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巡防艦噸位4500是科學縝密論證的結果

BUCK wrote:
四、保留50架升級的F-16戰機,大力投資防空飛彈系統,包括增設13個愛國者飛彈連並設立40個防空排。..(恕刪)


那不就是現在正要量產部屬的13組天弓飛彈連! 只是飛機還是300架。
fque worte:
我們買的M1比人家還多
全世界唯一島國使用M1


澳洲沒有被MBT入侵的可能
就算有也不會超過一個營 美國是敵國除外..
但台灣呢?
中國一艘大型氣墊船 就可以攜帶兩輛
若是水陸輕戰車 帶個6輛以上可以做到...
如果陸軍沒有強大裝甲力量能擔任陸戰中堅
如何抵擋中國的突襲精兵?

新加坡尚且要200輛豹二式 你該不會說新加坡週邊有啥陸上強敵吧?

fque worte:
跟歐巴馬買了兩艘派里級不過55億
紀德艦四艘配套餐我記得三百億?!


那是有便宜二手貨可以撿 你認為這是想要就有的?
如果台灣不是老美小弟 你試試看美國要不要用這種價格賣你?
這兩筆交易 台灣花的錢都在武器系統身上 艦體本身幾乎是論斤賣的廢鐵價..

一艘跟派里級一模一樣的新造成功級 價格就是150億NT..
如果要搞神盾艦 價格最少要近20億美金 你能玩幾艘?

fque worte:
又如果美國今天說要賣十架F35而不是M1A2
那我們會不會梭了? 各位網友會不會就樂捐加碼梭了多買兩架?
如果美國說賣十二架F35+塔拉瓦級廢鐵價六百億台幣
那我們會不會直接就梭了?
上面說的小航母+四艘紀德+兩艘成功總共一千億
這樣有沒有很超值?


不會 美國肯賣F-35是好事 但這種組合對台灣而言並不妥...
頭重腳輕 實際火力並不平衡...
且如果進入消耗戰 我們仍遠不是中國的對手..

反過來講 1100億可以讓台灣養10個以上飛彈連
雄三飛彈我們就可以買近4000枚...
也可以搭配像愛國者 弓三等防空飛彈 總數2000枚以上...
這樣火力有沒遠勝航艦戰鬥群?

而且網友講得很正確 養航艦戰鬥群才是燒錢的開始....
台灣現在已經有4艘碼頭王了 你想再加幾艘?

我只想問一個問題:

戰略上 台灣不計成本去養一個航艦戰鬥群的遠洋海軍
你的目的是什麼?


請認真用大腦想個十分鐘 好嗎?

延伸火力? 你想延伸到哪? 2000公里內 到太平島為止
甚至打到北京也成 那直接發展長程飛彈就可以了...
比較起來 便宜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想遠洋決戰 甚至保護台灣完整的交通運補線
那麼 憑這樣1~2艘輕航艦 就想跟中國單挑 你想到哪裡去了?
從此時此刻開始15年內 中國可以擁有4~6艘正規大型航艦...
你想靠這樣家底跟中國單挑決戰 不覺得荒唐可笑?

日本改造兩艘出雲級 不過是為了配合美軍作戰 保護自己領土..
可沒說要只靠他們深入南海 跟中國進行南海爭霸戰

10倍GDP的國家都不敢做如此想 請問你小小台灣何德何能
敢做這種規畫? 你當海軍都是藍波出身是嗎?
TW Energy wrote:
在精確打擊與遠距離偵搜能力之下,金馬是絕對保不住的。因為它每吋土地都可以被絕對精確且即時的打擊。上多少死多少。

對岸有量、台灣有質,雙方沒有一吋土地是安全的,包括雙方的地下工事。
共軍拿下金馬沒有多大軍事價值,只會打草驚蛇失去先手的契機,不先拿下又腹背受敵。

說點別的,地球上有8個類百慕達,南北半球各4個。
北半球的4個,有2個在台灣,一在台的西南方,一在台的東北方。
台灣又正座落在赤道電漿異常結構下,全球共有9個接收站能破解它。

1個總站在台灣,8個分站在環繞地球的美國空軍基地中。
共軍的精確打擊與遠距離偵搜能力,對台灣、澎湖是完全使不上力的。

相反地,兩年內全中國必陷入在台灣及美國的精確打擊與遠距離偵搜、中繼導引能力之下。
為何今年台灣編列長程精確打擊武器的經費,因為台灣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最後回應
想法不同多說無益

我眼中五項軍事發展最重要
買坦克排在倒數第一名
花四百億買坦克再養上千坦克再養十萬陸軍才是燒錢的開始
如果紀德艦是碼頭王 那上千坦克是停車王嗎
大型艦艇好歹加滿油裝滿彈可以獨立作戰個十幾天
坦克斷油可以撐多久?

重要度依序
1. 核彈頭 x 6
2. 潛艇 x 6~10 total
3. 自主潛射能力 (雄二E+雄三)
4. 5代機 x 20
5. 兩萬噸輕航母

中國六個航母戰鬥群裡面 至少三支傳統動力續戰力有限
四支要牽制美日不可能直接加入戰爭
一支要支援
就是那麼一支主戰
1v1 12xF35 vs 40xJ15我喜歡這個對戰勝率
打掉一個戰鬥群戰爭就結束了
我還真怕中國不來打

台海不可能是大型艦隻主戰場
那是戰鬥機跟飛彈快艇的天下
所以台灣可以主導海上對戰在哪裡發生

在我眼裡
把所有武器放在一個敵人聊若指掌又不會動的彈丸之地上面是蠢到不行的方針
能增加海基載台裁減陸基為什麼不幹
跟中國開戰一定第一時間放棄金馬澎太平島 這根本想都不用想吧
買飛彈買導彈插好插滿很好
但我也不會盲目相信愛國者跟弓三能擋掉中國的導彈...
錢花在反導這種機率性的東西跟錢花在主動性的東西上我一定選後者
戰爭中要增加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才能爭取主動
有海上打擊能力要從哪裡介入戰局都是自己能主導能控制的

我從來都沒想過要跟中國在南海決戰
南海要幹的對象是菲律賓跟越南
而且是萬一中國垮台之後的事情
要跟中國海上對決一定是戰線拉到太平洋

陸海空三軍我們什麼對幹勝率最高?
應該是空海陸
中國對台都是以登陸戰去思維
台灣增加陸軍狂買飛彈正中下懷
還好美國願意66架f16v 不然我看我們空軍也很抖

面對傳統大陸國家
戰場選擇怎麼會是本島?
當然是把敵人帶到茫茫大海太平洋上去打啊
中國上一次顯海上威能是鄭和下西洋
我們為什麼要執著在養不養的起一艘兩萬噸的載具
而不是想說我要怎麼跳脫龜在島上的防守戰
我要怎麼最佳運用資源
該怎麼另闢戰場
那我也最後回應了...
攻勢海軍,我不反對。但從頭到尾,我強調的都是「現實」!無論是錢、國際情勢,台灣目前都不必要把航母擺進考慮中...台灣沒有能量玩遠洋作戰...

買主力戰車,是必要之惡,是增加共產黨軍登陸作戰的難度。我同意的確買戰車不是優先項目,但是,台灣的軍購環境是這樣,常常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那個店,趁現在台美氣氛正好,先買起來有好無壞我也提過主戰車的數量要削減,砍半都應該。反正我記得陸軍有一個說法,給我五百輛M1,就能守住台灣

反導我也認為不需要花太多錢,因為中國那個數量是防不了的,實務上也不會每一顆都攔,針對重點防禦即可。防空飛彈是用來嚇阻戰機的。要大量發展的是反艦和中程飛彈,而且要全面機動化....

我的看法,發展航母對台灣防禦作戰而言,是事倍功半...你要把敵人帶到大洋上打,很遺憾地告訴你,目前甚至可見的未來,台灣沒能力....


補充一下,要建這麼一隻戰鬥群,勢必把國防資源很大一部分移到海軍,其他軍種答不答應就不說了,這等於是押寶在這支艦隊上,垮了,怎麼辦?錢就那麼多,增加到3%也不過四千多億到五千億左右....核彈就不用提了,美爸不會答應。不要用己之短去攻彼之長....
fque wrote:
最後回應想法不同多說...(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fque worte:
中國六個航母戰鬥群裡面 至少三支傳統動力續戰力有限
四支要牽制美日不可能直接加入戰爭


這個假設是錯的..
如果中國有拒止美日介入的能力..
直接以飛彈與一定數量海空軍 就能打開犯台通道..

在中國能打開一條攻台海空走廊時
台灣只有能將火力發揚到最大 才可能阻止這個犯台流程
而你上面講的少數F-35 連轟個基地都不夠..
還想對付整支艦隊? 人家有大量神盾艦 你頂多10架戰機各搭兩枚反艦飛彈
確定有勝算嗎?
而且 除非遠離中國陸地 否則艦隊對決
人家預警能力絕不會輸給我方 沒有資訊優勢 數量上對決我們就輸定..

fque worte:
把所有武器放在一個敵人聊若指掌又不會動的彈丸之地上面是蠢到不行的方針


你這空想也是錯的 老美對阿富汗 敘利亞戰場打了那麼多年
有沒瞭若指掌? 美國有精準的戰斧飛彈 還有強大的衛星與空中偵查力量
這是中國都不具備或差上一截的 請問美國為何打上好幾年 甚至深陷泥淖中?

你把陸戰與空權想得太簡單了...

簡單講: 正確的陸軍戰術 搭配相當防空火力 就可以很大程度抵消空優/導彈的威脅

機動式載具飛彈與雷達 就是敵人空權的剋星 這點在戰場上都證明過了..
即便老美對伊拉克擁有絕對優勢 掌握整個空中與偵查能量..
在美國發動地面作戰前 兩個多月空中攻擊與導彈轟炸下 伊拉克仍有戰機可以起降
雷達站可以運作 而地面上機動的飛毛腿飛彈 更幾乎沒被消滅過..

而且 大部份美國與聯軍的戰機損失 都在伊拉克的SAM與防空火砲之下...
實際上效果並不錯 只是伊拉克並沒有對美國這樣的空權大國 認真做戰爭準備而已..
畢竟兩伊戰爭打的是地面戰與局部空戰為主..
如果伊拉克擁有台灣這般的防空火力 聯軍可能會受到數倍以上的損失..

台灣有3.6萬方公里 就以戰場上來講 是很大很大的範圍..
絕對不是什麼幾百枚或幾千枚飛彈轟一轟 就會徹底癱瘓的地方.
..
這是你必須要清楚的基本戰術觀念 否則你跟那些五毛的水平也沒差多少了...

fque worte:
陸海空三軍我們什麼對幹勝率最高?
應該是空海陸
中國對台都是以登陸戰去思維


人家的思維是正確的 因為戰爭擊毀多少對手 都不如逼敵人直接投降來得重要..
如果中國把台灣所有戰機打光 但台灣就是不投降 你不出動陸軍 不進行登陸戰
戰爭就是不會結束...

反過來講 台灣現在的戰略佈署 就是針對中國登陸戰設計....

因為很明顯的 養一支足以正面與中國對戰的海空軍 不是小小台灣國力可以支撐的...
舉例來說 中國現在空軍不斷更新 十幾年內 至少能將一線先進戰機..
培養到1500架以上 台灣現有不到400架水平 有能力打消耗戰嗎?

而中國陸軍的確遠優於台灣 但有限的搭載與登陸能量 卻限制其實際運用...
與你的想法相反 中國對登陸戰才是最沒把握的事...
道理很簡單 登陸戰損失最大 掌握不在自己手上的變數最多..
為什麼? 因為戰場在台灣的控制下... 在台灣的經營下.. 攻方沒有優勢可言...

以台灣的登陸環境 只要中國沒佔領台灣主要港口進行登陸卸載...
中國一天能在台灣海岸搶灘登陸的能量 頂多1~2個旅....
這還是沒有損失的狀況下最樂觀的估計... 這種兵力規模 台灣絕對有能力創造以多攻少的戰況..
在三軍作戰裡 只有陸軍對戰 台灣會擁有這種優勢
其他海空軍決戰 只要中國認真準備 小心進軍 台灣都不會有數量優勢....

fque worte:
戰場選擇怎麼會是本島?


你應看過大家想定了 戰場不是本島..
而是把"本島"當成不沉的航母與超大型飛彈載具 發射武器殲敵...
讓對手在攻進台灣前 承受最大規模火力 而我們本身戰損卻不至於太高..
很簡單 飛彈是機動式載台 只要佈署與再機動認真進行 我們的戰損會很小..
而用飛彈與台灣對攻的中國海空軍 損失會相對大很多...

嚴格來講 戰場是台灣島以外從1000公里至5,600 100公里的飛彈/火箭
防禦圈海空域.. 直到本島灘頭為止

敵軍必須承受台灣發射的火力 一層層打進來 才能取勝...

你可以看做台灣拿著一艘超大型戰艦
上面搭滿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的 對來襲敵軍不斷以飛彈攻擊
對手必須突穿數百公里火力網 才能真正登陸侵入台灣..

fque worte:
中國上一次顯海上威能是鄭和下西洋


拜託 別拿歷史台討論實戰佈署...
人家當年大明帝國是全世界最強國力的國家 今天台灣是什麼?
台灣的GDP 很現實是養不起一支強大遠洋艦隊的..

就算勉強讓你養了 你要怎對一個十倍國力的國家進行消耗戰 又取得勝利?
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雖說真正實戰中變數是很多的 以少勝多的例子並非沒有..
但討論軍事 不應該用這種思維來考慮 這是不現實的...
Charlie2020 wrote: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恕刪)
那你就要放弃四面大盾思想。这个吨位的舰体和动力要保证耐波性,续航前提下只能选择单双面大盾或者三,四,六面中小盾。前者法国拉菲特级改版后的阿基坦之流,后者就是澳大利亚改进版的那个护卫舰或者缩水版秋月。想这么大舰体上四面大盾又塞一堆垂发续航,空间和稳定性不要了-_-||
YC_Jiang wrote:
这个假设是错的..如...(恕刪)
那你也要考虑战略纵深和可迂回空间问题。伊拉克可不是全是沙漠,人家一样有森林,沼泽,山区,而且国土面积是台湾省面积近十倍。人家有一定纵深可言,而台湾没有。你总不能说防空火力从西部平原拉到太平洋海上吧。。。。
dfxldm wrote:
那你也要考虑战略纵深和可迂回空间问题。伊拉克可不是全是沙漠,人家一样有森林,沼泽,山区,而且国土面积是台湾省面积近十倍。人家有一定纵深可言,而台湾没有。你总不能说防空火力从西部平原拉到太平洋海上吧。...(恕刪)


台灣的戰略縱深,是從1000公里外的老共港口算起,往東也有到200公里外的太平洋。整個東部全都是老共雷達的盲區,台灣要搞甚麼東西不讓老共搞清楚,就放在東部海面上。
台灣現在的空軍,具備超過1000公里的攻擊能量,巡弋飛彈的攻擊距離也超過1000公里,台灣多種準備全部集中在對付老共的登陸艦隊,台灣的戰場縱深就是北從長江口南到珠江口。

任何老共軍艦跑到台灣的東部,完全沒有陸地戰機與預警機的掩護,根本是完全暴露的目標,那就看看老共這支艦隊耐不耐飽和的反艦飛彈攻擊。要奢望派支航母艦隊到台灣東部突襲甚麼的,還想生存,就該算算一支老共航母上能放的戰機數量才幾架,能進行攻擊的數量與波次,面對台灣東部兩個山洞基地,多半是沒甚麼知識的軍盲。
YC_Jiang wrote:
這個假設是錯的..如...(恕刪)


好文! 夠犀利的分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