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軍規〕?不能說的叫軍規?通常=花更多錢買一樣符合的商品為何不多考察韓國/日本使用心得就知道,這比砸錢組公司研發省時省錢多了要知道商品好不好用user比廠商更清楚,被廠商主導牽著鼻子走最愚蠢,要自主自製開規格標,台灣不只合作那家,而且比那家公司穩定有經驗的多是!
軍盲偶也知道很急可是它只是一艘原型艦,不是量產艦其實就是測試平台,一步一步踏穩腳步繼續努力朝實戰量產化邁進據悉,關鍵裝備獲得的過程相當困難但有許多友盟國家幫忙,在原型艦建造的後段期間因為現實國際間友台抗中的環境使然促使友盟國家對相關機敏裝備輸出開綠燈友盟亦承諾提供相關設備,供我國後續潛艦量產使用在原型艦通過泊港測試 (HAT)及海測 (SAT)之後順利讓後續艦的量產計畫加以落實忠義軍風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同島一命,護衛家園
sunnyup wrote:何謂〔軍規〕?不能說...(恕刪) 說軍規是花更多錢,這真的很不尊重專業,電子零件就有分商規與軍規,功能都一樣,但是耐溫,耐震等級就不同,你拿一般筆電去取代軍規筆電用看看,我想跑幾趟後不是螢幕摔裂就是轉軸斷裂。又譬如說自動駕駛的鏡頭改用電腦用的視訊鏡頭便宜很多,但是你敢不敢開/坐?
不只在軍武市場,製造業也是,很多零組件都須經測試驗證認證後才能採用。尤其是軍武市場,常常多出個軍規,不合軍規就不能採用。新聞有報,這次有向日本購買"軍用"鋰電池組,但遭日本拒絕。大家都知道鋰電池這玩意很麻煩,有燃燒的可能(燒起來的新聞很多),今天換做你是該制定規格或採購軍官,你敢採用"商用"鋰電池組嗎?潛艇內燃燒是很危險的,出事燒起來你敢扛嗎? 你扛的住嗎?如果買不到,那就只能先用降一階的軍規產品,再想辦法自製或外購其他產品。
這件事標準有〔詭〕真理會越辯越明,時間也會證明一切開出規格不外乎:在一定範圍內~耐溫/耐壓/衝擊/穿刺/壓差......相信有許多巷內的都知道,這早已不是多難取得的商品,合作的對象亦是後起之秀。這樣說好了,幾百億都花了,公開國際標招商:開出規格收件驗證,買不到很難讓人信服!P.S:最讓人戒慎恐懼的軟包電池,還是所謂對岸的二貨,我短路穿刺都沒燒起來,現在都設計流出保護液防爆,網路更有人冷凍/火烤...極端測試,設計好保護板第一時間發現就阻斷,還怕再設計個防爆艙間, 個人也是自組買防爆袋裝來用
sunnyup wrote:不知是海軍太保守還是...(恕刪) 你為啥不一次到位直接當首富呢?張嘴就來啊!好好去google MDC+蒼龍級看看人家在有兩家世界大廠湯淺跟GS搞多久才能實現上艦!你以為搞定電池抗衝擊測試很簡單!你以為搞定海水滲漏的反應很容易!
首先這是一艘原型艦他的最大任務應該是穩穩地把潛艇造出來,確定整艘船可以用就好電池先使用大家都用過的穩妥方案,後續要改可以再來研究等到一切都沒問題後,可以在後續艦艇 再來考慮更換電池也可以,去看沱江級 的 原型艦 和最後的 海軍版 /海巡版的差距就知道從一開始我們就不是要造全世界最好的潛艇,而是造出能用的潛艇我們潛艇又不是指造這一艘,後續還有七艘要造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