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正造18萬噸雙體巨艦


美國設想建造一個排水量50萬噸,全長900米、寬90米、高60米,可搭載300-500架各種類型的陸基飛機,航速6節,造價只有12億美元的大型半潛型浮島式海上機場,它飛行甲板面積比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還大兩、三倍,進駐的飛機數量當然也多2~3倍。
..
浮島式航母其實就是一個浮動的海軍戰略航空基地。由於浮島式航母只是一種平臺或基地的概念,所以在設計思想上不再強求其他戰術技術指標,比如不要求高航速,五、六節足矣,只要能夠慢慢移動就行;不苛求配備強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因為按照美國的傳統,這類平臺的安全都由護航艦艇來保證。由於浮島式航母上起降的飛機作戰半徑都很遠,所以在作戰方面,浮島式航母和類似於沖繩基地這樣的海、空軍基地一樣,遠離戰區,不進入有威脅的海域,不直接參加戰鬥任務,因此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
18萬噸都被笑
老美還50萬噸呢

leomk2008 wrote:
美國設想建造一個排水...(恕刪)


大概是因為文內是說"艦"而不是平台吧?

這新聞如果跟你引得那文一樣是說造平台式得應該也沒多少人會有疑問


piwu0531 wrote:
前面就說過了 , 航...(恕刪)


懶的跟這位網友辯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Google搜尋一下"航空母艦 越大越好?",
當然啦,
我倒是"真的"可以越大技術門檻越低啦,
那我們應該可以造個500萬噸級的吧?
沒知識也要看電視
沒電視
最少也有網路吧
看看youtube吧


沒網路騙誰阿
你還能在這邊留言

越大技術越低...............真是超級大笑話
彈射系統確實是航母技術難度最高的
如果能大到不使用這個系統
確實是降低技術門檻啦
但速度 船體強度 也要跟著降低標準了
反正老共又不需要像老美打遍天下

piwu0531 wrote:
例如航母上面的彈射器, 必須要在短短幾十公尺之內將三十幾噸重的飛機加速到時速
兩百多公里 .. 如果這個加速距離能再拉長個幾十公尺, 那對於彈射器出力的需求及
材質的強度就可以大大降低啦 ~
...(恕刪)

美國航母蒸氣彈射器就重達2000噸
氣缸越長所需蒸氣量越多
技術含量越高
材質的強度可以大大降低?
traon wrote:
材質的強度可以大大降低?...(恕刪)


當然囉 ~

要將三十幾噸重的飛機在短短幾十公尺內加速到時速兩百五十公里所需的瞬間功率

是十分巨大的 ~ 相反的, 如果將時速兩百五十的起飛速度要求 在一倍的距離才需

達到, 那所需的瞬間功率就小多囉 ~


舉個簡單的例子, 同樣要達到時速一百公里, 一輛跑車及一輛普通房車所需的達成

距離是截然不同的 !



當然, 以目前台灣大學生的程度(請參考前面幾位的回覆 )來說, 要理解這些

概念恐怕有困難 ... 所以我覺得也沒有再講解的必要囉 ~~
軍艦和商船不能比的..."密度"不同

同等的滿載排水量,軍艦的組成是:裝甲+動力系統+武器系統

其中裝甲密度很大,船的體積自然就小了,
體積小的船隻能承載的動力系統有限,這會限制航速,除非你"放棄裝甲"...

舉個例子說明,一戰到二戰之間,海軍有個艦種叫做"戰巡",
也就是戰鬥巡洋艦(英國胡得號,日本金剛級,美國阿拉斯加級)

戰鬥巡洋艦的設計理念是:擁有不下於戰鬥艦的火力,同時擁有巡洋艦的航速

而戰鬥艦的設計基本原則是:自己的艦身裝甲對自己的主炮要有一定防禦力

換句話說,戰鬥巡洋艦和戰鬥艦的噸位差不多,但是裝甲與內層設計完全不同,
戰巡裝甲很薄,同樣的噸位可以裝上更多的發動機,因此航速很快

後來有人說戰巡之間的PK就是"兩顆雞蛋拿著石頭互砸,誰先砸中誰贏"

再一提:
18萬噸的軍艦,體積可不是9萬噸軍艦的2倍
(除非你放棄裝甲,增加的浮力全部用來裝發動機和增加機庫)

你把航母造到18萬噸,但是航速不能比原來9萬噸慢,
因此要增加為原來2倍功率的發動機(保持航速)

而體積增大(18萬噸的航母,體積雖不是9萬噸2倍,但也是有增加的)
估計全長是400公尺/全幅80-85公尺),也要覆蓋更多裝甲

噸位越大,技術質量是越高而不是越低
科普 wrote:
其中裝甲密度很大,船的體積自然就小了,
體積小的船隻能承載的動力系統有限....(恕刪)


其實你提到的就是為何50年前民用船舶普遍噸位比軍用船隻還要小一號的原因 ~

以當時鋼鐵的張力及強度來說跟現在差異很大, 所以如果要負荷太大的船體結構, 那就只

好增加使用量來達到設計強度..

可是當時的相同體積大小引擎出力又跟現在差了好幾倍 !! 所以船隻硬要做到大噸位的話,

內部可利用容積就大大縮小, 以商業眼光來看, 這是十分不划算的 ~

相反的, 當年的軍艦本來就是皮粗肉厚, 也沒在講究啥居住舒適度 載客載貨利潤等等 ...

所需考量的地方就少多了 ! 所以自然是喜歡做多大就做多大 !

這也就是為何前文中有提到, 1960年代最大航母是9萬噸的企業號, 遠較當時最大郵輪

法國號還大一號的原因 ~~



當然, 由於這幾十年來材料科技的進步及內燃機技術的巨大改變 , 使得很多以前認為天方

夜譚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已可輕鬆做到 ... 只是, 由於台灣相關產業並不發達 , 所以大多

數人對於這些年來世界進步的腳步一無所知也是沒辦法的呀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