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膠只是其中的大問題之一 複材到現在為止 連AIRBUS大廠還沒也擺脫這個問題
對漢翔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經驗與實務來設計一個主結構是複材的機身
漢翔的複材廠以代工為主 規模可以做戰鬥機的一整片機翼 但都是人家的設計
這些主結構要是自己來設計 因為經驗不足 處理不好會鬧人命或結構提前毀損
找人教可以解決部份的問題 但遇到臨時發生問題還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因為這些專家的意見是他們的飛機F35 F18 甚至 B-2不是這架新設計的飛機
飛鼠一號董事長 教 台灣軍方可以用無人機來實驗IDF自製渦輪引擎
高熱段部分我建議 連無人機都用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看能撐多久時間歲月

無人機 機器人掉下墜機人沒關係

Saegheh (英語:“Thunderbolt”)是一款伊朗渦扇/活塞動力 飛翼 無人機(UCAV),由 Shahed Aviation Industries 生產。[2]它基於2011 年被伊朗捕獲並隨後進行逆向工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RQ-170 Sentinel UAV ,但比它小且大不相同。[5]它是基於 RQ-170 的兩架伊朗飛翼無人機之一,以及全尺寸複製品 Shahed 171 Simorgh 。
Saegheh 於 2016 年 10 月揭曉。[6]
許多消息來源對 Seagheh 是否具備武器能力表示懷疑,並表示它只是一個ISR平台。[7] [8]
截至 2017 年,10 架 Saegheh 無人機正在生產中,伊朗計劃到 2025 年採購至少 50 架。[2]

Charlie2020 wrote:
我套一句老話! 複材當結構件的老化壽命圖根本就沒有超過20年以上的預估值可拿來參考,所以主樑等等重要結構件很少敢用複材,如果J-20的主結構件敢用複材,那我TMD拍拍手等他15年後斷裂!
B-2已經用了20年以上了 加上靜力測試早就完成很久 大概有一些把握才能夠用這樣久
其他複材用來作主結構的飛機 像是日本的F-2 也有一定經驗 另外也是造了十幾年"老機"
自Boeing 787首架試飛之後也有十幾年的歷史 民用機的複合材料經驗也開始累積
當然目前對於複材主結構的很多經驗還是遠遠不如金屬結構 這點是複合材料的短板
J-20的複合材料能夠撐多久 我不太知道 但別說J-20 先講J-10A聽說已經要開始退了
傳統金屬材料的J-10A已開始受不了 J-20 早退也不見得很意外
畢竟連F-22最近也要開始退了 一次就退了22架 這樣具戰力的飛機 莫名其妙的退了
表面上是省錢 說不定就是主結構設計的問題 就跟美國海軍那幾艘"近岸作戰"艦一樣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難得對岸婉君來此一遊(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25kVA 發電機 雖然在裝機使用後幾年內也陸續針對
故障率高的零組件 做過工程研改 但研改後發電機可靠度未獲得顯著改善
仍經常發生失效事件 這現象經工程人員評估後 認為主要原因應在於
25kVA 發電機的結構上出問題
由於當初設計時即強調結構要能滿足體積小及重量輕的條件
但以此結構來承受13750rpm 至25000rpm高轉速十分勉強
因此要變更原結構設計才能徹底改善 25kVA 發電機可靠度不佳的問題
======================================================================
25kVA 發電機載運轉不到750小時 可靠度便會降至0.4以下
換言之失效機率將高達6成以上
即使採用複聯設計其可靠度也僅能維持到6成左右
並不符合發電機高可靠的設計需求
所以台灣人吹什麼IDF要外銷 按照台灣人這樣飛機設計水平
連個發電機結構設計都整不好 買來當機庫皇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