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共武統台灣最大的阻力應該是財團

台湾向后退 wrote:
抢救失业率犯法呀...(恕刪)

抢救美国的失业率???
黑夜有雨 wrote:
抢救美国的失业率???


搶救哪不重要,因為真的沒有貴國的事
倒是藍藍執政時的自製案,好像提升貴國不少就業率
台湾向后退 wrote:
抢救哪不重要,因为真...(恕刪)

哦!果然是抢救美国失业率!
alexlin1 wrote:
中國根本就不會武統,(恕刪)


從西方人理性分析的觀點看,的確看不出當前中國有武統的跡象,短期之內似乎也不會這樣做,但是這是西方人的觀點。另外一方面,台灣人因爲仇恨中國,所以傾向於大凡事涉中國,一向持負面或否定評價,對於中國的武力和能耐更是不屑一顧。這兩種觀點,一個是不理解中國歷史和傳統,一個是情緒掩蓋了理智。

首先,中國要統一,這不是現實理性計算的問題,而是一種王朝的意識形態,所謂大一統的觀念,這種觀念自漢朝以來根深蒂固,每一個王朝剛開始也許實力不夠,然一但國力蓄積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把殘存的叛徒或未臣服的地方征服,接下來就是往外擴張,秦之於六國和嶺南百越,漢唐之於西域,明之於北匈奴,清之於台灣,都是如此。只有宋在國力鼎盛時採取了防守政策,但政治菁英心中仍有許多人是想要朝北邊進攻的,岳飛即其一,你看正史裡的評價,宋高宗肯定是不如岳飛多多,為什麼?因為中國歷代以來的正統思想就是大一統,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大凡他認定是他一部分的地方,那就一定要拿下來,否則會被視為一種無能和恥辱。開疆拓土者一向被認為是英雄(除了秦始皇,主要是暴政)而流傳千古,這是中國史書臧否政治人物的一個重要標準,也是他們是否可被視為正統代表的關鍵所在。

康熙其實大可不管台灣,因為一個龜縮在台灣的鄭成功,對他沒有多大威脅,台灣海峽固然阻隔了清軍渡海攻鄭,但也同樣阻隔了鄭渡海反攻,基本上嚴防海禁,像明朝那樣足矣。但是不征服是不行的,因為鄭是前朝餘孽,非肅清不可,否則統一的王朝就留下了一個污點。你別小看這種面子問題,每個王朝的統治者都很在乎的,事關後人對他的評價,只要有能力,非做不可。

這就好像十字軍東征,根本也沒辦法打敗阿拉伯異教徒,即便佔了聖城,也從來守不住,為什麼一次接著一次,這些西方王朝是神經病嗎?不是的,因為那是他們的宗教的信念,而這種信念又是他們統治合法性的來源,所以這不只是一個面子問題,還事關王朝興衰的問題。

如果真要理性計算,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最不該發生的,凡爾賽條約才剛過多少年?一戰的血腥與殘酷猶在眼前,怎麼就又打起來了的?不要以為英法戰前的綏靖政策是鴕鳥,理智上來說,他們本來就認為德國沒有發動戰爭的理由,一是英法實力加起來比德國大得多,還有一個東邊的蘇聯,怎麼說德國也不會犯傻同時兩面開戰,但他們沒看到德國內部因為一戰戰敗引起的政治混亂,導致了法西斯的崛起,而後者利用戰敗屈辱的情緒煽動民眾,進而動員整個國家成為軍國主義,打著復興德國的旗號,讓人民一步步踏上戰爭的不歸路。德國人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哲學家,不是最理性的嗎?孰以致之?可見戰爭的因素不只是理性計算而已,還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佔了更大的影響。

塔利班的聖戰就更不理性了,他們從軍事上經濟上政治上哪裡是美國的對手?連當美國對手的資格都沒有。但就是一個這樣狂熱激進的群體(甚至連國家都不是),搞的美國打了二十年的戰爭,比二戰和越戰還長,美國解決問題了沒有?美國人的軍事機器是最理性的,怎麼連一個又弱小又不理性的敵人都搞不定?而美國人在吃了那麼多教訓之後,911的主謀也被幹掉了,阿富汗讓接手的魁儡政權對付就行了,伊朗也不敢亂動,何以美國還要繼續他的反恐戰爭?說穿了還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並非一般人以為的石油問題,波灣戰爭和利比亞阿拉伯之春革命後就已解決了這個問題),不把異教徒改造成符合他們價值標準的人絕不罷休!這不又和十字軍東征的理由一樣嗎?這是理性嗎(起碼不符合現實考慮的理性)?

所以別看大一統觀念好像虛無飄渺不切實際,它起的作用是你看不到的,就和杭丁頓講的文明及其衝突,儒教,穆斯林,基督教三個文明勢不三立,這話出自一個哈佛的哲學教授之口,你相信這種鬼話嗎?但他就是這樣想的,很多西方精英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他們不夠理性嗎?怎麼會說這種蠢話?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美國反恐戰爭背後的意識形態支柱,和中國的大一統觀念一樣,潛移默化在國家的政治菁英心中。

如果要說理性,不要忘了Max Weber關於理性分類的ideal type,理性有工具理性,目的理性,實質理性,形式理性,不是說不考慮現實利益和後果就是不理性,這樣說的話,猶太人最不理性,因為他們老死抱著一套過時的宗教傳統與各種儀式不放,對其宗教經典的傳授與教育更是一點不能更動,在外人眼裡既頑固又愚蠢,又如舊約裡講未來將出現彌賽亞,猶太人寧願忍受屈辱與壓迫,四處流離失所,仍信之不疑,你說這不是傻子嗎?但是沒有這些堅持,這個民族早就完蛋了,還有今天的以色列復國嗎?這就是目的理性,而非一時利益計算的工具理性。

同樣的,大一統的觀念也是這樣,否則中國早成了歐洲那樣,分成幾十個國家,固然歷史上分分合合,但最終的理想還是合,而非分。中國的統治者只要有辦法,必定要實現這個理想。從秦始皇一直到毛澤東,沒有一個例外,你說習近平會是例外嗎?

我不是贊成中國併吞台灣,那絕對是一個悲劇,但是你要說統一台灣代價太大,基於現實利益考慮和不可預料的副作用導致中國不敢動手,那就表明,你太不了解中國人的歷史性格和中國的政治傳統。中國不會去打日本韓國,因為那不是他所認爲的藩屬之地,可臺灣是,因為老蔣把前朝搬到那裡,餘孽仍未除,版圖仍有缺陷,這就事涉當朝的面子問題和未來的歷史評價了,老毛說,現在統一不了,一百年也要統一台灣!(不就是告訴你,等我力量夠了,一定要收拾你)便是最好的註腳。


先講到這裡,之後有時間再講台灣人因為仇中的情緒所導致對中共不敢武統的盲目樂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