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共的飛行員打不過老美與台灣的飛行員

Derek2025 wrote:
年的努力,比20年的努力更強大,就可以領先所有人,不是很合理嗎?你是看不過眼,別人比你聰明有才能嗎?

你用20年才讀得懂這麼專業的知識,我用4年就讀懂了,那我是否應要花多16年,把書重讀5遍你才滿意?

真的有能力,有潛質,破格提拔有何問題?你看過她的履歷嗎?你知道她如何努力學習嗎?你知道她被取錄的過程和原因嗎?

就憑她比別人“快”升級,就斷定她必是走後門,就否定別人的努力,你知道你在說甚麼嗎?你還要死撐下去嗎?(恕刪)


所以這種人,應該去當中國科學院院長
你還真以為博士是無所不能喔,博士只是在特定領域上,有著學養而以,在其它沒學過的領域那是爛到不行

經歷和學歷是不一樣的,為何軍官升主官都是先講經歷,
想你五毛也不懂

我只知道你匪文章中所寫
韋慧曉的航海指揮和艦艇戰術指揮專業考核成績都排全隊第一,但她對艦艇的實際指揮幾乎不了解。

這能考第一,有腦子的人都不信
死撐下去的不是我是你和你同事啊


john1801 wrote:
所以這種人,應該去當中國科學院院長
你還真以為博士是無所不能喔,博士只是在特定領域上,有著學養而以,在其它沒學過的領域那是爛到不行

經歷和學歷是不一樣的,為何軍官升主官都是先講經歷,
想你五毛也不懂

我只知道你匪文章中所寫
韋慧曉的航海指揮和艦艇戰術指揮專業考核成績都排全隊第一,但她對艦艇的實際指揮幾乎不了解。

這能考第一,有腦子的人都不信
死撐下去的不是我是你和你同事啊


其實,你是儍的嗎?

軍方會將一艘軍艦的指揮權,隨隨便便就交給一個不稱職的人?

況且,你上面提到的情況,是在她“軍校畢業時”的描述。之後她也是由副艦長一步步升上去的。

你看不懂中文嗎?還是你以為,你做不到,別人就必定是靠走後門才做得到?
jjluh-pt wrote:
已故前中共空軍司令員吳法憲遺著"吳法憲回憶錄──歲月艱難"
提到"1958年的七、八月份,劉亞樓和我帶領空直機關的幾個人,來到東南前線坐鎮指揮,歷時四十多天。....作為金門砲戰的序幕,爭奪福建前線制空權的激烈空戰,持續了半個多月。這次空戰,國民黨空軍損失了五十多架飛機,我們則損失了二十多架。"

同樣類似的內容也可見於葉飛對砲擊金門的回憶錄
"所以蔣軍的飛機一批接一批地飛來。這場爭奪制空權的空戰持續了半個多月,甚為激烈。國民黨空軍損失飛機50多架,大約占它總數的1/3。我們損失20多架。"

當然, 國軍是否損失50餘架, 這個很容易確認, 反到解放軍損失20多架, 可是大陸官方從未說過的.

所以, 解放軍的戰報中自我損失部份應有很多可以探討.


補充一點

http://lightmaha.blogspot.com/2006/05/1958.html

共軍飛行員被擊落即死亡,沒死就不是被擊落,完全沒考慮到大部分空戰都在大陸上空,被擊落的共軍飛行員完全有可能跳傘逃生。

這在歷次空戰資料中,也有類似現象。而凡是烈士都立功,王自重、周春富、杜鳳瑞,可不只是趙清潔而已。完敗時無功可立,烈士也不公開了。

在這裡就以最近看到的九一八金門空戰為例談一下。

方方的第一點分析,以大陸方面公開資料完全沒提到當日第一次空戰,所以採取懷疑態度。但懷疑的是什麼?從他的分析,很明顯地是懷疑空戰的存在與否。這是缺 陷(1)的一例。再說,既然共軍方面沒有資料,如何又能率爾認定此時在這個地區出動的僅會是18師52團,而非其他單位?這是缺陷(2)。

事實上,第一次空戰中有戰果的董光興、毛節盛都有照相槍影片,第一次空戰應該是存在的。要實際確認他們的戰果如何,當然有待考證。但是從照片裡可以看到,的確與米格機交戰並從後攻擊過。

第二點分析,第二次空戰雙方機數吻合,沒有問題。

第三點分析,由於對台灣資料掌握不夠,僅分析大陸公開資料,無可厚非。但是這裡有明顯的邏輯缺陷(3),方方在此處的論證等於是說:由於趙清潔被擊落死亡後報立功,而沒有其他人被報立功,所以沒有其他人被擊落。但是被擊落後跳傘逃生而未被報立功的呢?

這在歷次空戰資料中,也有類似現象。而凡是烈士都立功,王自重、周春富、杜鳳瑞,可不只是趙清潔而已。完敗時無功可立,烈士也不公開了。

另外,對於國軍飛行員的戰果,率爾認定三架都是報的韓玉硯飛機。事實上,該次空戰中,比較可能的是在前的孫嗣文、陸養仲兩人重複報了擊落趙清潔的座機,而 在後的林文禮、劉心業先後各報擊落韓玉硯座機。由於韓玉硯前後兩次被擊中後都俯衝,研判成擊落乃正常誤差。而林文禮有另外「可能擊落一架」,不見得其他六 架米格機就沒帶傷。

國軍這些戰果都有照相槍影片,也都顯示擊中米格機,可以說判讀擊落有誤,不能說是憑空捏造。不過,這裡既然大陸公開資料僅僅是趙、 韓兩機一損一傷,那就照大陸資料,國軍第二次空戰戰果確認只有一損一傷。

可第四點分析大陸方面戰果,出現了更大的缺陷(4)。既然國軍戰果要比對大陸公開資料損失來做確認,為何在此對共軍戰果輕率地就用共軍自己的判讀來確認呢?這樣的考據未免過於偏袒。

從國軍的公開資料,很清楚地,第二次空戰四架F86都安全返回基地。有人稱孫嗣文還是陸養仲的飛機輕傷送修,有待考證,但沒有任何一架被擊落則是毫無疑問的。

方方文章裡對其他幾次空戰的考據也一樣有上述的幾個缺陷,由於個人研究還不深,在此暫且打住。不過,已經很明顯可以看到,大陸資料不公開,是研究這段歷史 的最大障礙;前面提過歐陽漪棻、王文炳的例子,現在又有毛節盛、董光興例子,讓人懷疑是不是當完敗的時候,公開資料就一片空白,連烈士也不公開,空戰也不 提了。大陸資料空白的背後,恐怕才是考據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Derek2025 wrote:
軍方會將一艘軍艦的指揮權,隨隨便便就交給一個不稱職的人?


這是中共軍方的傳統,政治正確比指揮才能重要,所以政治正確的白痴型軍隊領導,比比皆是!
Charlie2020 wrote:
這是中共軍方的傳統,(恕刪)
長知識了,真是受益匪淺,贊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Derek2025 wrote:
坦白講,如果現在中國(恕刪)


收回?你們收回香港後連50年的協定都不能遵守。
有香港的例子你現在還想騙台灣?

繼續編織你們的美夢吧!

收回?休想阿休想!!!
Charlie2020 wrote:
這是中共軍方的傳統,政治正確比指揮才能重要,所以政治正確的白痴型軍隊領導,比比皆是!


沒所謂,你們相信就好。
kyamato wrote:
收回?你們收回香港後連50年的協定都不能遵守。
有香港的例子你現在還想騙台灣?

繼續編織你們的美夢吧!

收回?休想阿休想!!!


台灣也充斥著很多以訛傳訛的傳聞,西方說甚麼,有心人就會跟著起舞。

尤其在這件事上,你能說出香港人被騙了甚麼嗎?
Derek2025 wrote:
沒所謂,你們相信就好...(恕刪)


政治正確 本來就比領導能力重要
中國軍頭不是白癡
怎麼可能把武力交給有能力推翻他的人

中國歷史上也都是這樣
哪怕一個黃袍加身
新中國又要誕生

所以放一個西瓜 在領導位置上
當一個高級傳令兵 罷了
底下的兵 士 官 自己會找到活著方法

反正有問題 高級傳令 要承擔責任
Derek2025 wrote:
實,你是儍的嗎?

軍方會將一艘軍艦的指揮權,隨隨便便就交給一個不稱職的人?

況且,你上面提到的情況,是在她“軍校畢業時”的描述。之後她也是由副艦長一步步升上去的。

你看不懂中文嗎?還是你以為,你做不到,別人就必定是靠走後門才做得到?


你才是儍的,五毛不只是儍呆笨更是弱智
你看不懂中文嗎,老子管她如何漂亮,如何努力
大聲唸一次你匪,算了你中華人民共和國總參謀部有關特招入伍規定
為什麼說她後門,請問韋的任用副艦長,艦長,那條符合特招入伍規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近日联合颁发军队特招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入伍规定
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懂! 為什麼海軍3天就通過,搶未班車啊
海軍作戰指揮軍官還要用特招,你匪海軍院校的校長,老師,學生不如去死一死吧



特招入伍,指特殊征召入伍的军队人员。特招的对象主要是:充实和加强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新学科和重点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补充部队、基层专业技术单位急需的工程技术骨干人才。

1、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培养高层次年轻优秀人才,带动军队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提高其水平和地位,创造明显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2、已经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从事高新技术工作,学术技术水平处在国内本专业的前沿,专业技术工作经验丰富,为所在单位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年龄一般在五十周岁以下。
3、已经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有很大发展潜力,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或者学科(技术)接班人。其中特招为专业技术军官的一般应当在三十五周岁以下;特招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一般应当在四十周岁以下。
4、获得博士后证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祖传师授的特殊专业人才等。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5、体育教练员、运动员。确具专长,成绩突出,素质高,有很大发展潜力。年龄由大军区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特点从严掌握。
6、留学回国人员,包括在国外、境外留学、工作,已经回国定居,或者明确表示不再留国外、境外者。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确有真才实学,能够在学术技术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年龄一般在四十五周岁以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