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紀實:我在香港登上了連寧艦!

是說科技演進到現在, 降落這種事不能靠電腦運算幫忙決定降落的所有操作參數嗎?

不說航艦降落, 一般民用機場條件應該都寬鬆很多

降落時要以什麼方位與角度進入降落航道應該很容易推算

把這參數送上降落中的班機再依據當時班機測得的風速風向調整, 整個操作應該可以做到半自動甚至全自動降落?

JasonStock wrote:
是說科技演進到現在, 降落這種事不能靠電腦運算幫忙決定降落的所有操作參數嗎?


電腦化的航艦輔助降落系統,美軍開發了一套魔毯系統才要開始慢慢普及而已,預計2019年才會全面應用

在這之前基本上還是靠人來處理這些,在航艦上降落比機場困難很多,也變因很多

光是艦體因波浪起起伏伏就是個挑戰了

s510720 wrote:
看到這影片才知道航...(恕刪)


殲15的飛行員曾經在採訪中說明過,在做著艦降落時飛機是要加速的,所以就算是尾鉤鉤住了阻攔索,但飛機衝力加大,機頭就會因相互力的作用下壓,從而安穩著艦。
殺豬拍馬吹牛 wrote:
殲15的飛行員曾經在採訪中說明過,在做著艦降落時飛機是要加速的,所以就算是尾鉤鉤住了阻攔索,但飛機衝力加大,機頭就會因相互力的作用下壓,從而安穩著艦..(恕刪)


這段話原本很難理解

我的推理是:

假設我在艦橋側望著飛行甲板

飛機從船尾左上方飛下來降落

尾鉤鉤住了第3條阻攔索,阻攔索的拉力應該是往飛機的左下方拉,

如果此時的後輪是力學上的支點,那麼阻攔索的拉力應該會把機頭往上抬起才對

此時除了引擎要加力,還要把負責飛機升降的機翼(名稱我不知道)調整成讓機頭往下,

我猜,就是引擎的推力,加上把負責升降的機翼調整成讓機頭往下所形成的下降力,

才讓機頭在尾鉤鉤住阻攔索時不會抬起來

哈哈哈

推理這些細節蠻有趣

希望能帶學生做做實驗

要先想定模型












阻攔索之間的距離關係著:

1. 是鉤子先勾住第3條阻攔索,後輪才壓過第4條阻攔索

還是

2. 後輪先壓過第4條阻攔索,鉤子再勾住第3條阻攔索

還是

3. 後輪根本不會壓過第4條阻攔索,鉤子直接就勾住第3條阻攔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