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報導稱台軍電子和指揮控制系統更新不及時電子對抗能力遠落後於解放軍

gc.wong wrote:
席胖等着美女间谍上门好久了


聽說他指名要蘇翻譯大美女

lordtaco wrote:
然而台灣穩懋與宏捷市佔率八成,28奈米製程技術獨步天下。...(恕刪)


還真的又開始大談晶片。。。

Derek2025 wrote:
還真的又開始大談晶...(恕刪)


飛彈雷達電戰稱王的年代,沒高檔軍用晶片怎玩這些武器?
lordtaco wrote:
飛彈雷達電戰稱王的年代,沒高檔軍用晶片怎玩這些武器?


我也很好奇,他們大陸電子戰不用IC,是用"網路ID搭Vacuum Tube"嗎?
andrew3688 wrote:
借小弟請問一下類似問...(恕刪)


現狀越來越難。

這是因為技術革新比如DSP芯片的出現使得雷達的信號處理和糾錯能力大幅躍升,還有主動相位雷達能管控調整能量和雷達主辦增益來適應對抗各種外界干擾。

現在大陸裝備的最先進雷達是空警500上使用的全數字主動相位雷達。就技術而言這型雷達和美國的最新型雷達比起來可能性能上還有差距但已經屬於同時代的產品不存在代差了。

如果類比的話96年老美的電子戰能力就像07年一代IPHONE橫空出世開啟智能手機新世代一樣在當時全世界無人能望其項背,可是現在大陸的電子戰能力就像華為的最新款手機一樣雖然和新款的IPHONE比起來在軟體和硬體性能上還有明顯的差距但已經能夠同場競爭了。

台灣向後退 wrote:
我也很好奇,他們大...(恕刪)


據說中國都向西班牙、義大利買民用加強版晶片裝在飛彈上,這種民用晶片在野外放久了都自動壞掉,所以中國賣給印尼的反艦飛彈表演時很順暢,然而過了保固期以後馬上各種鬧脾氣。據說中國軍機掛彈飛行時數不能超過50小時,超過就報廢了,不知道真的假的。


這種新聞看多了腦袋會變號呆
lordtaco wrote:
據說中國都向西班牙、...(恕刪)
您早就是了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這種新聞看多了腦袋會...(恕刪)
虽然是标题党文章,但也不能光读一个标题吧。

“中国战机之所以不喜欢挂满导弹飞行,第一是满挂载情况下飞机的飞行阻力增大,油耗增多,还会快速消耗飞机的使用寿命。正常的防空巡逻时,携带4枚导弹足够了,因此很少满挂飞行。

另外一点涉及到导弹的使用寿命问题,其实机载导弹也有自己的“飞行寿命”。在高空高速飞行时,挂载外面的导弹要承受各种极端气温与大过载的拉扯,导弹导引头与内部电子装置时间一长都会失灵。

以俄罗斯的R77空空导弹为例,其飞行寿命只有50小时。也就是说R77被挂在空中累计飞行时间超过50小时,就要报废或者返厂大修,如果没错挂10多枚导弹飞行,用不了多久这些导弹都要报废,实在浪费不起。

而且战机挂弹着陆时,着陆瞬间巨大的冲击力也会对导弹内部的精密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所以中国战机很少挂弹飞行。只有在演习时,才会挂满实弹。

而美国飞机之所以经常看到挂多枚导弹飞行,第一是这些战机经常出现在交战区,为了以防万一必须挂弹飞行,第二就是在训练时挂着蓝色条纹的训练弹,这些训练弹能模拟导弹的配重与气动阻力,能够长期使用。

近些年来中国战机也开始逐渐使用训练弹来进行飞行训练,以后裸机飞行的镜头会越来越少。”

https://info.3g.qq.com/g/s?sid=&aid=mil_ss&id=mil_20190320A0AZ9G
La_dante wrote:


現狀越來越難。
...(恕刪)


既然都提到了空警500那就順手po文轉一篇大陸軍壇的專業文章介紹下相關技術原理好了:


好了不廢話,大家都這麼忙,誰有空去看那麼多資料,本菜不是大牛,拋磚引玉解釋一下什麼是數字陣列雷達。

首先,數字陣列雷達是有源電掃雷達(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的一個子集,而有源電掃雷達又是相控陣雷達的子集,所以把數字陣列雷達吹成全新形式的同學們歇歇吧,它就是AESA,一種新的AESA。



其次,數字陣列雷達和一般的有源電掃相控陣有什麼區別?重點來了,雷達發射電磁波,接受電磁波,本質上是一個模數(ADC)/ 數模(DAC)轉換過程,數字陣列雷達的關鍵在於,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數字頻率合成器)作為了頻率源,也就是說,這玩意的模數/數模轉換是用一塊體積超級小的芯片來完成的,而傳統雷達(包括傳統相控陣雷達)完成模數/數模轉換用的是一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集合。你可以這麼來理解:手機的基帶都聽說過吧?DDS的本質,或者說數字陣列雷達的本質,就是一個數字化的基帶,發射是DAC,接收是ADC,然後後端是一個超高速的CODE,用DSP進行處理,用軟件定義功能。


美國人的PPT做得不錯,這張圖從左到右,把無源陣、有源陣、數字陣的結構都講清楚了


然後,數字陣列雷達有什麼好處?用DDS作為雷達的核心,好處是頻率分辨率高、輸出頻點多、切換延遲降低至us量級,瞬時動態範圍高得嚇人,而且有效降低了相位噪聲,這些都能有助於提升軍用雷達最要緊的性能——探測距離、抗干擾能力、分辨率。另外,全數字化元器件體積小重量輕發熱低那是肯定的,這些對於機載雷達都是大大的好處,比如在同樣的空間和散熱解決方案的條件下,塞進更多的單元,提高雷達總體性能。減重對飛機飛行性能的提升也有意。另外,體積較小的陣元和後端,有助於把雷達放進很多以前無法想象的地方——比如機翼上、機身側面,構建所謂的共形雷達。而且最重要的是,元器件數字化後,可以直接受益於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名用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是很迅猛的,每年手機的SoC都要升級許多次,高通公司甚至用純粹的硅工藝造出了手機的基帶和射頻前端,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軍用雷達的元器件也能受益於這些技術的發展,升級的潛力直接提高了好多個數量級。我今年幹不贏你沒關係,明年、後年、大後年,每年都可以再戰,只要有錢,升級是很簡單的事情。



對於雷達這個大系統來說,相比傳統的半模擬半數字相控陣雷達,本菜認為數字陣列雷達最重要的革新是可以用軟件來定義功能,比如用軟件來控制波形的生成、合成,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相控陣雷達的優勢在於DBF(數字波束形成),而數字陣列雷達將這一過程變得靈活可控,使用軟件控制任意生成波形,然後進行合成和控制,相對於傳統雷達來說就好比從DOS升級到了Windows,對於雷達複雜條件下的目標探測能力、抗干擾能力、電子戰性能,以及五代機至關重要的LPI(低截獲概率)能力,都會帶來飛躍性的提升。簡單的來說,在同樣的探測距離內,數字陣列雷達會有極好的對抗能力。細節麼,百度上寫得清清楚楚,我就不畫蛇添足了,摘錄一段:

引用:
數字陣列雷達探測複雜目標能力強,數字陣列雷達系統瞬時動態範圍大,可無損失地保留強雜波背景下的小目標信息,為提高探測小目標能力提供了條件。同時數字陣列雷達空間自由度高,為STAP優化處理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為提高低徑向速度目標探測能力提供了條件。此外,利用數字陣列雷達在不損失信噪比情況下靈活的同時多波束特性,可提高雷達的空域覆蓋性能,滿足同時探測高空、低空目標的需求。因此,數字陣列雷達滿足探測複雜目標的需求。數字陣列雷達幅相控制精度高,為實現有源超低副瓣天線提供了條件,而超低副瓣天線有利於提高雷達抗干擾性能。數字陣列雷達大的瞬時動態範圍,減小了強主瓣雜波對探測目標的影響;數字陣列雷達高的空間自由度,可優化雜波抑制算法,提升對複雜特性雜波的抑制。因此,數字陣列雷達在複雜地形環境下的目標探測性能好,滿足在複雜地形環境下工作的需求。另外多功能能力強,探測精度大幅提升。


最後,數字陣列雷達這麼屌,美國人為啥不用?難道傻?當然不是這樣,數字陣列雷達的核心——DDS相關技術美國人早在30年前就攻克了,只不過由於各種陰差陽錯的原因,沒有裝到預警機上而已。本壇某英國留學生說DDS的元器件淘寶上滿大街都是,也沒講錯,DDS的原理本來就很簡單,只不過軍用級別的沒得賣就是了。另外,有大牛說E-2D用到了DDS,具體情況不明,就不評論了。


還是美國人的PPT,一些DDS元器件

差點忘了,還有一個諸位最關心的:KJ-500到底啥水平?講真,現階段嚴格沒有數據公佈,要強行評價就是扯談,基本屬於比屁股:屁股坐在TG這邊,那KJ-500絕對是屌炸天的神器;屁股坐在爸爸那邊,KJ-500也就是撿美國人幾十年前的技術在用罷了,爸爸要超越分分鐘的事情。從我個人從業經驗來看,天朝的DDS元器件水平比起歐美那是斷然不高的,最大的瓶頸還是半導體工藝卡了脖子。但不管怎麼說,把數字陣列雷達裝到預警機上的,KJ-500目前來看不是第一家,也是前三,這點沒得黑。這符合我個人對當下天朝軍用電子技術現狀的推測:元器件比較一般,NB的元器件大多還在實驗室出不來,但設計、測試、軟件和工程綜合水平排亞洲第一沒問題。總的來說,革命遠未成功,麻煩同志們繼續努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