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805hsp wrote:
自產航母都還沒有影子...(恕刪)


從超級大本營之類的抄的吧!

記者鬼混看樣子是全球性的問題.
hl805hsp wrote:
自產航母都還沒有影子...(恕刪)


航母這種東西, 做愈大艘技術含量就愈低 ~

而艦載機如能在更長跑道起降, 對機體強度及飛行員技術要求也可以不必那麼嚴苛 ...



話說現在科技進步, 其他類型民用船舶愈做愈大隻,

未來航母真做到18萬噸 也沒啥了不起 ~


PS: 1960年代最大航母是9萬噸的企業號, 當時最大郵輪是7.6萬噸的法國號.

現在世界最大郵輪噸位已達22萬噸(海洋綠洲號及海洋誘惑號), 將近當時的三倍 ~ 而航母則......
是不是鋼彈看太多?
戰鬥妖精雪風這片子裏也有巨型航空毋艦(和會飛的)
可是目前連在水裏的巨型航空毋艦都不知道怎樣建造
長超過6-700公尺或是一公里長的船艦?
船身前到尾要做直線或曲線?因為變形量太大了
hl805hsp wrote:
自產航母都還沒有影子...(恕刪)
勁揚丫德哥
我二十年前真的相信有陸行航空母艦,就是航母樣子底下裝履帶的........

piwu0531 wrote:
航母這種東西, 做愈...(恕刪)


補充一下相關資料,免得大家真的以為航母越大技術門檻越低,
畢竟郵輪跟戰爭用的航母,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的東西,
大家不會傻傻的以為會造80噸的大型拖拉庫卡車,
就可以生產63.3噸重的M1A2戰車吧?

美國尼米茲級最新、也是最後一艘"布西號",排水量滿載約114,000噸。
美國建造中的福特級航母,第一艘"福特號",排水量滿載約100,000噸。

大,不見得是好處。
動力、船體結構、船艙及重力配置、船速,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
光這些就有得考量了,當然,"成本"是對老共來說沒什影響啦。

其他就請各位大大補完吧~~
湖海一散人 wrote:
大,不見得是好處。
動力、船體結構、船艙及重力配置、船速...(恕刪)


前面就說過了 , 航母這種東西當然是做愈大技術難度愈低囉 ~

例如航母上面的彈射器, 必須要在短短幾十公尺之內將三十幾噸重的飛機加速到時速
兩百多公里 .. 如果這個加速距離能再拉長個幾十公尺, 那對於彈射器出力的需求及
材質的強度就可以大大降低啦 ~

而艦體愈大, 船身穩定度愈高.. 安全著艦面積愈大, 容錯度愈高 ~ 對飛行員來說也
是福音哩 ! 更不用說愈大的艦橋就能塞進愈大的雷達 愈多電子設施, 這對科技含量
較低的中國而言也是有其誘因的 ~

造航母困難的地方是在於在這麼小的艦身內整合這麼多系統 , 而不是在於船體大小 ~
要不然裝個飛行甲板的艦身有啥難做的 ? 幾十年前大家就造得嚇嚇叫啦 !!




你知道兩台功能及性能指標幾乎一模一樣的平板電腦及手機, 為何價格會差那麼多嗎 ??
就是這個道理啦 ~
台灣1977年就建了2艘44.5萬噸載重油輪
在建造中我學校畢業旅行還去參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8NNXdS1_30



商船跟軍艦還是有不少差別

油/貨輪.商船遇惡劣天候或風浪時可以選擇繞道或暫時退出該高風險區,之前那艘日本造得商船就是搶交期跟風浪賭輸了就當場斷成兩截(其他像德國還是其他國家造得也都有不敵風浪攔腰折斷的紀紀錄)

但軍艦需要時即使風浪再大也很難說不趕赴作戰海域

加上要對砲彈.魚雷得衝擊有一定能力抵抗,結構上的設計水準要求會較高

因此一般軍艦體質也都比較強韌耐得起同噸位商船所無法承受的海象,當然這些都會反應到造價上,通常2~30億就可以造艘功能齊全的3千噸商船,但這些錢可能不夠你造艘1千噸的輕型護衛艦空船
尼米茲級與遼寧號相比
兩艦船長333米、304.5米------差28.5米
寬76.8米(甲板)、75米......相當
艦載機數量卻相差1倍
尼米茲級30秒可以起飛1架飛機
1分鐘可以降落一架飛機

甲板面積相差不大
蒸氣彈射卻比滑躍式強太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