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台海中線與台灣空防

狼0223 wrote:
習大大不是說老共目...(恕刪)


中國乃虎狼之國, 都把自家低端人口當垃圾掃除了, 還會在乎誰死?

只要他家人沒死, 其他 人全死光了, 也是沒事兒。

別說的比唱的好聽。 不打過來就是不敢打過來。 原因只有一個: 沒這力量!
giga giga wrote:
(上接340樓)2...(恕刪)


(上接351樓)

3) 為何台灣海峽攻守情勢大變

個人對台灣海峽爭奪戰的觀點, 想必有很多人一時間難以接受, 因為完全與主流看法不同。 這也難怪, 且容我再闡述一番。

自1971年乒乓球外交, 美國聯中抗蘇以來, 台灣已當慣小媳婦而忘記自己的驍勇善戰及諸多有利點。 這些包括:

A) 台灣海峽天險, 不但船艦, 人員橫渡都須暴露在台灣火力網與水雷夾擊之下, 而且遠程火箭彈與小型無人機 (含哈比機) 都要遭受海峽強風考驗, 大幅縮短射程, 偏離目標很遠, 甚至根本無法渡海。

B) 台灣擁有金門, 烏坵, 馬祖, 東引等耐打 (花崗岩) 的外島, 能在海峽那一邊就地嚴重牽制解放軍武器裝備效能, 與台灣互為猗角。 而中國不但沒有這戰略優勢, 反而還有大片丘陵之弊。

C) 台灣武器系統大提升。

D) 長期的憂患意識孕育出承受敵人先擊的完善軍事體系。 台灣戰管與飛彈部署完備, 固定陣地保障高, 且與機動陣地靈活調度。

E) 軍令一體, 不會政出多門, 互相杆格。

我後面將一一說明。


giga giga wrote:
(上接351樓)3...(恕刪)


作文作得不錯.只是離現實恰好相反

狼0223 wrote:
作文作得不錯.只是...(恕刪)


是義和團脫離現實而不自知。
giga giga wrote:
(上接351樓)3...(恕刪)


(上接353樓)

A) 台灣海峽天險

台灣海峽說寬不寬, 說窄不窄; 130~410km寬度加上貼近中國海岸線劃設的台海中線剛好讓台灣有勉強足夠的防禦縱深。 加上台灣高山縱貫南北且視野無遮, 雷達看得遠, 看得深; 使得來犯機艦無所遁形, 都難逃天眼火網。

這上天恩賜台灣的禮物還帶給台灣防衛一項利器——強風。 東北風強勁掀動波濤洶湧, 使得每年10~4月共軍根本無法渡海來攻——暈船的登陸兵是要白送來當俘虜的嗎?

即使4~9月風浪較小, 但因每年至少七八個颱風不定時襲擊台灣與週邊海域, 讓進擊艦艇攻勢難以連貫, 故也難於事先排定作戰計劃, 設定一段連續時間得以連貫展開攻勢, 用兵搶灘。 要知道: 戰爭不能先打個三五天, 然後休息五六天再上。 那不但前功盡棄, 而且自己前線部隊會陷入無法挽救的險境!

這風對台灣防範現代武器還有個大貢獻: 想侵犯的微小飛機——如哈比機或小型無人機——無法得逞。 免除台灣防衛的麻煩。

台海的強風還對火箭彈的防護提供了大幫助! 持續風偏 + 台灣優秀電戰能力提供的ECM將讓來襲的火箭彈找不目標。
giga giga wrote:
(上接353樓)A...(恕刪)


(上接356樓)

B) 兼跨兩岸攻,防之利

上文提到海峽天險與台灣雄踞東岸, 除此之外台灣也有西岸橋頭堡之利。

金門, 烏坵, 馬祖, 東引一向都被視為彈丸之地, 無甚價值, 只會增加台灣防衛負擔, 連當年美軍都力勸老蔣放棄。 時至今日的新時代武器上場, 這4群外島卻成為台灣打亂共軍集結, 防止共軍直進, 與台灣反擊的要塞。

這4者大都是花崗岩地質, 具耐打特徵, 且都掐住對岸港埠與交通要道——台灣海峽。 尤其金馬就在粵閩浙丘陵對台僅有的雙眼——漳州, 福清兩戰管雷達站——旁邊, 隨時可牽制她倆並掩護來自台灣本島機艦的進攻; 使得 'undefined4外島成為台灣的前進堡壘undefined' 而 'undefined台灣成為4外島後面的武力憑仗undefined', 互為猗角!

以實際戰例來說: 4外島群猶如長篠之戰織田信長打敗當時日本天下第一軍武田勝賴的攔馬柵, 而台灣就是安排在這橋頭堡群後的鐵炮部隊。 也就是說: 這4群外島是諸葛亮交待馬謖在街亭要衝務必為之的 '當道立寨', 而台灣本島就是埋伏其後的 '強弓硬弩'。 想打台灣, 得先攻擊前面的柵欄; 想攻擊柵欄, 得挨後面飛來的火炮強弩, 死傷無數。 這些柵欄是天生花崗岩, 很耐火炮轟擊! 現在台灣戰機擁有全套野鼬作戰配備, 摧毀敵軍能力遠勝織田家當年的鐵炮與臥龍的強弓硬弩。

外島—台灣, 互為表裏, 猗角相望, 成為一氣連聲的堡壘群。

以上論述為個人依據戰例推論, 歡迎理性討論。
歡迎善意引述或轉載, 希望能通知我。

狼0223 wrote:
只是離現實恰好相反...(恕刪)


腹中無水,外行酸言!
giga giga wrote:
(上接356樓)B...(恕刪)


(上接357樓)

C) 台灣鐵炮——現代武器大提升。

前文提到: 4外島與台灣本土的關係猶如長篠之戰的攔馬柵與鐵炮隊的戰列, 是對抗強敵的最堅強守備組合! 既有堅韌的4座花崗岩柵欄, 當然更必須具備有效的鐵砲武力, 才能庇護前線, 重創敵人! undefined這些武器才是 undefined現在台海與小蔣~馬英九台海undefined迥然不同undefined的地方。

基本地理條件未改, 為何戰略態勢丕變? 因為undefined兩個地緣政治因素已改變undefined:

1) undefined美國對中180°轉變undefined。 使得undefined美國願意提供攻擊性武器裝備給台灣undefined, 46年來的'對中綏靖懷柔政策' 被 '對中敵視壓制政策' 完全取代; 以致從前鐵定不賣而且還嚴查者, 現在搶著推薦給台灣, 幾乎應接不暇。

2) undefined台灣領導人與中央權力轉變undefined。小蔣, 李登輝毫無疑問是抗中派, 可惜生不逢時, 遭美打壓, 有志難伸; 馬英九雖較沒受到美國強力壓制, 但他游移曖昧的政治作為讓山姆大叔與台灣全國軍民疑慮, 以致老美每年都對他高喊 '要台灣表現自我防衛的意志。

小英重回堅守國家主權方針, 且民進黨中央執政權與國會一把抓; 又恰逢川普大帝上台完全清除美國建制派人物, 加以暴發戶趾高氣昂屢屢衝擊世界唯一超霸的利益, 終使得美國兩黨與民眾從上到下一心反中。

上述兩者同期間發生, 造成兩岸軍事攻守形勢開始有深切轉變!

以上論述是個人依據已公開資訊推論, 歡迎理性討論。
歡迎引述或轉載, 希望通知我。
giga giga wrote:
(上接357樓)C...(恕刪)


(上接359樓)

上述兩個地緣政治改變, 帶來下述重要且根本性的台灣武器革新, 以至於能將數十年來 (1971年美中親密以後) 的' undefined陸上決死戰undefined' 大幅undefined轉變成undefined'undefined彼岸濱海決勝undefinedundefined灘岸殲敵全勝undefined':

★ 護盾建構中。

●有形護盾按步就班建設中。

弓一/弓二/弓三/弓四/愛二/愛三/海陸劍二等反飛機/反飛彈/反反艦飛彈網的按計劃逐步建立, 為本外島張開一張防空保護網。 當然, 這世上沒有100%無慮的絕對安全, 但這些多層次且嚴重交相重疊的飛彈部署可讓台灣能大降敵人第一擊的損害並有足夠時空發動反制——針對敵人孱弱的防守能力予以痛毆。 其中弓三採購大概是馬英九2005~2016掌權時期對中華民國國防做的唯二正面措施 (另一項是: 批准生產600km雄二E)。

以上依據已公開資訊論述, 歡迎理性討論。
歡迎引述或轉載, 希望通知我。
建议贴出来采购计划

giga giga wrote:
(上接340樓)2...(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