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機動相位雷達進駐東部,宜慎選背海避彈面營區

HF3A wrote:
您舉的例子已經是過去...(恕刪)

LT2000 近幾年就可能在台北航太工業展上看到新成果,不比KMLRS差喔!美國最近有開放一些制導技術給台灣,射程做長才有意義。據我聽到的消息這新火箭彈很不錯,不只是精準彈藥,還能攻擊移動中目標。
HF3A wrote:
LT2000那是90年代的東西了。...(恕刪)


事實上雷霆兩千是2012年才剛服役沒幾年的喔 !
至於天弓三的極速要做高是沒啥問題 , 不過燃料急速燃燒 那有效射程恐怕就
更加難以達到40Km囉 ~~



HF3A wrote:
LT2000 近幾年就可能在台北航太工業展上看到新成果,不比KMLRS差喔!...(恕刪)


這下場恐怕會跟去年發射的福衛五號一樣 ~~

事前說指標多厲害多先進 , 結果因為國際不肯賣台灣先進CCD , 致使福衛五號
理論解析度只能達到國際水平的四分之一 ....
唉 ~ 查理大(Charlie-H , Henry-S , PIWUO499) 你怎又被打臉打到不敢回文啦 ?
幸好本篇主題不是你發的 , 所以你的黑名單大絕在本篇沒有用 !!

那麼就繼續討論有關干擾的問題吧 !



Henry_S wrote:
不好意思,我請教一番,您的意思是數位訊號不能被蓋台嗎? 因為語焉不詳,想確定一番,以免誤會!
用什麼方式可以防止100倍強的訊號同頻訊號蓋台? 介紹一下! 我是非常樂意認錯學習一番。...(恕刪)


數位訊號能輕易濾波及去直流 , 所以早期類比年代的蓋台方式是完全無用的喔 !
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好了 , 相信不少人家裡都有WIFI強波器吧 ? 你把手
機拿到強波器旁十公分處 , 這裡訊號強度是十米遠處的一萬倍 ~~

那麼你的手機或平板就因此會被蓋台 接收不到其他WIFI發射裝置的信號了嗎 ? 查
理大 你對於現代數位處理技術未免太無知了吧 ~~
Henry_S wrote:
孫猴子跳不出如來佛...(恕刪)


查理大(Charlie-H , Henry-S , PIWUO499) , 你被打臉後怎麼老是顧左右而言他呀 !

你還是趕快想辦法將前面被打臉的地方解釋給網友聽一下吧 ! 還是你又掰不下去了 ?
雷霆2000是在1997研發完成, 是因為載具問題, 一直流標, 才拖到2012年服役
而增程型是2014年才啟動研究, 2018年1月, 中科院公布的資料已經完成100與200公里射程火箭的研發
airbear wrote:
雷霆2000是在1997研發完成, 是因為載具問題, 一直流標, 才拖到2012年服役...(恕刪)


當年的雷霆兩千 , 射程恐怕更加不堪 .... 恐怕不只像2012年服役時這樣 只與國
際水平差距三四倍而已喔 ~~

這就像F-22服役時 , 性能與早期原型機也是天差地遠的道理一樣 !


至於謠傳中科院打算要做一百公里 兩百公里 , 甚至射程一萬公里的火箭這都沒有
關係 , 反正等中科院真的公布計畫 或有實物照片出來 , 大家再來討論也不遲呀 !!
既然查理大(Charlie-H , Henry-S , PIWUO499)又落跑了 , 那就繼續討論他在

閒聊火箭彈的運用限制與攻台戰術 順便澄清屁無言論 這棟樓中的謬論吧 ~~




Henry_S wrote:
你以為射程不到10公里的次音速小牛飛彈科技拿到三倍音速立即可以使用? 鏡頭可以耐1500度高溫!
用個20度角的鏡頭還是30度角的鏡頭啊? 20公里外4K...(恕刪)



事實上現代隔熱玻璃哪有那麼不堪 ? 你沒看載人太空艙或太空梭返回地球 , 二十幾
倍音速之下 隔熱玻璃還不是好好的 ? 裡面的太空人有因此燒焦嗎 ??
人都沒事了 你還擔心機器受不了 ??


還有 現代自動影像辨識技術處理速度哪是人工能比的 ~~ 空拍機夠小了吧 ? 比你所
十米雷達車小上百倍沒問題吧 ? 現代彈載影像處理系統照樣能在幾秒內輕鬆辨識
及攻擊喔 !!



=========



「袖劍」直徑僅7公分,飛彈本身重2.5公斤,可攜帶式發射器重1.5公斤,射程2000
公尺,採用火箭發動機推進,影像導引尋標器自動追尋目標,可輕鬆攔截各種中低空
無人機 , 且還能兼顧打擊一些地面目標;當擊中無人機時,彈頭前方將噴發出預載破
片,殺傷覆蓋範圍將使目標無人機難逃攻擊。

https://video.udn.com/news/589807
所謂國際水平的四分之一?
福衛五的性能如何, 一開始制定目標時都已經確定了
只要達到或是接近當時設定的目標, 那這個計畫就算是成功

假設一開始設計1000萬畫素的畫質; 事後也成功達成了, 即便國際水平高標達2~3千萬畫素又如何
這個能算是失敗? 而且你說的國際水平指軍用還是商用, 是什麼時期?

實際上福衛五的性能已經比所要取代的福衛二好了
而且福衛二關鍵組件全是進口的
福衛五關鍵組件是台灣自產的, 這也是第一個台灣完全自主研發的衛星
沒有失敗已經是萬幸了, 性能在國際商用市場也是符合很多客戶的需求

畢竟很多時間空域, 是只有福衛五能夠拍攝到, 拍攝精度也夠水準

已經除役的福衛二就有相當多的外國用戶, 福衛五號還是有不錯的商業應用價值

福衛五一開始定位就沒有要求達到國際高標

大陸一開始製造的衛星不也是很爛, 關鍵組件包含CCD也是進口的
台灣沒有要追求跟各強國競爭, 只求不要一直受制於人.
airbear wrote:
所謂國際水平的四分...(恕刪)


喔 ~

事實上近年發射的民用衛星 , 無論印度 中國 日本 韓國等 都能達到0.5米解
析度的水準喔 !! 至於福衛五號嘛 ... 它的解析度有興趣你可以自己查查 ~~

當然 既然國際不肯賣台灣敏感物資 , 我是不反對自製啦 ! 不過價格及性能與
國際差距一大截
的現實 , 難道台灣真的不能面對 反而只能靠吹噓或媒體網路
一再洗腦來彌補嗎 ??
Henry_S wrote:
雷達開機會產生訊號給對方發現是沒錯,但是現在的科技用旋轉天線去定位一個訊號位置
大約會有1-2度的誤差,用兩個旋轉天線去交叉定位200-250公里外的雷達,誤差大約是3-4
度,如果考慮250公里遠,他的誤差範圍就是6.5-8.5公里直徑的圓圈...(恕刪)



查理大 , 你在這篇閒聊火箭彈的運用限制與攻台戰術 順便澄清屁無言論 裡面謬論
真多耶 ~~ 難怪要放黑名單大絕呀 ....

既然你不懂雷達工作原理 , 我就稍微講解一下吧 ....
事實上雷達的功率愈小 , 搜索距離就愈短 誤差也愈大 ! 所以即使是機動雷達 , 也是有
幾十Kw的平均功率哩 !

畢竟雷達波接觸目標後反彈散射 , 只有極少部分能回到接收端 強度只剩下原本的萬千分之一 ...
所以基本上愈新型的雷達 , 它的功率就愈強大 定位精度也就愈高 !!

不過也因此 現代反輻射飛彈或電戰機能輕易定位敵方雷達直接照射過來 未經迴波衰
減的電磁波
, 所以即使敵方警覺關機 也難逃被精確定位而遭擊殺呀 ~~

所以說到時天弓雷達車只要一開機 , 恐怕一百多秒後 遠火就要飛到頭上撒子母彈囉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