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弓三型淘汰鷹式飛彈?

hn1271n wrote:
那國軍為什麼不以天弓三型飛彈為基礎研發一款射程只有50公里的飛彈取代鷹式
飛彈
起碼燃料變少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為什麼能100公里就可以打下來,非等到50公里才打...
那慢點按...等到50公里再開就好啦! 可以多喝兩口咖啡...
ShineJet wrote:
為什麼能100公里就...(恕刪)

成本效益問題
一枚巡弋飛彈在距離台灣本島海岸線50公里外被擊落
和一枚巡弋飛彈在距離台灣本島海岸線100公里外被擊落
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除非對方使用核子彈頭
而且台灣防空飛彈要對付的目標還很多比如說
搭乘動力滑翔翼進入台灣本島的中共特戰人員與情報人員(天弓三型的雷達已經能追蹤10公分乘以10公分的目標,0.01平方公尺;只要配合設定其他參數 比如說將在一段時間內時速維持在35公里以上的超低雷達反射面積目標視為具有威脅性的人工飛行物 因為時速35公里已經是動力滑翔翼的失速速度了)
就算俄羅斯不同射程的飛彈使用相同的電子設備,那目的也是在於節省電子設備的錢,而不是節省燃料的錢,就像老美把AIM-120C的尋標頭改良後裝在SM-6一樣。

但是電子設備要微型化很不容易,如果硬要把弓三的電子設備微型化裝在射程50公里的飛彈上,那就代表要花一大筆錢,勁弩專案中陸劍二為何不受青睞,那是因為就單枚飛彈的價格可能就已接近弓三。

在鷹式飛彈風華正茂的年代,當時解放軍拿的出手的空對地武力,大概就是掛載鐵炸彈慢慢飛的轟六和俯衝發射火箭的強五,在當時鷹式飛彈的40公里射程相當夠用,面對必須飛到台灣上頭才能投彈的敵機,鷹式飛彈可以實施多波的攻擊,這也是當年對岸只敢嘴巴嚷嚷「武力犯台、血洗台灣」的原因。

然而時至今日,轟六-K已經可以攜帶射程超過500公里的長劍-10巡弋飛彈,飛豹也可以攜帶射程150公里左右的空地-88對地飛彈,再不濟雷石-6滑翔炸彈在高空投射的射程也有65公里,所以即使我們部署射程50公里左右的防空飛彈,也只能「打印地安人射出的箭,而打不到印地安人」,更遑論雷達一開機,可能就被鷹擊-91反輻射飛彈攻擊。

但是如果我們部署的是弓三呢?首先超過150公里的射程就能把絕大多數的威脅拒於門外,大概就只有轟六-K可以放放冷箭,這一下就使對方的攻臺成本暴增數倍,這使得對方只能採用價昂的長程巡弋飛彈或彈道飛彈攻擊我們,或是採用低空進襲,但是失去能量的低空飛機很容易成為我方高空佔位戰機的靶子。

這次很多人認為弓三的700多億量產計畫對中科院是件大單子,但是與愛三的1700多億相較,其實還是小巫見大巫,弓三大概就生產6-9套而已,其實還不夠,尤其是我們可能面對在戰時沒有多少戰機能起降的情況下,長程防空飛彈更顯重要,所以希望中科院能快把下一代使用AESA和姿態控制系統的弓四生出來。
ShineJet wrote:
為什麼能100公里就...(恕刪)

ASMP wrote:
首先超過150公里的射程就能把絕大多數的威脅拒於門外(恕刪)


隨著共軍飛彈威脅增大
弓三當初研發的一個目的是能夠輔助愛國者作反飛彈用途
以鷹式的射程跟彈頭重量,根本無法作反飛彈用途

a0955489 wrote:
隨著共軍飛彈威脅增大...(恕刪)


弓三的射程到底600還是200?
hn1271n wrote:
就技術性能指標而言用...(恕刪)


我比較好奇,雖天弓三是可以拖著到處亂跑,可是飛彈發射的地點是不會變的,若大陸開打前幾週打幾顆同步偵查衛星在台灣上空那些地點,那天弓飛彈會不會頂多射擊一波次,畢竟天弓飛彈車開機熱機也要30分鐘,然後就被抓到位置,然後有北斗衛星導航的任何東西就可以往那個位置砸過去,然後天弓還有愛國者就88了

我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別一次出來太多輛。

畢竟以前的洩密案,台灣的發射地對方都已經知道了,請問台灣要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以前漢光演習,就是天弓固定陣地撐一天,愛國者還有鷹式可移動所以撐四五天,那天弓三進來後,要怎樣將時間拉長到一週,這樣台灣就有機會談好的條件

所以我覺得這些武器還是不好用

還有若大陸若因為東風15射程最多800公里,就算台灣沿海的基地都用萬箭或魚叉都打一遍,可是大陸可以不計成本由陝西打東風21, 還加上大陸剩下的東風15,那台灣就真的很快變火海

所以我認為台灣還是要打兩枚導彈或飛彈到上海外海,另外兩枚打到廣州外海,讓大陸知道,若想打台灣,你的生命線就會被台灣攻擊

就像96年台海危機一樣,換台灣的飛彈打到大陸,就是因應台灣軍隊實力不佳,戰術武器當戰略武器用,兩岸還是和平比較好,因為目前也看不出來大陸有那些理由要修理台灣,倒是日本最近被當作假想敵,所以美日中大人的事情,輪不到小孩說話

我覺得海軍的標準飛彈還有海劍二,船躲的地方應該雖不會比路基好,但開打的限制會比較小, 是一個可以逃又可以打方案,所以我覺得軍艦也要加強艦對空還有發射巡弋飛彈的能力

hn1271n wrote:
就技術性能指標而言用...(恕刪)

pk-king- wrote:
弓三的射程到底600...(恕刪)


號稱300公里
有在研發增程型,不過沒成功
小弟發表一下拙見....

會花這麼多錢趕著用弓三取代鷹式,應該是鷹式的妥善率已經低到相當程度了,就跟1996台海危機

前的狀況一樣,勝利女神幾乎都變成沖天炮的情況下趕快把弓一趕鴨子上架。不過這次軍方稍微長進

了一點,沒有等到火燒屁股才動作.......

newshunshan wrote:
我覺得海軍的標準飛彈還有海劍二


提一下天劍的生產不是光台灣說了算的,台灣的載體用那種武器也不是光台灣自己可以決定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發展陸射劍二從來就不是用來取代鷹式,而是和復仇者混編作為野戰及要地防空用

在2005年時,軍方規劃將佈署天弓三型12個連與愛國者三型6個連,並以一連換一連的方式汰除,預計鷹式飛彈在2018年全面除役。
愛國者三型已經買了,這幾年也陸續交貨
天弓三型,今年撥預算準備量產
天弓佈署方式應該會跟愛國者一樣以同陣地混合或是區域陣地混合佈署
還有鷹式、力士陣地改造工程及重新啟用工程

以往是鷹式在前天弓在後,而天弓取代鷹式後,每個鷹式防空距離是離岸20~30公里且防區接壤轉變為離岸200公里以上,台海正面全區覆蓋且防區多層重疊,敵方戰機要突破區域防空網變得更困難。
鷹式飛彈是以每30~50公里佈署一陣地,中間有2~3個預備陣地,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看地圖了解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