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5233 wrote:你有當記者的本領,...(恕刪) 這是1995年台灣雜誌的報導,報導中稱武三級艦也在主桅下方裝置一具韓國金星公司製造的商用導航雷達據艦上官兵表示這具雷達便宜又好用怎麼台灣電子業那麼強,結果軍艦上的導航雷達要去跟南韓買?
chrischenslayer wrote:哥又笑了既然台灣電...(恕刪) 撥接上網嗎2016年的新聞現在還拿出來阿,而且天干機根本就沒官方證實過,都還是中國和媒體自己腦補一堆訊息出來中國資訊封鎖真恐怖,現在只能找找N年新聞出來了,今年2018啦~中國人
chrischenslayer wrote:哥笑了你們台灣人自...(恕刪) chrischenslayer wrote:1988年6月27日...(恕刪) 你TM笑甚麼笑?牙齒白呀!首先,忘掉曾經稱呼「亞洲四小龍」中的南韓與台灣並駕齊驅的狀態,南韓的發展已經超越台灣很多,所以沒有甚麼韓國如何,台灣就應該如何!韓國要面對朝鮮半島的問題,我們有台海安全的問題,各自努力吧!其次,我必須重複一點,台灣是小家庭,大陸是大宅院,我們醬油用完了就去買瓶裝的,大陸的需求量可以自己釀一缸,如果台灣甚麼都要自己搞,就甚麼也做不成,這樣聽得懂嗎?最後,有關台灣自製潛艦的問題,我只簡單說;老美協助造飛機,台灣就可以造飛機(例如IDF經國號)老美協助造軍艦,台灣就可以造軍艦(例如成功級巡防艦)現在,老美要協助台灣造潛艦,技術上的問題交給老美,台灣只有一個問題:編列預算!這樣聽得懂嗎?你TM笑甚麼笑?牙齒白呀!
Funnyshow wrote:你TM笑甚麼笑?牙...(恕刪) 2002年3月19日在台灣立法院群賢樓召開名為潛艦國造可行性與我國造船工業的發展公聽會時任成功大學造船及船舶工程學系系主任黃正弘教授發言說國內造船業不景氣,使學生快速流失,連帶危及造船人才的培養,例如造船系在韓國是人人都想要進入的熱門科系,反觀我國中正理工的造船系卻有可能停開大學部.故希望藉潛艦國造的實現能重振我國的造船工業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這位是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船舶工程學系主任暨教授、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蔡進發在2016年說:現在各校都有開不出造船課程的情況船廠也有傳承的問題,因此6月13日學會理監事會議上,邵揮洲教授 張博超主任提出造船領域影音教學的構想.當時大家討論建議將幾個學校整合起來,找資深或剛退休的教授,以及船廠的資深技師,拍攝一些關鍵的課程技術內容,再搭配相關的工程實景影像,錄製成教學影片然後讓學校的年輕教授在教學上可以來配合使用===========================================哥忍不住笑了2002年時任成功大學造船及船舶工程學系系主任黃正弘教授就表示:國內造船業不景氣,使學生快速流失,連帶危及造船人才的培養結果到了2016年同樣的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台灣人浪費了十五年時間培養不出一批造船人才是南韓人太強,還是台灣人太無能?
alexlin1 wrote:撥接上網嗎 2016...(恕刪) 中山科學研究院位于桃園市龍潭區的青山園區,開放剛剛落成的“研发展示館”,館中几乎都為中科院历年來重大研发案的历史回顧與模型,眾人注目台制無人機是否能掛載武器進行攻擊的項目,但是在展館一角,介紹電子作戰設備研发历程的項目中,20多年來一直披上神秘面紗、為台空軍唯一具有”攻擊性電子作戰能力”的“天干機”,也就是編號1351的C-130HE型電戰機內部解剖模型,悄悄曝光。
Funnyshow wrote:你TM笑甚麼笑?牙...(恕刪) 新加坡可畏級除了首艦由法國DCN的洛里昂海軍造船廠(Lorient Naval Dockyard)造船廠承造外,其餘五艘都在DCN的協助下由新加坡STM位於裕廊的造船廠建造,DCN並負責協助新加坡建立對新巡防艦的維修能力。新加坡的國防工業高度地參與了可畏級的研製,艦上戰鬥系統、管理系統等裝備的研發、安裝 以及整合均由STM、新加坡電機科技(Singapor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s,STE)、新加坡的防衛實驗室(Defence Science Organization,DSO)以及DSTA等星國本土國防公司/機構負責。新加坡面積不過719平方公里人口5百60多萬,人家也堅持其他船在新加坡造可畏級的戰鬥管理系統還是新加坡自己研製的台灣搞出的沱江艦,交艦不到一年就性能衰退,浮力不足 航速達不到預設的目標可畏級和沱江艦都是來料組裝,但是新加坡組就沒問題台灣組就交艦不到一年就性能衰退是新加坡人太強還是台灣人太無能?
Funnyshow wrote:你TM笑甚麼笑?牙...(恕刪) 2005年自由時報報導明年(2006)起六艘拉法葉艦,每艘艦將部署十六枚「天劍二型」艦射型防空飛彈,極速約四馬赫,並將在艦上部署相位雷達,已具備「台灣神盾」的雛形首艘改裝 預計97年完成據了解,海軍六艘拉法葉艦將陸續進行改裝,第一艘配置劍二飛彈後,仍採傳統四聯裝斜背發射式部署,並進行飛彈、發射系統與雷達鏈結等測試,預計九十七年(2008年)完成;第二艘到第六艘則將部署「垂直發射系統」。======================================================2006年已經過去了13年了 2008也過去10年了2008年南韓第一艘宙斯盾級驅逐艦就已經服役了2008年新加坡自己建造的第一艘可畏級也已經服役了今年已經是2018年了而拉法葉艦還是四根小牙籤擔任防空任務,連傳統四聯裝斜背發射式部署都還不見蹤影到底是新加坡人 南韓人太強,還是台灣人太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