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1放在岸上當超音速反艦飛彈??

Henry_S wrote:
我再想了想,還是把SM...(恕刪)

把劍二的雷達尋標頭與飛控電腦改裝到現有的標一...
美方不可能於許這樣吧

然後為了這船新設計一個圓形的垂發有點不划算...
中科艦用垂發還沒上船測試,要有段時間來穩定

老實說個人覺得成功不太可能做大升級
康定升級之前新聞是寫2020年到2028年(這還是預計)
而海軍下一代艦射飛彈、戰系、雷達都需要時間測試跟研改
標準系列還是需要
等到新巡防穩定量產後,換掉濟陽級
估計這時候成功級也剩沒幾年就要被替換掉了吧
Wetey夜 wrote:
把劍二的雷達尋標頭與飛控電腦改裝到現有的標一...
美方不可能於許這樣吧...(恕刪)


如果真的要去改SM-1,中科院一定事先改好,試射完才會去通知老美,這一批老飛彈也都在消失姓商源名單上,老美廠商都沒打算提供服務,也沒錢可賺,所以我們自己修改,老美絕對不會抗議,美國海軍還拍拍手稱讚我們廢物利用。

說實在的,現在如果海軍重新考慮昇級成功級,它可以與康定級一起進行,問題是要花多少錢才是重點。如果海軍決定讓陀江級去護航巡邏艦隊,我沒太多問題,只是覺得好奇怪! 也許那60艘快艇的錢應該挪過來昇級成功級?

中科院早就作出海天劍二的垂發系統,只是海軍不喜歡冷垂發,垂發系統的重點一整組可以成功運作以後,單管的可以重新安排位置被放置在一個圓形的空間中,結構設計可以確保每一管都被安全的固定在它應該的位置上,做成圓形的不是問題,問題是中科院好像沒有做出熱垂發系統,因此海軍要用美軍的MK-41,如果海軍不買單中科院的系統,昇級成功級就變成不太可能,要重新設計熱垂發就需要時間,成功級的升級必須立刻就做決定,建案撥款,重新設計圓形結構,測試執行第一艘,完整作戰測試,最後才能全面昇級。

我覺得...老船的方陣換裝海劍羚就足夠了(而且是獨立運作型的海劍羚)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25562623 wrote:
先別管可行性, 我不...(恕刪)

都已經買斷了 有些還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為什麼不能換
Charlie2020 wrote:
海軍就是看到澳洲的例...(恕刪)

說一句殘酷的 成功艦那種艦級本來就是設計成必要時可犧牲的軍艦
要全海軍艦隊過度強化防空太不切實際
重點是要保住像基隆艦那樣的大軍艦
================================
不過也為難它了
原本在美國海軍艦隊裡各級艦分工
派里只要負擔部分防空,其他交給別的軍艦來做 自己專心反潛就好

來到台灣 卻變成一級艦 十八般武藝都要精通

Henry_S wrote:
台灣所有的派里級巡...(恕刪)

用 MK-48-56垂直發射系統

就不用鑿艦體囉

放甲板上就行
sogo5370 wrote:把
用 MK-48-56...(恕刪)


好主意,把MK-48放在原40砲位置,左右各裝入四管就是32枚天劍二,各五管就是40枚。
原SM1可以留下,或是當成作戰電腦艙室,就看訊聯要上到那個等級,從幾十噸到200多噸的電腦機櫃,數量關係到同時接戰敵機數量,最上層結構還要改才能裝上相位陣列雷達,不小的工程,當然有人認為不必要,如果那十五艘艦能及時到位,海軍巡邏時,4艘船有兩艘防空艦存在也是必要的,看起來新一代是來不及補進來,所以改個4-6艘可能是必要的。
dfxldm wrote:
问题是台湾这些年忙着...(恕刪)
真是浪費版面的廢文一篇,乏善可陳。

Henry_S wrote:
如果真的要去改SM...(恕刪)

個人還是覺得海軍不會讓成功大改,除了戰力空缺的問題
還有海弓、海劍跟下一代戰系雷達需要時間測評
標準系列還是需要擔當防空主力
是覺得可以考慮跟美方購買標二讓13打跟升級MK-92(就是澳洲方案,但沒有裝41)
可以解決標一壽命跟過時的問題,系統也比較成熟穩定

"如果海軍決定讓陀江級去護航巡邏艦隊"
這句有點看不懂,我是覺得海軍會讓沱江有防空戰力
只是讓其具備有點防空的能力而已

不論是200x年的冷射發射器,還是2017年海劍二影片中出現的熱射發射器
都有個問題在,就是有上艦測試過嗎?
還是只有在陸地測試

高雄艦今年要改裝做測試艦,到時候可以看中科院會不會搬自製的發射器上去
Henry_S wrote:
台灣所有的派里級巡防...(恕刪)

原來MK-13彈艙可裝400枚SM-1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