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貨主要功能是破壞機場跑道跟阻止敵方集結地也就是大範圍低穿透破壞的炸彈,對強固掩體效果有限,由其是需戰機攜帶發射,對烏軍現在極有限的空軍能力跟本是不可能任務,美國基本不準烏軍F16 執行進攻任務, 需前進到靠近前線俄軍防空跟戰機巡航區域風險太高,地射的 HIMARS ATACMS 還比較適用,射程300-400km ,可以機動移動得到靠前線躲藏發射,美援助上百顆,烏軍都拿去打一些俄國後方政治宣傳目標,尤於深入俄國境內受到俄方電子戰干擾 GPS跟防空攔截,取得戰果有限!
反之俄方的航空炸彈射程80 km,慣性導航無法干擾,威力巨大,強固據點或是建築直接炸癱炸爛,重點還便宜可以快速大量生產,俄軍每天對前線烏軍陣地丟上幾十顆不是問題,因為恐佈的破壞力,不用精準,俄軍對一個目標都一次四顆 FAB 500,只要俄軍可以確保戰場空優,溫壓彈,航空炸彈輪炸,烏軍基本沒法應付。
幾百顆萬箭彈跟本對烏軍沒用處,烏軍連發射都有困難,青雲彈射程更短,相當空射溫壓彈,一樣問題,相較俄軍目前用量,一周就丟好幾百航炸,而且全部用在前線烏軍陣地,跟本不在一量級。
個人積分:3763分
文章編號:92392267
個人積分:2127分
文章編號:92392382
棒球迷 wrote:
剛在想一個問題,假如台灣軍援給烏克蘭幾百枚 萬劍彈 青雲彈
哈哈哈 癡人說夢..
台灣所謂萬劍彈產能一年只有18個...而且還不一定能保證數量..
甚至於搞了很久的雄三系列..生產量也是少得可憐...
一年的生產量可能不夠戰時打1天...
根據113年度國防部公開預算書顯示..海軍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增程型雄三反艦飛彈,現正以特別預算由中科院進行量產中,估計一年的量產數量可達70枚之前的產能...以前年產量一年20枚,雄二及雄二E飛彈的年產量可達131枚
實在不是很想寫實話...
就這種生產數量不知能幹嘛???
不堪一擊!!!!
根據報告提到,在2022年6月新廠房完工後預計2023年開始量產..陸/海射劍二飛彈系統的年產能原為四十枚,提升後將達一五○枚;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年產能則由目前的四十八枚提升為九十六枚;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由廿枚提升至七十枚;雄二飛彈與雄昇飛彈是共用生產線,年產能將由八十一枚提升為一三一枚。
這些都是年產量!!!不是月產量!!!
在反制作戰武器系統部分,報告指出,萬劍飛彈現行年產能為十八枚.
就這些數量真開戰夠用幾天??
warrenwang111 wrote:
哈哈哈 癡人說夢.....(恕刪)
看過諸葛風雲的頻道
才知道國產武器背後有很多麻煩
畢竟只有一個中科院,不可能真正涵蓋所有武器
有時似乎會卡在國外的某些關鍵零組件,造成生產速度延宕
另外軟體工程似乎也是呆灣的弱項
郭璽,臺灣軍方都一直有反映出這類訊息
(媽的,對岸在這個領域就真的像火箭,管理研發都到面面到位了
我們還在單打獨鬥

,我猜他們有專人在研究各種大型開源軟件,呆灣那些土炮白癡管理者,媽的.......還在那邊家臣)
(還有看到他們談到沱江級在大浪的晃動性太大,造成一堆人自願退役
再看看日本的大行飛彈快艇構型,真的覺得呆灣軍備才剛起步,舉步危艱,到處因爲經驗不足,文盲很多,造成屢屢犯錯)
另外政客應該也是認爲還沒要真幹
還沒那麼火燒屁股
但再不有所作爲,未來會失衡很厲害
----------------
老實說油氣彈的威力很讓人質疑
你要在空氣中灑出足夠的燃料,與濃度
才能有夠大的範圍
但你得看看你一顆彈頭多大不是
你能把壓縮的燃料釋放到多大範圍,還保有足夠的濃度
個人是覺得,有效範圍100公尺應該就很偷笑了
大型油气弹在开阔区域对步兵杀伤效果要比同样重量的普通航弹强,前提是天公要作美。另外就是室内用小型油气弹/温压弹对杀伤人员有奇效。其他情况下的威力都很难比得上普通炸弹。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