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我國的輕型戰術載具研發現在怎麼樣了??

最後見報的消息就是美軍版本超級超級貴,然後台灣可能會自己做或者採用美規自組裝。

開玩笑 當初悍馬車是一輛車一塊美金買過來的。

買那麼多數量,現在要換成超級蝙蝠車,哪來的高檔預算。

美軍那種蝙蝠俠標準裝備就不要想了。。買計程車來偽裝比較保險。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cougar2015 wrote:
換個重型水上摩托車能(恕刪)


照台灣軍方思想....過個幾十年有可能會想到.....
照我海軍當兵看到的....魚雷都算噸的.....
輕型算一半就好......3-5百公斤.....
魚雷還需要發射裝置....
如果是小型快艇...比較有可能發射成功....
飛彈倒是好處理....射程偏近的...幾十公斤...這個比較有希望....

水雷可行.....深水炸彈...據船上老士官講的...台灣應該是淘汰沒用了....
目前應該都是反潛火箭了.....
防彈鋼板,人員人數,武器,馬力

個人覺得研發時應該要在這些要點上取一個平衡點。
一輛高馬力,能同時運載6-7個武裝到牙齒的士兵,
再加上焊接了防彈鋼板,防彈玻璃,架上M134/MK19/MK47
猶如一個流動軍火堡壘。
翼之死神RF wrote:
輕型算一半就好......3-5百公斤.....
魚雷還需要發射裝置....
如果是小型快艇...比較有可能發射成功....


意大利李奧納多的產品,「Black Scorpion」迷你魚雷,研發中,即將完成,長1.1公尺、直徑 127mm、含發射器11 Kg,最高速度12節,攻擊深度可達200公尺深,2.8 kg PBX型爆炸性全向裝藥,可於無人機、小艇發射,目標是打擊無人潛艇,或小型突擊潛艇。

天衣神水 wrote:
意大利李奧納多的產品(恕刪)


現在老美都在玩機載空射自走雷了。以後飛彈發射魚雷也沒什麼。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如果軍方真有輕型載具需求,應該有兩個方向去尋求方案

一個是研發雲豹的戰車發展中心,另一個應該是透過中科院的機械所找台灣的汽車公司以某個現成底盤來改裝。
以後者速度較快,以前者就需要時間。
這種低速車輛的引擎在國際間都可以買到,應該不會是一個大問題。

中鋼的高強度合金鋼材要用來製作這種輕型武裝載具,絕對是物超所值,現在的CAD軟體與動力模擬程式對設計車輛結構與底盤,實際上已經非常完備,要與裕隆或是華同共同設計一輛輕型軍事載具實在不難,難在陸軍是否知道他要什麼樣的輕型載具?詳細的規格都可能無法一次定案,最怕是換一個司令,換一個規格與需求,這種官大學問大才是會把案子搞死的地方。
天衣神水 wrote:
意大利李奧納多的產品(恕刪)


恕我直言,這迷你小傢伙....台灣軍隊高層....應該不會看在眼裡啊...
翼之死神RF wrote:
恕我直言,這迷你小傢伙....台灣軍隊高層....應該不會看在眼裡啊...


李奧納多的方向非常正確,無人潛艇、微潛艇風潮正夯,用這東西K剛剛好。


天衣神水 wrote:
樓主的問題今天有比較(恕刪)


這個應該只是延壽計劃而已啦。台灣去年就有報導,老陸要買老美的動力套件,避震懸吊等等,武器槍台不知道,然後自己設計車體。

2024年才測試啊,還沒那麼快啦。

……………………………………

國軍悍馬車(Humvee)老舊,陸軍原本已規劃向美國以軍售模式採購「聯合輕型戰術輪車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簡稱JLTV」344輛,以取代老舊的悍馬車,但在蔡英文政府「國防自主」政策下,向美軍購案已轉為自製生產,初步規劃是由國防部軍備局209廠製作車體,而武器設備則由中科院製作,預劃在2024年完成戰術測評。

相關人士透露,由於聯合輕型戰術輪車是美軍正在換裝的新式4輪車輛,因此在台灣陸軍向美國提出此項軍售需求時,美方也立即完成相關簡報,提供我方參考,去年並完成344輛的報價。

但我國防部認為單價過高,單價約台幣千萬上下,因此決定更改為「國車國造」,由軍備局209廠進行車體製作,205廠以商購的方式,購買動力系統、懸吊系統、M230LF鏈砲等相關組件。值得一提的是M230LF鏈砲就是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所使用的30鏈砲,每分鐘可發射300發30砲,可以直接摧毀或壓制敵人地面攻擊火力。並由中科院進行搖控砲塔技術,可以在車內進行搖控射擊,可以減少砲手曝露在外的威脅。

相關人士分析指出,美方負責此案的軍方人員對於我國從對美軍購,改為購買零附件的商售,然後在台灣組裝,有許多的抱怨,是否會影響我後續的軍售案,該人士認為,多多少少會讓美國人不爽,但影響層面會到何種層度,則有待觀察。

不過,該項人士也表示,如果此次聯合輕型戰術輪車可在台灣生產、製造,只要沒有弊案產生,對台灣產業及國軍都是好事。主要是因為是自製,國內可以自行維修、研改及精進,不會因為軍購的「消失性商源」而導致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維保,或是還要多花運費,送到美國維修。

聯合輕型戰術輪車的構型,從2人座、4人座、6人座等均有,區分裝甲型與非裝甲型兩部分。裝甲型主要包括步兵戰鬥車、指揮車、偵搜車、人員運輸車、野戰防空車、通用車輛;非裝甲車則為救護車與一般用途機動車等。用於載運士兵或物資的車型,車輛後方有開放平台;執行戰術任務的車型,車頂可安裝旋轉槍塔,架設機槍、槍榴彈、反裝甲飛彈等武器。

對於此項武器的採購,陸軍司令部表示,陸軍各項武器裝備建案,係依軍事戰略構想,本「打、裝、編、訓」的建軍思維,前瞻敵情威脅與作戰需求,納入國防部5年兵力整建計畫。因此,任何有利提升防衛戰力的選項,陸軍都會納入未來建軍規劃,積極組建防衛作戰灘岸殲敵戰力;有關媒體查詢內容,陸軍援例不予評論。(王烱華/台北報導)

聯合輕型戰術輪車小檔案



A型:通用車輛 載重1600公斤,作為4人步兵巡邏車
B型:具武力投射功能 載重2000公斤,作為6人步兵巡邏車、指揮車、多機槍車
C型:具承載功能 載重2300公斤,作為救護車、工程車、載貨車
最高時速 125公里
續航力 640公里
研發單價 423298萬美金
美國發展歷程 美國在2012年宣布研發JLTV,以取代悍馬車,2015年由Oshkosh Corp得標,預計美國軍方將採購5萬5千輛。
台灣自製時程 軍備局209廠製作車體,武器設備則由中科院製作,預劃在2024年完成戰術測評後量產。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