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如果發生台海大戰,老共完全控制台灣前,大陸經濟會受到何種影響與打擊?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說您嗎?我說這版...(恕刪)

我講的是實話,
那裏講錯你說阿,
實話大多難聽。
聽不下就別聽。

hank29 wrote:
我講的是實話,
那裏講錯你說阿,
實話大多難聽。
聽不下就別聽。..(恕刪)


我回,有人叫美國上嗎?

是這一點。

我說,有人這麼傻嗎?

原因一,美國是可能被鼓動、玩弄的?

原因二,台灣打大陸是為啥? 能說個具體理由?

所以,我是針對您說的,"叫美國上"的荒謬,因為這版或台灣,除了您不知如何解讀的,就沒有這思維。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回,有人叫美國上...(恕刪)

沒叫美國上??
為啥麼講的都是美國的戰機,武器裝備。
為啥麼不講台灣的IDF,雄三
,而是編號22,35的先進戰機,
講的好像台灣隨時可派出戰鬥一翻一樣。
繼續吹口哨裝膽,
但別誤以為真,跑去嗆聲。
大家的身家性命都在台灣


hank29 wrote:
沒叫美國上,
為啥麼講的都是美國的戰機,武器裝備。
為啥麼不講台灣的IDF,雄三
,而是編號22,35的先進戰機,
講的好像台灣隨時可派出戰鬥一翻一樣。
..(恕刪)


1. 不要發私訊。

2. 台灣國防是全部用自我研發/生產的? 台海戰事,若發生,把美國協防的可能性拿掉,把美式裝備拿掉,需要討論嗎?

討論的前提與假設,是否有思考過?

要不要訂個假設,台灣無國防,來討論台海戰事,這樣您覺得比較客觀?

順便再加一個,各國都是愚蠢的,不會想到互動關係,所以,任一國家的滅亡都無所謂,沒有打到我家都不算威脅,也不用預防,被人打了,才叫現實?

把這些假設定為前提,您才會覺得是客觀?

我對這些前提叫無知。

Youshouldreborn wrote:
1. 不要發私訊。2...(恕刪)

這不就是叫美國上嗎?
台灣只負責吵架,開打了美國人上,
人家美國人叫我們別吵,
怕連累他們。
Youshouldreborn wrote:
就我的了解,不一定正確,他的邏輯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比喻,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認同,這是理解的。

在自由市場的日常生活之中,同一產品類別,必定會有許許多多的品牌。若僅僅從包裝及文字規格來看,很多時候,還真看不出有那些大差別。

不要說有大差別,若僅僅以所謂的"性價比"來看,有些還真比所謂的領導品牌好太多。

所以說,以性價比或文字規格來看,很多時候,領導品牌是不配的,把消費者當冤大頭。

相反的,消費者會買領導品牌,就是炫富、跟風、無知,而領領導品牌也只不過是比較會做廣告。

所以,一般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商業或消費產品的品牌,都會有客戶也都能有訴求。

問題是,對於品牌的決定,真的只限於文字規格、性價比、廣告?

購買領導品牌的,當然包括但只有炫富、跟風、無知的客戶?

說起來太複雜,就用簡單範例,"耐用度"會不會是有人除了性價比之外,還有的考量? 這些人可能是把,舉例,價差與可多使用的期限做比較,所以貴10元,但能多用個3-5年,反而划算。

那麼為何有些品牌能有"耐用度"較好的結論,只是廣告效益,不包含長年的使用經驗? 所謂的"信譽/商譽"又是什麼?

消費性產品可能還寬鬆些,若是商業產品的考慮,對比較專業的公司,是不是會更複雜,而不僅僅是性價比、廣告、規格?

我舉這些範例只是說明,即便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何種品牌的消費性或商業產品,都有賣點,都有客戶,都能說嘴。

但不同的客戶考量是不同的,對於只考量性價比、廣告的廠商及客戶,自然是說其他的炫富、跟風、無知及廣告。

是否真是如此,每個人可自由決定與判斷。

他及很多人的邏輯,是從長年品牌信譽,做出發點。

是不是成立及接受,就像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有自由決定。

你說的道理,大致沒錯,只錯了一點,就是前提錯了。

你說的那一大堆,只適用於商業準則約束下的產品銷售,在商業準則下,競爭是受到商業規則,尤其是智慧產權規則約束的。誰也不可能用盡手段竊取、抄襲對手的產品而不受懲罰。

對國防產品來說,完全不同。

國防技術,不是一般的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

國防技術和產品的特點就是,它太重要,關係國家生死存亡,所以一般的商業規則不適用。

比如,你不可能把隱形飛機的防電磁偵測專用塗料申請專利,然後寄希望於潛在的敵人或競爭對手會遵守商業準則,不去仿製它,或者為了仿製而付專利費給你。

又比如,世界上只有5個國家會製造氫彈,但是到現在為止,有誰為氫彈生產技術申請任何專利,然後希望其他國家未經授權不得仿製氫彈嗎?

又比如,假如台灣有機會竊取到大陸殲-20戰鬥機的資料,那麼台灣政府會不會因為這樣做違反智慧產權的法律,而不去竊取?

想明白這幾個問題,你就會理解,為什麼世界各國會賣到國際市場上的軍火,都是在國際上已有其他國家已掌握類似技術水準的產品,同時還不是自己擁有的水平最高的產品。

一種武器,不管它是因為在技術上確實先進,還是僅因為它的性能對敵人來說未知,會因為技術保密而具有附加的價值。

當你在國際市場上把某種武器當作商品銷售,你就永遠失去因為保有這種武器的性能秘密而獲得的國防安全價值。

所以,無視軍火這種東西的特殊公共產品特點,空談什麼性價比、商譽,只是迂腐而無知的思維方式。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說的,都說完了。

iantsai74 wrote:
你說的那一大堆,只適用於商業準則約束下的產品銷售,對國防產品來說,完全不同。

國防技術,不是一般的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

它的特點就是,它太重要,因為關係國家生死存亡,所以一般的商業規則不適用。
.(恕刪)


謝謝,我說的重點是,如果日常生活如此,國防是不是更謹慎?

所以重點不一定是,有沒有客戶買,銷量是多少,更重要是了解為何買?

領導品牌的不同,就是不跟隨表面現象,會去挖掘"為何"。

我舉例讓您了解,我不再意您是否相信,其他比較能了解的能明白就好。

OK?

iantsai74 wrote:
說那麼多,有沒有想...(恕刪)


你在講什麼呢?

我的重點根本不是美國那些武器怎來的 你算F-35幹啥?
老美現在會拿F-35當主力兵器? 至少五年內還不會啦.. 上戰場跟當主力是兩回事..
但是貴國的J-20好像準備量產來取得空中優勢了說.... 很大膽....

我告訴你的是:

一個可以在大規模戰爭被當成主力的兵器 必須經過長時間驗證 包括國際甚至小規模衝突驗證..
以試驗出這個武器 有沒自己找不出來的大小問題? 否則 這些武器上了戰場..
你敢期待它的表現? 平時你就不積極找出武器的問題 要等戰時敵人幫你找出來是嗎?
貴國的武器原來是為了讓敵人練兵製作的????

以中國現的新武器來說 第一件重要的事 就是設法與國際接軌 跟各國戰機進行軍演實測..
不是躲在家裡自己測.. 美其名叫"保密" 老美的紅旗軍演可不是自己測 全球專家及戰機幾乎都受邀實測!
再來就是出口 必要時學老美一樣 降階一些機密賣出去..
有本國以外的使用經驗 甚至只是評估比較經驗 才能很客觀評斷出這個兵器實際水平..

美國雖然沒有出口F-22 但是F-22除了經過實戰外 各大演習當過多少次主角?
所以有人會懷疑它的實力嗎? 其實 現在的F-35就在走同樣的路..
除了年初紅旗軍演 F-35創下15:1的佳績外 它的對手可是一堆現役優秀戰機如颱風式..
人家美國現在要大小魔王自己PK...F-22對F-35 今年內 同樣是眾星雲集..

請問中國號稱已經可以服役/量產的J-20/J-15 有什麼公開的成績給大家看?



JH_Shou wrote:
不要隨便亂連結 退伍令跟任官令 倒是有的..,下次回家找出來秀一下倒不錯...恕刪)

網友期待很久了,趕快秀一下

另外外交是國力的延伸
基於歷史及地緣政治等等的因素
小弟贊同台灣問題絕對不是
台灣2300萬人能夠決定的事情
而是中美日及國際政治氛圍所決定,那些喊2300萬人決定的是選舉語言或喊來自爽用的

除非像范疇說的台灣往東漂移2000公里
台灣2300萬人才可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決定自己的事。但如果台灣往東漂移2000公里,說不定在二戰後就像關島一樣,變成美國託管,說起來還是不能自己決定任何事情。

這是我們的宿命,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更要有智慧折衝於大國之間,更要避免錯誤衝動的外交(決策),對岸做錯決策頂多往內陸跑經濟退回三十年前,還可以東山再起。美國頂多退到第二島鏈關島,甚至夏威夷,美國本土一點事也沒有。
我們做錯決策,沒有戰略縱深,經濟回到19世紀或農耕時代,不然大家都往海裡跳(台灣海峽或太平洋),慎之,慎之。

JH_Shou wrote:
以中國現的新武器來說 第一件重要的事 就是設法與國際接軌 跟各國戰機進行軍演實測..
不是躲在家裡自己測.. 美其名叫"保密" 老美的紅旗軍演可不是自己測 全球專家及戰機幾乎都受邀實測!...(恕刪)

哦,原來你們的新武器,第一件重要的事竟然是跟國際接軌?而不是威力、效能、自動化能力提高?

你的武器不是用來殺敵,是用來跟國際接軌用的?武器好用不好用自己不知道,要別人認證你才發現“哎喲,原來我的武器這麼好用”嗎?

紅旗軍演?算是一種“美國認證”嗎?俄羅斯跟中國從來都沒有被邀請參加,所以俄羅斯跟中國武器都不行。所以,只要美國永遠不邀請中國,中國武器就永無出頭之日,是這樣嗎?

這個邏輯真好玩。

道理我在#268樓,該說的都說了,聽得懂聽不懂,我是懶得再一遍遍重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