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巡防艦噸位4500是科學縝密論證的結果

基本上遠海作戰遇到航空兵力沒有6000噸存活率不會太高
歐洲新的神盾小型化也都在6000噸
西班牙F100 塞了32 x SM2 + 64 x ESSM + VLS
這才有區域防空能力當防空傘

4000噸再怎麼塞
頂多32發打完就變靶艦了
Pohjanmaa-class 就是 32 x ESSM
成功級很會塞也是40 x SM1

沒有航空兵力保護的狀態下
遇到航母戰鬥群就是先活下來才有機會搜敵反擊或落跑

台灣海軍有量也有質
只差四艘神盾各80+枚SM2+VLS
有的話遠洋戰力是翻倍的
配兩艘輕航母就有機會跟日本周旋
屌打東南亞
fque wrote:
基本上遠海作戰遇到航...(恕刪)


Pohjanmaa-class 可以裝巡弋飛彈跟標準飛彈只是目前規劃防空海麻雀32枚
又不是不能換,而且台灣4500噸是巡防艦不是以後要做6000噸以上主戰艦。
主動相位雷達裝不上去4500噸船身早就是過去式笑話。
依照17年航展的巡防艦模型來看
巡防艦會裝八聯裝MK-41四具,共32發
如果一半的41都裝海弓三(16發)的話
另外一半還可以考慮各裝海劍二(32發)跟VLA(8發)
大家可曾想過
我們的大戰術是什麼
我門的對手是設麼等級,未來會如何

是 先進武器 m1a2, 神盾, 都買了就沒問題
還是仔細分析,再來選武器
------------------------------------------------
現在唯一能讓中國頭疼的是

艦隊很雄偉
但艦隊不小心也會在機場戰役敗光

沒艦隊無法順利登陸

縱使你有無人機,大空軍
仍無實質登台希望
------------------------------------------------
你想以為無人機翻盤
人家沒空房,沒縱深回補?

劍翔倒是可為空軍在台灣沿海清出一塊可操作空域
但也僅如此,畢竟你能深入多遠

只有重創敵艦才是唯一
空軍絕對是個中必要,威脅也最大


但海軍那?
你以為神盾艦帶個150-200公里的雄三,ram 能打機場艦隊戰

既然保存空軍,與國內一定生產力是必要
那空防是必須

但現階段中共無人機,有人機,都能有機會讓你空防在一段時間癱瘓
那誰來彌補

就是防空艦需在東部沿海提供機動空防
延伸空房縱深
彌補隨時出現的漏洞

另用陀江這類去打外圍海戰才實際

------------------------------------------------
無人機首要先以遠程情搜為主
尤其是能掌握敵方海軍動向
但必需要有生存力

中國豈是中東國家沒空軍沒空房
騰雲這構型能接進到大陸多近?還遑論要發射飛彈
------------------------------------------------
那些記者在亂動口前
請先好好用你腦袋仔細分析,到底要的是設麼

亂虎蘭沒多大助益
幫你老闆擦屁股而已

沙烏地阿拉伯
沒腦,就算先進武器一堆也沒轍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國軍開的需求單 目前市場應該是沒有的 關鍵在對空偵測的300km以上

神盾上身或是自製相位陣列當然可以解決問題 但重量與其他因素就要6000噸以上

2-3000頓甚至更少的小船 當然可以裝其他的相位陣列雷達來對空偵測

以色列的iai還有芬蘭用的saab當然都有aesa技術的雷達 還有pesa技術的apar

這些雷達的偵測距離 對空多在200公里多一些 要達到海軍300公里的需求有些少

當然下一代已經在研製 但還沒有研製出來 沒個準 這個規格真的很嗆 雖然有前瞻

海軍可以向土耳其人一樣?? SPS-49換一個3D的SMART-S但偵測距離少了快一半

中科院現在辦不到就只好多等等了 技術不到位 做出來也是騙人的
fque wrote:
基本上遠海作戰遇到航空兵力沒有6000噸存活率不會太高
歐洲新的神盾小型化也都在6000噸
西班牙F100 塞了32 x SM2 + 64 x ESSM + VLS
這才有區域防空能力當防空傘

4000噸再怎麼塞
頂多32發打完就變靶艦了
Pohjanmaa-class 就是 32 x ESSM
成功級很會塞也是40 x SM1

沒有航空兵力保護的狀態下
遇到航母戰鬥群就是先活下來才有機會搜敵反擊或落跑

台灣海軍有量也有質
只差四艘神盾各80+枚SM2+VLS
有的話遠洋戰力是翻倍的
配兩艘輕航母就有機會跟日本周旋
屌打東南亞...(恕刪)


介紹一下新的艦隊防空與作戰指揮觀念

美軍全面換裝成勃克級驅逐艦,每一艘軍艦都有許多防空飛彈,一個航母作戰群通常有至少5艘神盾驅逐艦或是巡洋艦,如果有兩架敵機飛來,每艘防空艦都射出4枚飛彈,哪就浪費的一大票防空飛彈,所以每艘軍艦的作戰系統必須要與其他的軍艦交換雷達資料,幫目標統一命名,識別敵我,分配目標,所以飛彈不會被浪費掉。
通常美軍是把這種防空指揮作戰交由提康德洛加級巡洋艦,透過LINK-16目標會被指派給最靠近目標的防空神盾艦。

我們先假設未來的巡防艦可以配備32枚天劍二飛彈與16枚海天弓三!

台灣如果有機會真的涉入戰爭,一個艦隊出航至少會有三艘巡防艦配上一個防空驅逐艦,就算沒有防空驅逐艦,三艘巡防艦也會有超過96枚海劍二飛彈與48枚海天弓三。怎麼會不夠防衛自己? 如果加上防空驅逐艦至少64枚海天弓三,就變成112枚。台灣新的海軍作戰指揮系統,具備聯合指揮,目標分配,也許還包括遙控發射的功能。也可以用本艦或鄰艦飛彈去支援邊陲地帶的其他軍艦防空。
老闆是神XX wrote:
大家可曾想過我們的大...(恕刪)


一堆漏洞與問題的文章,實在提不起勁爬文教育你這種軍盲。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國軍開的需求單 目前...(恕刪)


海長頸鹿AESA固定面 有兩種 A4 / A8型號 對空監視距離 280km / 470km
兩種都是現貨氮化鎵製程去年就銷售了,中科院沒那麼差有去航展問就知道。
davedu01 wrote:
國軍巡防艦為什麼不造6000...(恕刪)

因為4000噸級是適合執行近海防禦噸位的大小
對比對岸的054A,二者設計的功能性實在沒差多少
所以選擇是經驗的累積,跟科學論證沒太大關係

4000噸級的巡防艦需要的操作人力大概在200人以下
放大到7000噸級的驅護艦就要這基礎上再多用100人
現在的制度是募兵,想找人當兵是既難找又很貴
我記得看過3立說新戰車裡面會裝冷氣~~當下我就暈了

連戰車引擎進氣方式都不知道~也可以上電視台說~~新戰車裡面會裝冷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