛耗國家資源...
farmer3000 wrote:
軍用鋼材不公開資訊!
關鍵設備,中鋼早已投入二十多億元建置完成。

前面你隨口就能指稱,台灣與對岸同樣擁有超級鋼(D&P steel)

現在你改口"軍用鋼材不公開資訊".

前後2種說法,豈非自相矛盾!


------------------
"二十多億元"的關鍵設備(線上粹火技術),是2017就報導過的新聞.

隨後研發出HSLA-80,也是中鋼及中船發佈的消息.

藉由線上粹火技術,中鋼當然不只研發HSLA-80,還包括其他鋼材.

譬如:PA500H耐磨鋼.
中鋼公布的數據非常優秀,甚至遠超越HSLA-80.
降伏強度為 1170MPa
抗拉強度達1760MPa
具備 15% 之良好延伸率
並且比HSLA-80耐低溫


問題在於,PA500H是"耐磨鋼".而HSLA-80/D&P steel,都屬於結構鋼.

不同類型鋼材,由於用途差異,並不適合以數據相比較.
三腳阿喵 wrote:
前後2種說法,豈非自相矛盾!

中鋼的HSLA-80鋼 552~690MPa算是優秀嗎?根本不算。
潛艦鋼板水下900公尺不斷裂,可以再往下深多少?
資訊不公開,但不可能是用 HSLA-80,我沒矛盾啦!

法國「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鋼屈服強度已達到 980MPa。
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非耐壓殼體)和新建的航母殼體已經大量使用HSLA-100了。

事實上,海狼級甚至還使用了HY-130鋼 890MPa(91kgf/mm2)進行建造,
最大潛深也才610公尺。
YC_Jiang wrote:
台灣的國防預算佔GDP...(恕刪)


台灣問題是租稅負擔率。所得稅最大的稅基階級,賺100塊的所得,稅金只有5塊。然後富人雖然比較高,但是避稅方法更多。我們稅收和先進國軍大概少了30%。

國防預算3/4都是維持費用,假設2020年4000億*3/4,等於一年大概只有一千億和新裝備有關,三軍再分一分,裝備還要分到彈藥去。剩下多少

飛彈好好的生產,別搞太多大計劃才是最務實的。
TW Energy wrote:
台灣問題是租稅負擔率...(恕刪)

TW Energy worte:
國防預算3/4都是維持費用,假設2020年4000億*3/4,等於一年大概只有一千億和新裝備有關,三軍再分一分,裝備還要分到彈藥去。剩下多少

飛彈好好的生產,別搞太多大計劃才是最務實的。


"如果台灣有足夠資源"

我認為f兄上面那套正規遠洋海軍建設法
本身並沒有錯.. 問題是我們沒有..

所以上面f大的想法 我的看法是:不務實..
至少在台灣國力未能大幅成長 軍費也跟著水漲船高的條件下..
硬搞這套航母戰鬥群 只會讓台灣實際戰力更為低落...

就像英國現在空有兩艘大型航母 卻連派出支援艦艇都出問題...
可是 英國畢竟是中等強權 甚至核武國家 沒人會想入侵它...
所以建軍不平衡 沒有啥立即危險... 有的是時間給你慢慢補齊不足的部份..

台灣不然 我們是面臨立即 或隨時可能的武力入侵危機...

這樣整個戰鬥群砸下去 可能會超過一兆台幣 好幾年的國防預算
費時十來年才建立得出"模樣" 但若這樣的花費實際戰力竟不如插滿飛彈的本島與輕型艦艇..
那我們等於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中國不敢打這隻"紙老虎"的份上...
這不是邏輯錯亂了? 本來想靠航媽來爭取更大的主動 延伸更大的打擊能力..
變成"祈求"中國等台灣慢慢十幾甚至二十年建立好頂多兩艘的航母戰鬥群...
然後才搞武力犯台?

先不提這樣的水平應該也不是擁有4~6艘中大型航母的中國艦隊對手..
在這中間台灣的防務力量會被這筆支出嚴重排擠..
形同戰力中空 這不等於招來中國攻擊台灣的風險? 這豈是我國建軍的目的?
中國根本不必等到4~6艘航母成軍就能犯台 而台灣卻把錢花在搞十幾年以上才能見效的航母戰鬥群
在十倍的國力與軍費差距下 這不是自取滅亡 ?
farmer3000 wrote:
中鋼的HSLA-80鋼 552~690MPa算是優秀嗎?根本不算。
潛艦鋼板水下900公尺不斷裂,可以再往下深多少?
資訊不公開,但不可能是用 HSLA-80,我沒矛盾啦!...(恕刪)

荷蘭為台灣建造的劍龍級,使用Fe-510鋼材建造,屈服強度為355MPa,
實用潛深220公尺,極限300公尺.

若說劍龍級是迫於無奈的選擇...

但扁/馬任內要國造潛艦,想採用的只是HY-80.

既然當時中鋼能生產HY-80(良率偏低),按美國的習性為搶佔市場,沒道理
不賣HY-100.

顯然台灣對於潛深,並沒美日所要求的那麼嚴苛.

HSLA-80與HY-80等級相近,且改善了HY系列不易銲接的缺點,只隔了幾年
時間,HSLA-80怎會不堪用.

要說資訊不公開,頂多是中鋼故意說低了所生產的HSLA等級,或者如上所說
台灣能量產HSLA-80,當然美方也跟著放寬輸出限制.
三腳阿喵 wrote:
只隔了幾年時間,HSLA-80怎會不堪用.

造軍武要視假想敵是誰而定,HSLA-80堪用但不適用,現在老美肯給HY-130也不適用。
回到問題上,潛艦鋼板水下900公尺(或更深)不斷裂,老共以外誰有這種x鋼?
注意! 是鋼板測試而已,不是鋼管測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