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怪的下一代主力研製案--論上報朱先知一文

軍事新聞真真假假,有的是有軍火利益的關係,放消會把競爭對手排除掉,例如今年捷克來台作DANA輪型自走砲,都消息走露後,就破局。話說回來,朱軍事記者的報導,看看就好。看美國發展一款新型戰機沒有幾百億美金,玩不出新東西來的。之前在論壇談到國產噴射引擎,1-200億台幣就要發展出,只能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惑。即使美國技術支持與轉移部分技術,也不可能全部教你,眉角教你,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下一代主力戰機,從雷達、射控、電子反制到引擎,沒有國際技術的支援,很難做成的,除非事前已經跟美國談好條件了。F-35這個錢坑已經上千億美金,還不斷在修改/軟體升級就是個例子,能做到4.5代,跟上韓國性能差不多就很不錯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殲-20的機翼主結構也是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做的 對岸雖然慢一些但也追上了


我套一句老話! 複材當結構件的老化壽命圖根本就沒有超過20年以上的預估值可拿來參考,所以主樑等等重要結構件很少敢用複材,如果J-20的主結構件敢用複材,那我TMD拍拍手等他15年後斷裂!

對岸的複材研究挺讓人看不起的,其軍工產業購買歐美製膠合劑不是秘密,展覽場合還向中東客戶拍胸脯保證是德國製BASF原廠保證,唉! 這也沒甚麼,別把它當成多厲害!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膠只是其中的大問題之一 複材到現在為止 連AIRBUS大廠還沒也擺脫這個問題
對漢翔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經驗與實務來設計一個主結構是複材的機身
漢翔的複材廠以代工為主 規模可以做戰鬥機的一整片機翼 但都是人家的設計
這些主結構要是自己來設計 因為經驗不足 處理不好會鬧人命或結構提前毀損
找人教可以解決部份的問題 但遇到臨時發生問題還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因為這些專家的意見是他們的飛機F35 F18 甚至 B-2不是這架新設計的飛機


飛鼠一號董事長 教 台灣軍方可以用無人機來實驗IDF自製渦輪引擎高熱段部分
我建議 連無人機都用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看能撐多久時間歲月

無人機 機器人掉下墜機人沒關係


Saegheh (英語:“Thunderbolt”)是一款伊朗渦扇/活塞動力 飛翼 無人機(UCAV),由 Shahed Aviation Industries 生產。[2]它基於2011 年被伊朗捕獲並隨後進行逆向工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RQ-170 Sentinel UAV ,但比它小且大不相同。[5]它是基於 RQ-170 的兩架伊朗飛翼無人機之一,以及全尺寸複製品 Shahed 171 Simorgh 。
Saegheh 於 2016 年 10 月揭曉。[6]
許多消息來源對 Seagheh 是否具備武器能力表示懷疑,並表示它只是一個ISR平台。[7] [8]
截至 2017 年,10 架 Saegheh 無人機正在生產中,伊朗計劃到 2025 年採購至少 50 架。[2]



Charlie2020 wrote:
我套一句老話! 複材當結構件的老化壽命圖根本就沒有超過20年以上的預估值可拿來參考,所以主樑等等重要結構件很少敢用複材,如果J-20的主結構件敢用複材,那我TMD拍拍手等他15年後斷裂!


B-2已經用了20年以上了 加上靜力測試早就完成很久 大概有一些把握才能夠用這樣久

其他複材用來作主結構的飛機 像是日本的F-2 也有一定經驗 另外也是造了十幾年"老機"

自Boeing 787首架試飛之後也有十幾年的歷史 民用機的複合材料經驗也開始累積

當然目前對於複材主結構的很多經驗還是遠遠不如金屬結構 這點是複合材料的短板

J-20的複合材料能夠撐多久 我不太知道 但別說J-20 先講J-10A聽說已經要開始退了

傳統金屬材料的J-10A已開始受不了 J-20 早退也不見得很意外

畢竟連F-22最近也要開始退了 一次就退了22架 這樣具戰力的飛機 莫名其妙的退了

表面上是省錢 說不定就是主結構設計的問題 就跟美國海軍那幾艘"近岸作戰"艦一樣
YC_Jiang
光是冶煉製程 共匪就差美日N個世代 甚至連它的俄爹都還在它之上 哪怕一模一樣的材料與製程 匪區造出來的 都還不如美日俄三國 甚至可能還輸給台灣..
YC_Jiang
按步就班苦功夫 不是匪區的菜 J-20的結構不很理想 應該是事實 但總會越做越好 就像052系列一樣 這也是為何J-20去年為止只達30架數量--日本國防白皮書..
lordkon wrote:
笑死了重要附件不能找(恕刪)





哥笑了

無知的台灣人以為造一台4萬噸模鍛液壓機機跟搞電話詐騙一樣簡單?

中國現在是8萬噸世界第一 而美國已經沒有能力造出這樣的裝備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難得對岸婉君來此一遊(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25kVA 發電機 雖然在裝機使用後幾年內也陸續針對

故障率高的零組件 做過工程研改 但研改後發電機可靠度未獲得顯著改善

仍經常發生失效事件 這現象經工程人員評估後 認為主要原因應在於

25kVA 發電機的結構上出問題

由於當初設計時即強調結構要能滿足體積小及重量輕的條件

但以此結構來承受13750rpm 至25000rpm高轉速十分勉強

因此要變更原結構設計才能徹底改善 25kVA 發電機可靠度不佳的問題

======================================================================

25kVA 發電機載運轉不到750小時 可靠度便會降至0.4以下

換言之失效機率將高達6成以上

即使採用複聯設計其可靠度也僅能維持到6成左右

並不符合發電機高可靠的設計需求

所以台灣人吹什麼IDF要外銷 按照台灣人這樣飛機設計水平

連個發電機結構設計都整不好 買來當機庫皇后嗎?

dailoan wrote:
飛鼠一號董事長 教 台灣軍方可以用無人機來實驗IDF自製渦輪引擎高熱段部分

中科院發表過,渦輪引擎高熱段扇葉的材料,製程都清楚,
但是就是製造出來的成品使用短時間就出現斷裂。
這狀況兩岸都一樣。
5億鎂就開標徵先期計畫給外國人來標
成品十之八九一樣是美國老師傅的idea,東亞各國下一代自製戰機都會長的八成像,最佳解美國人都寫給你看了,只是內涵能不能自己體會就看個人程度
除了日本國,不過日本國是除了美英御三家以外的強權,資優生不能拿來類比
chrischenslayer wrote:
無知的台灣人以為造一台4萬噸模鍛液壓機機跟搞電話詐騙一樣簡單


幾萬噸的鍛壓機跟造第二代IDF一點關係都沒有

織女星計畫 如果還玩得下去 大概一萬多噸就可以搞定

幾千噸航太級的鍛壓機台灣早就有了幾十年

飛機用的鍛件有其獨特性 請問Chris大知道段壓用在飛機那裏嗎?

麻煩去找一資料再來這裡吹吧

另外 SUNSTRAND 是飛機發電機的代名詞 不是只有軍用的 波音都用這款的

連次系統巨擘SUNSTRAND都採坑 漢翔能夠怎麼辦? 漢翔只是組裝設計廠

有什磨好酸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