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一個起重機來定位台灣製造的能量,也是一種低能的反應! 這種起重機能用就不必更換,哪像你說那樣不堪,龍門吊的必要性在模組設計的大小重量上反應,它的限制會在每個模組最大的重量,它的大小完全不影響20萬噸以下船艦的製造能力! 所以也不影響任何台灣軍艦的製造能力。 那印度也不過是想自造艘不到十萬噸的航母幹嘛非去跟英國去買振華的二手龍門吊不可?台灣的潛艦如果是1500噸,350噸龍門吊就要5個分段分段跟分段焊接必須在船鄔透過人工進行沒電腦幫忙焊接純手工又沒潛艦焊接經驗一個焊眼潛下去有水壓就漏水,這才是最風險的部分日德是靠X光多次檢查焊道,台船有嗎?沒有是要靠肉眼?
chrischenslayer wrote:哥近日看到台灣聲稱(...(恕刪) 台灣政府喊國艦國造就如同當初的用愛發電一般,其主要目的是政治企劃書的一部份,而非國防的一部份,服務的對象與最終效果不言可喻。所以,台灣政府不論如何追捧自身的建造能力,最終都必須向美國提出符合對方規劃的軍購清單與預算,這才是台灣國防的主力來源,而多到長刺的導彈數量只是證明國防管理能力的缺失與政治凌駕專業的現況。台灣目前以美日韓為背景暢談國防政策,看似萬無一失,卻是高空走索。
Charlie2020 wrote:您是腦筋短路嗎? ...(恕刪) 跟造艦能力為何沒關係?台灣海巡署苗栗艦於2015年8月交艦服役一年多以後出現軸系異常,導致軸套異常損耗而必須更換正常軸套使用年限是5年更換一次因為軸套問題苗栗艦在二月底前都停靠在高雄港待修中信造船將採購英國製軸套為苗栗艦進行換裝期能解決軸套異常磨耗的問題如果沒更換軸套,金屬的大軸將會與其他金屬的機械產生摩擦,造成嚴重損害,無法推進航行,屆時即危及航行安全你們台灣能研製螺旋槳軸套嗎?一個軸套就讓海巡艦艇當碼頭王那如果潛艇螺旋槳軸套出問題,那可會危及艇員生命螺旋槳軸套難道不是造船能力的一部分嗎?
台灣當然能潛艦國造,問題在於怎麼個國造法.從零開始,學習對岸小步快跑,一點一滴累積經驗技術.優點:自力更生,不易受外界影響.缺點:時程漫長,動輒二三十年.直接砸錢買來組裝.優點:對本身技術要求較低,且一步到位,時程短.缺點:極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甚至被迫中止原本規劃好的進程.最糟大概是上述二合一的方式,受迫國際局勢,砸錢只能買次級品,再逐漸改進性能.
台灣在潛艦工業部份確實不如大陸; 但是我如同一些正向的網友, 與其外購曠日費時不如啓動自製計劃, 如同中科院所說的因為潛艦製造所衍生的商機較少所以國內比較沒有接觸到; 另外大陸五毛們也不要來酸, 因為你們大陸自己何嘗不是失敗多次........, 2002年在美國NY遇過一位大陸朋友, 他父親就是參與大陸核子潛艦的主要人員之一, 他告訴我因為大陸核能潛艦多次失敗所以那時候大陸最後是放棄了.......,這幾年如果大陸作起來了也表示從老毛烏克蘭引進不少技術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