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距外空戰 ,F-35戰機 VS. Su-35BM戰機

pcgamer wrote:
美軍沒有正式公布AIM-120C5/C7,乃至於D款的各項射程性能指標,只說過以現役F-15/16/18等幾款戰機的射控雷達性能,仍然無法完全發揮這幾款AIM-120的全部射程能力。


俄研發的R-172AAM-L導彈,後來改名為K-100/R-100
彈體上加裝了推進器提升導彈的射程達400公里
該導彈主要用來攻擊預警機及加油機等

該型導彈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飛行中段使用慣性導引
該型導彈有兩種外形
安裝有助推器的導彈射程可達398公里
未安裝助推器的射程可達296公里

如果老共能從俄羅斯引進SH121主動相控陣雷達搭配K-100
只能說老美現行第五代戰機
對老共威脅就不大了
即使無法引進
被動檢波加上S400
老美飛行員也不能很放心大搖大擺進入老共領空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aniel Blue wrote:
即使是最先進的AIM...(恕刪)


不知道你看的是哪一版的軍事資料 不過很明顯的你的資料謬誤很大
ALR-94不是雷達 加裝側視雷達也對飛彈來襲沒有作用 RWR系統是純微波接收系統
用ALR-94導引的飛彈 請問SU-35BM要怎麼預警? AIM-120是末段才會開啟主動雷達搜尋
從發射到靠近SU-35BM F-22和AIM-120都沒有開啟雷達 這是標準的抑制敵機發現飛彈
請問SU-35BM要怎麼預警的到?

歷來演習 F-22對手大辣辣開雷達只會死的更快 你說SU-35BM在110km鎖的到F-22?
不知道是什麼樣RCS數據說鎖的到 電子環境?俯仰角度和正面與否?這和雷達都有關
實際空戰狀況下 不是單單用雷達距離就可以確定鎖的到敵機的 配合的還有電子戰
這一點從F-22編隊就可以清楚看到戰術 開雷達掃瞄的只有一架飛機 友機則保持靜默
可以想見的是F-22如果遇到開雷達的SU-35BM 會遠在110km外就發射AIM-120
然後調頭 這時候Su-35BM看到F-22了嗎? 並沒有
Daniel Blue wrote:
俄研發的R-172AAM-L導彈,後來改名為K-100/R-100
彈體上加裝了推進器提升導彈的射程達400公里
該導彈主要用來攻擊預警機及加油機等

...(恕刪)



俄國的CEC能力很明顯沒有比美國來得高明!
要單靠地面或空中的戰術載具完成導引400公里?
還是有很大的技術難度!.
射程遠+慣導=>並沒有其他更突出新技術的話
說服力就不高!

其二就是射程上的認知問題!
俄制射程往往指的是"最大射程"(載具最大航程距離)
與"有效射程"。如果考量實戰上導引問題,還是
會出現打個對折還有找的情況!

要打下電偵及敵後方飛行的加油機,那還得飛過重重
空防系統,要補幾次導引的機會恐怕也是不容易!
射程的意義不僅僅於是否能保證擊落
而是在這段距離內
可能會有被擊落的風險
400公里射程的意義在於
預警機必須往後多撤400公里
這表示守方多了400公里的空域預警空間
也表示F22少了400公里半徑的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
你覺得這重不重要

400公里距離表示空射型巡弋飛彈必須多飛400公里
也表示給了對方400公里可以發現與預警的距離

要發射反輻射飛彈就必須進入這400公里的危險空域
AGM88只有90-150公里射程

K100不必保證擊落
他的最大價值在於告訴敵軍
你必須多冒400公里距離可能被擊落的風險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400公里射程的導彈,不用先進沖壓引擎
會有多重?

你飛機能帶幾枚?機動性爬生性不會大大減少?
400公里,難道就真的400公里遠
雷達偵測就真的如同人家喊的400公里遠
難道單機會比預警機的雷達好?
未免太天真
人家一反頭轉一轉彎,努力攜帶的重包袱就是空包彈了

另外透過資料鍊,馬上附近就會有支援的戰機出現

由於飛機是移動目標
若用追蹤被動源方式,則不能採預先碰撞的彈道計算
其射程將大大大折,若萬一對方還有誘餌?

這種玩單一數據沒太大意義
還不如流星,天箭3之類來得實際
老共跟美軍最大的分別在於
老共沒能力跑到美軍近岸去打
如果兩國有戰爭一定是在老共家門口打
陸基雷達加上空中預警機指管
搭配陸對空S300、S400
還有從北極熊購入的SU35BM搭配空射型K100
足以對老美空中武力造成一定程度威嚇

400公里的射程都說了
不在於保證一定打得中
但那是一個400公里對老美可能的危險空域
最大意義就在這裡

如果加上DF21D
老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老美的航媽部署盡可能地拉遠
增加自己的預警時間與空間
也最大可能的減少F22、F35的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
這就是
老共這些軍備的價值所在

要說玩單一數據
這點我同意您說的
但您應該對開樓大說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F21D.......航母殺手嗎?
當他飛越1500公里需要多久?15-20分鐘?

對移動目標的射擊,需要有前置量
一艘船以時速 40公里在跑

當他往前,又突然往後

這個前置量怎麼算
通常會預設在 40/60*15 = 10公里左右
但若理想狀態,一射擊出去,船一回頭

相反方向走,那時間一到離導彈預定點就有20公里遠

戰鬥船艦不會直線航行,被敵方預測短期航線
所以要用超長程導彈命中
若無中途不斷跟新數據,很難

但要中途準確跟新數據,就要有載具在目標周遭
但有追蹤訊號,就會被發現,很快就會有反擊

另外高速墜下的導彈有多少時間開啟他的搜索雷達
去廣域搜索,校正
很難,十公里的誤差根本就無法彌補,他短短地落下時間


況且美軍艦艇已有偵測導彈能力
他們甚至可以不發一彈,只要專心對付偵搜目標
如新的標3標六
就能讓導彈無效,對方只是一直在發射恐嚇卻無法真正命中的導彈

若可以,那有沒有實際操作的證據影片
(準確命中1000公里外疾駛的軍艦)
不要都是文字說明

這老共有說明嗎?
為何西方有同樣的技術卻不研發
為什麼?
因為這不合真實戰場
但卻是個十足對無知百姓的恐嚇與欺騙


如果如您所說的DF21D根本不具威脅性
那蘭德公司的研究跟評論就一定是假的
船艦移動即使高達40節
對於飛彈以幾倍音速的速度來說
其實跟靜止也沒多少差異

能否命中本身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掌握艦隊行蹤
而不在船艦本身移動速度

美軍對於DF21D的威脅
並不如您所說如此樂觀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對於100公里3倍音速約3分鐘來說,的卻沒什麼差
300公里3倍因素約10分鐘航程就開始有點差
(若數據不准,或對方也在運動,沒中途更新,打開雷達搜尋實可能已錯過了)
1500公里就差上一節了.......更遠就差越多

若洲際飛彈對艦有用,可以進一步發展發射到美國的珍珠港或西岸啊
甚至用多彈頭何必侷限這距離

尤其在高空更容易越早被追蹤預警
至於美軍的話,個人抱持著聽聽就好
他會跟一般人說真話........!!!!?????


Daniel Blue wrote:
如果如您所說的DF2...(恕刪)

登月嫦娥的落月技術看起來就有點像,還能自行辨認目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