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
前陣子「勇鷹」被網友拍到放上很可疑的鼻罩

這可能是 AESA 雷達罩 !!! 有特定的塗裝規範 .

如果 AESA 雷達測試滿足空軍要求, 會不會是 F-CK-1 下一波 性能提升案 項目之一 ?

莊孝爺 wrote:
如果 AESA 雷達測試滿足空軍要求, 會不會是 F-CK-1 下一波性能提升案項目 ?


說實在的,IDF也差不多該換上AESA和電戰系統了,一方面性能提升,另一方面也做為下一代戰機的先期發展。
有誰知道, 下圖是什麼科目 ???

上面那台帶攻角姿態 [ 撐 ] 了一段, 煙有點大, 是瞬間大推力燃燒不完全嗎 ?
下面那台卻是高速平飛姿態 ???

看不懂 .............


莊孝爺 wrote:
有誰知道, 下圖是什(恕刪)
 
 
莊爺,

只有看過老美表演時有類似科目:
 


分析雷鳥F16 前緣打滿檔25度, 可以推測空速很低了。

而F35 維持high alpha 跟著編隊。

而且注意地平線。

我想是一種炫耀的科目。

請問莊爺原圖是在哪一段影片看到呢?
macross_sato wrote:
分析雷鳥F16 前緣打滿檔25度, 可以推測空速很低了。

而F35 維持high alpha 跟著編隊。

而且注意地平線。

我想是一種炫耀的科目。

請問莊爺原圖是在哪一段影片看到呢?

勇鷹雙機, 看這角度, 可能是伴隨的 F-CK-1B 拍的 ?!?!

***************************************************
美國空軍雷鳥 , F-35 準備取代 F-16 了嗎 ???
莊孝爺 wrote:
這是照片, 不是影片(恕刪)


要炫耀高攻角垂直面穩定不掉高度,

所以僚機做對照嗎?

這樣子以後會不會有教官跑去弄個教練機的眼鏡蛇(勿)???
macross_sato wrote:
要炫耀高攻角垂直面穩定不掉高度,

所以僚機做對照嗎?

這樣子以後會不會有教官跑去弄個教練機的眼鏡蛇(勿)???

F-CK-1 中高度 高攻角 低速伴飛 DC-3 都沒沉降問題.

翼面積不變 (弦厚比增大), 重量更輕的勇鷹, 應該比 F-CK-1 更優才對.

那天, 雷虎操作勇鷹 高攻角後 垂直爬升, 收油門 倒退溜 進入 落葉飄....... 可期待 .
Mike H wrote:
維修也是生命週期成本(恕刪)


了解了, 波音那一隻竟然是金屬讓我訝異!

請教M大,

依照您了解, 諾普的N400為什麼終止呢?

如果我們那時跟諾廠談合作是否有機會呢?
yoshiyoyo wrote:
孝瑋談軍事有解答了這問題 就是 沉降率
單位時間內 垂直高度的下降率

IDF因為翼構型在低速時 升力不足導致沉降率過高
只好提高速度補足升力 降低沉降率

然後下降速度快 要急煞車 結果又把輪胎煞爆


這部分有點複雜


但是莊爺陸續有提出證明IDF的低速性能其實也很讓人驚豔!

幾次跟著飛不動老飛機飛到快掉下來, IDF都還游刃有餘喔!

怎麼有可能高空低密度飛得比接近地面還慢!????

所以升力係數不是問題.

那為什麼要維持比較快速度讓輪胎憋氣的問題常發生?

只能簡單地說, 在觸地前有一個所謂 flare階段,

功角在IDF , f16這種氣動構型會有很快的下沉.

所以在F16上可以常常看到氣球蹦蹦跳!

在IDF扁平機身只好要更輕柔.

因此IDF原始設計降落時可以到 13度卻收在 6-8,

到現在改到9度.

至於說減重來增加升力就可以減速都算只是

一種消遣的閒聊.

大致上勇鷹兩腳比較勇可以多一度試看看,

但是長遠來說, 扁平機身帶來的影響還是沒改變.

以後可以取消掉機腹兩顆劍二, 塞根大樑,

絕對能贏T50!!
莊孝爺 wrote:
F-CK-1 中高度(恕刪)


莊爺,

我老是覺得, IDF應該兩種翼剖面構型!

現在應該裝幾台IDF來試看看,

這樣應該會飛得很漂亮!
莊孝爺
第 100樓, +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