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巡防艦噸位4500是科學縝密論證的結果

國軍巡防艦為什麼不造6000噸以上,而只造4500噸
對此很多軍盲感到不滿,甚至憤怒
但在三立專家眼中,海軍的選擇是再正確不過
經過科學分析,巡防艦非造4500噸不可,絕不可增加
同時也解釋了幾艘基隆級一直當碼頭王而不出港的原因



因為
船身大成致命傷
美軍沒找三立去當顧問真是笨死了
davedu01 wrote:
同時也解釋了幾艘基隆級一直當碼頭王而不出港的原因...(恕刪)


碼頭王屬於攻擊型的遠洋船艦,台灣海軍以防衛為主,平常是用不上。
台灣四面環海
北有日本
南有菲律賓
太平島在南海
海軍腦袋裡如果只有近海防衛
那基本上是沒救了
戰術面再怎樣強
都贏不了戰略面的低能
陳小春2525 wrote:
碼頭王屬於攻擊型的遠...(恕刪)

紀德艦原本就是以防空為主的軍艦,
老美海軍編組以艦載機為攻擊主力,
護航艦首重不是反潛就是防空.
美國海軍是全球佈署,
軍艦大多都有遠洋能力,
派里級或是更早的諾克斯也是如此.

引進紀德艦(其實是老美硬推),
任務規劃上就是空防前線......
諾克斯級
Knox-class
Displacement: 4,260 tons (full load)
Length: 438 ft (134 m)
Beam: 46 ft 9 in (14.25 m)
Draft: 24 ft 9 in (7.54 m)

西班牙新神盾巡防艦
F110 class are a new class of future Aegis combat system frigates
Displacement: 6,100 tonnes[2]
Length: 145 m (476 ft)[2]
Beam: 18 m (59 ft)[2]
Draft: 5 m (16 ft)[2]

4500 VS 6100 好像沒有比較小多少

我是軍盲
4500頓軍艦太小無法裝配電子掃描雷達,無 ESA 雷達,在敵方飛彈飽合攻擊下,很難存活。
海軍除了紀德級勉強可以拚一拚敵方多枚飛彈攻擊,其他的軍艦只能一次應付一枚敵方飛彈攻擊
babado wrote:
4500頓軍艦太小無...(恕刪)
但是台灣海軍不遠航,大部分都是處於海陸空聯合做戰防禦圈
所以就台灣而言船小無所謂,每個單位都只是小齒輪,沒有獨立做戰能力,每個作戰單位的能力缺口,都有交叉火網覆蓋,像磐石艦這種大船只能跟者美軍跑才安全,要靠本身護航海軍可能要抽調1/4或1/3的火力才足夠型成遠航防禦圈,以台灣的戰區特性而言,我是認同船小,高攻擊力這種海軍特性,全能做戰單位肯定要大船而且絕對會被列為攻擊首要目標,台灣能造幾台?有幾個港口能夠停泊?
babado wrote:
海軍除了紀德級勉強可以拚一拚敵方多枚飛彈攻擊,其他的軍艦只能一次應付一枚敵方飛彈攻擊

紀德艦有裝垂直發射系統???
cckm wrote:
紀德艦有裝垂直發射系統???


兩組MK-26, 一次就發射四枚飛彈了, 比一組MK-13的射速快四倍. 早期的提康德羅加也是用MK-26.

同船體的史普魯恩斯也改裝過MK-41, 不過紀德也老了, 再開腸剖肚換MK-41應該也不划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