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確認共軍短程對地導彈大量升空時,空軍該先守還是先攻?


giga giga wrote:
所以淺見: 台灣需要發展一款速度5馬赫以上, 射程能有300~400公里的地對空長程飛彈, 專打空警機, 轟炸機, 加油機, 甚至電戰機的飛彈。


空警機, 轟炸機, 加油機為什麼速度要跑五馬赫?
giga giga wrote:
別自認為已把自己包裝...(恕刪)


你不是不回應了,言而無信啊!
YC_Jiang wrote:
大量遠火癱瘓台灣 遠不如大部份人想容易 以我當年負責的戰區來說..
幾百平方公里 你想用多少枚遠火來癱渙我的交通及補給線?
桃竹一帶道路四通八達 這條不通換那條 甚至你要打到一條路都癱掉也很不容易...
就因為不夠精準 所以沒把握一定打在"七寸" 這也是為什麼老美這麼先進的戰斧飛彈..
仍然很依賴戰場上的精準轟炸 因為只有如此 才能保證敵人被消滅或破壞...

中國那堆遠火 打了100多公里 CEP幾乎都超過150m 如何能有效擊中目標?
連摧毀道路或跑道都很難保證 丟一枚不準 丟100枚照樣難保準確..
而且若中國果真把道路摧毀到不可能通行程度 那對自己向內陸推進 會是更嚴重障礙
難道中國會馬上攜帶大量工程機具 直接剷平或填上道路 快速推進?
如果做得到 那台灣方面怎會被阻在此處? 難道台灣自己沒強行開路能力?...(恕刪)


單兵戰鬥教練裡遇到敵砲擊時單兵是就地掩蔽......

遠火打不準但是讓守方部隊處在敵火下無法正常運作(失能)甚至躲在掩體裡

就能為登陸部隊打開幾個鐘頭的陸上安全走廊

不一定要完全摧毀

在這個意義上只有面對我軍面對海的飛彈發射車才存在有需要完全摧毀的問題

YC_Jiang wrote:基本上 在台灣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手上機動打擊部隊 就不可能還待在駐地等開戰
一定會出去野營備戰...(恕刪)


基本上共軍會發動斬首戰,一定是三棲閃擊戰

台灣這邊不一定會進入一級戰備

共軍只要透過一連串的正常演訓

就可以不動聲色的把足以發動突擊戰的人員彈藥跟裝備運送到福建境內了
旋風 wrote:
可是現實狀態這機會成功性很低
共軍一但要攻台
兵力集結至少要在30萬以上
這時候全世界都知道了
衛星,偵照機,預警機
等等能用上的裝備,間諜大概也都上了...(恕刪)


共軍會發展出兩(三)棲閃擊戰就是為了避免上面的情節發生
回歸本文正題

在敵我雙方國力差距下,我方惟有進行不對稱作戰

尋求對手為遂行戰鬥不得不倚恃的節點加以打擊

以達在有限國防經費下所擔負的防衛目標

所以,在上面前提下

當確認共軍導彈升空,我空中武力的優先打擊目標是

1.飛彈發射車(目前200輛)

2.野牛級氣墊船(我估計不會超過50艘)

3.重型定翼或旋翼運輸機(目前研發中)

這三者其中有一環不在

就算共軍指管通情系統完整

最後有很大的機率在美軍未介入前會敗給我軍

參考

7413下士車長 wrote:
遠火打不準但是讓守方部隊處在敵火下無法正常運作(失能)甚至躲在掩體裡
就能為登陸部隊打開幾個鐘頭的陸上安全走廊


但是 火力不持續 效果就不佳 至少"一個區域幾平方公里"就要數百發砲彈 1小時內
才有能力壓制該區 這對一枚11萬美金的遠火來說 基本上不可能..
這種中程遠火 無法達到高密度及廣泛圍打擊 有興趣可以參照一下台灣的雷霆火箭規格...
MK45 一次只能發射12枚 射程也不過45KM...
中國的遠火 超過100公里以上 一組也是12枚 全部不過200餘部發射車...
理論上也做不到全員出擊....
而且 只能打到台灣灘頭附近....

彈道飛彈之類就更別說 數量及壓制力都不夠... 更貴....35萬美刀起跳...

7413下士車長 wrote:
基本上共軍會發動斬首戰,一定是三棲突擊戰
台灣這邊不一定會進入一級戰備
共軍只要透過一連串的正常演訓
就可以不動聲色的把足以發動突擊戰的人員彈藥跟裝備運送到福建境內了


不動員 那麼全部總人數不會超過萬人...
想要不驚動台灣 這已經是最低要求了...
這種規模足以在台灣製造大亂 甚至真的斬首成功..

但只要沒有足夠內應 台灣就是不投降 哪怕情勢失控大亂 仍無法有效控制台灣的...
缺乏後續部隊 也沒辦法讓這批精銳長期作戰..
光是彈藥問題就不可能解決... 油料也可能是大麻煩...

戰車在人生地不熟的區域 想要橫衝直撞 除非是俄羅斯大草原...
否則以台灣現狀 動不動就是複雜道路 地形與住民地..
非常不利於快速進軍... 也無法控制一個穩固的後方..
這不是沒有作戰經驗部隊可以玩的...

後繼部隊(登陸部隊)不跟上 這批部隊早晚會被"驚醒"的美台聯軍幾天內勦滅...
但是 如果你想準備好後續部隊才出手 這樣的動員規模 怎可能不被台灣或老美發現?

總之 奇襲斬首跟正規登陸戰 中國是無法兼顧的 斬首作戰要成功..
並不在殺掉台灣總統或軍事領袖 要保證殺掉他們 用暗殺就夠 連軍事行動都未必需要,..
重點在於殺掉他們後 能有足夠政治能量的內應..
負責擺平台灣內部諸多勢力 迅速開大門讓中國長驅直入 在美國一天甚至半天內可以介入前提下
措手不及... 才有十足把握 否則這批精銳失敗 雖物質損失不算太大 後果完全不堪設想..

但是 有這種政治能量的人物 不可能讓你中國如此收買
身份地位金錢在這種能量的人手中 都可以自己拿 用得著你中國給?
有這種民意基礎的人 大量主流支持者也不可能支持自己領袖當個吳三桂 至少目前不可能..

另外 你說的"小規模三棲作戰" 理論上也不太可能..
因為 台灣是有一般戰備的國家 足以應付小規模奇襲敵軍.. 包括海空軍及飛彈部隊...
理論上中國現有能馬上運用的部隊 不可能擊破台灣現有的防守而能再保持實力...

中國動員海空軍 若要能保證擊破台灣一般守備 那麼這樣動員規模 已經足以"驚動"台灣了...
而且這些動員必須互相搭配 同時進行 不可能只有空軍 或是海軍增援
包括整個後勤體系也要往前靠攏 哪怕你只是動員"多1/5兵力"...

透過演訓動員人力當然可以 但此時台灣也絕對會繃緊神經 即便沒進入一級戰備..
也不會讓你的斬首計畫能順利成功... 因為 我們也要預防這種狀況 不是嗎?
只要中國的軍事部署不屬於"常態" 整個台灣監控體系就要上緊發條 認真判讀中國的意圖...

其實 就我的認知 兩岸政軍中高層 都不乏對岸的內應 哪怕是斬首這種規模作戰..
都需要數萬甚至數十萬人配合 方可保證成事 在這個決策及命令層級間 幾乎不可能保密...
如果對岸習皇打算組織一場斬首戰 我以為最多2~3天內 台灣就能清楚對岸的企圖了...

7413下士車長 wrote:
當確認共軍導彈升空,我空中武力的優先打擊目標是
1.飛彈發射車(目前200輛)
2.野牛級氣墊船(我估計不會超過50艘)
3.重型定翼或旋翼運輸機(目前研發中)
這三者其中有一環不在
就算共軍指管通情系統完整
最後有很大的機率在美軍未介入前會敗給我軍
參考


您的想法正確 但我認為執行上有些不太可能做到..

飛彈發射車就是最大問題 這類武器沒在最後發射階段..
都能隱藏在無法輕易偵測的區域 開火後打完就跑..
理論上幾乎不可能殲滅 除非指揮者是腦殘...
(同理 中國想殲滅台灣機動雷達及發射車 也是困難重重)

在這裡 我比較支持g大或旋風大說法:

毀掉中國的戰管系統及後勤系統(如機場 港口 大型補給處)..
因為這些幾乎都是固定的... 也不可能隨便取代的..(取代效果也不會好)

而其他兩種載具的確毀滅了 台灣也不會遇到登陸作戰問題..
至少大規模登陸辦不到 如此台灣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不管損失多大...

但是要知道 這些載具 都是機動式的 沒到最後關頭..
它們是不會成群大量擺在你的火力可以攻擊的地方..
就如同我前面講過的: 台灣的打擊部隊 絕不可能戰前還在營區睡大頭覺 讓敵人集火攻擊..
而且 以中國准勝不准敗的壓力下 這些登陸武力 極不可能在能保證前途安全前..
大量運用於前線與登陸... 中國冒不起這個險 禁不起這樣損失..
當年古寧頭中國無法增援前線 不就是登陸船隻損失過大 幾萬後續大軍只能望著區區幾公里海域興嘆?

我的看法是: 台灣對中國的攻擊 應屬於戰略威脅
擺出可能攻擊態勢 但實際上 有良好時機 才真正奮力一擊 畢竟要進行攻勢作戰
台灣比中國還要弱勢不少... 況且我們也缺乏組織及作戰經驗 要像老美一樣做到想打哪就打哪..
我完全不那麼樂觀 真的... (其實同樣問題也出在中國身上..)
台灣全部軍事資源 攻防比合理大概是1:4 頂多兩成用於機動攻擊能量足矣.. 已經不算弱了..
至少中國不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我之所以認定合理的守勢作戰 台灣尚可為之 因為比起複雜且大規模三棲長程作戰..
台灣簡化式的守備手段 相對較具可行性 風險及不定因素也較少
如果台灣認定攻擊才是最好防禦 把攻勢能量比重提得太高 那不就犯了中國一樣的問題..
把連美國都覺得棘手的大規模登陸作戰 套到自己頭上來冒險了?




YC_Jiang wrote:
全部不過200餘部發射車...(恕刪)


這個數字是哪來的?

YC_Jiang wrote:

因為 台灣是有一般戰備的國家 足以應付小規模奇襲敵軍.. 包括海空軍及飛彈部隊...
理論上中國現有能馬上運用的部隊 不可能擊破台灣現有的防守而能再保持實力......(恕刪)


1.一個加強戰車營有40幾輛重戰車以及伴隨的砲兵防空火力,這絕對不是小規模,但也不會到要驚動每日的動員程度

2.我們陸戰隊一次可以送幾輛戰車登陸??

3.如果真是這樣,軍方何必演練淡水河口防衛計畫?



遠火就是執行壓制作用,就是步兵作戰中常看到的suppressing fire壓制火力

不要用一般戰術要求的打擊火力水準來判斷

量變變質變,在限制區域大量投射壓制火力的結果最後就是打開一條陸上安全走廊

這跟精不精確打擊無關,這時任何被攻擊方如果不能反擊就只能躲避保存戰力....

Lightwave18 wrote:
空警機, 轟炸機, 加油機為什麼速度要跑五馬赫?,...(恕刪)

因為:

1)個人較偏好防空飛彈採用固體燃料引擎, 使得飛彈機動性比沖壓引擎飛彈強。特別是陸基飛彈不太需要顧慮飛彈重量, 又可把助推火箭拋棄, 更加可以使用這類引擎。

2) 如果用2.5馬赫速度打400公里要8分多鐘, 個人認為被偵知時間太長, 多重反制手段將降低襲擊成功率。 戰場上這類飛機都會有護航機, 反制花樣會較多。如果被偵知時間只有4分鐘左右, 成功率應會較高。

最重要的是: 弓三已能用固體燃料火箭達到此速度, 只要再研發改進, 相信成功速度會很快。
7413下士車長 wrote:
這個數字是哪來的?1...(恕刪)


某位前輩提供的 可能不夠精準 看您有何看法..
這裡只有機動車輛 固定發射系統還不計.. 所以編制是很龐大的...

同樣據我了解 台灣目前的火箭發射車約40~50輛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