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孝爺 wrote:IDF 量產結束後...(恕刪) 高教機也必須跟著下一代戰機與時俱進, 以前做的研改不見得能適應現行的戰機, 畢竟我們的戰機都剛剛進行過中期延壽計畫, 過去的研改再拿來套用在新的高教機, 那就落伍了其實比較擔心的是高教機時程真的很趕, 我相信漢翔與中科院一定會選擇跳過困難花時間的設計, 以維持IDF 構型不變, 能提升多少性能值得商榷, C大的說法並沒無的放矢, 其實軍事記者施孝瑋也有撰文提出類似的顧慮希望IDF翔展計畫結束後,能再繼續性能提升計畫, 例如雷達改成AESA,更換較大發動機, 增加反艦,對海對地支援等功能, 讓戰機精進計畫維持不墜,畢竟我們有30年的空白要填補
jfkcity wrote:當年毛澤東可不是像你這麼說的,他可是說,核子潛艇就算要搞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不像某島,限四年完成! 自稱 [ 中華民國氣動力組長 ], 貼文卻專門在揚中貶台..... 常聽說美國技術對台灣都要留幾手, 軍售也常被批破銅爛鐵..... 原來如此.以前, 台灣發展防衛武力, 個人贊助過.現在 國機國造 國艦國造, 缺人缺糧缺馬, 個人全力支持支援 !!!權力與研發, 兩岸甚至全世界, 不乏 拋頭顱灑熱血 犧牲奉獻 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