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美國馬夸特(marquardt...(恕刪) 亞燃衝壓引擎實驗過程中達到5馬赫以上用它設計5馬赫的實彈是否適當是兩回事。我一再舉例的快鷹Fasthawk比你舉例的實驗晚了整整20年,以美國人的水準可以達到更快的5馬赫以上為何還要設計成4馬赫?如果論極限速度的話,我之前同樣舉例的西工大“飛天一號”復合動力高超聲速飛行器,其動力模式從亞燃轉超燃的速度甚至是7馬赫。那為何亞燃衝壓的DF100/CJ100不乾脆設計成7馬赫而是保持在4馬赫?亞燃沖壓超過4馬赫之後的推進效率大幅下降以至於會明顯縮短相同燃料消耗下的射程和載荷能力。這才是美國把快鷹和中國把DF100/CJ100速度限製在4馬赫的真正原因。如果適用亞燃衝壓引擎,即便設計速度沒大到5馬赫,一樣可以通過彈道規劃和其他方式提升突防效率。並且不走極端的設計也可以減少成本和技術風險。而如果為了一個Hypersonic的名頭,非要把亞燃衝壓的導彈設計成超過5馬赫的飛行速度,不惜犧牲射程/彈頭重量等等。這就是純粹為了超過5馬赫而超過5馬赫。好端端的武器開發做成了面子工程。所以我才猜測如果擎天真的是符合當下定義的高超聲速武器,那麼更可能是MaRV,畢竟MaRV再入段超過5馬赫幾乎是天生就做得到,並且其再入機動所仰賴的原理同時還可以增加射程。當然如果最後真出來一個如你所說並且是世界獨一份的亞燃衝壓Hypersonic missile。那只能說,諸位開心就好。
高鐵(中國叫動車?)的鐵道和普通的火車用的鐵道,都叫鐵路鐵道要求會是一樣的嗎?為啥不跑快一點?因為貴啊你看當年這個馬夸特(marquardt)就被次音速計劃取代掉了 ,因為次音速的計劃便宜啊快一點就貴,設計者認為4倍音速就夠當然就沒必要更快,跑個20倍音速還沒嚇到敵人,價錢就先嚇死政府了,呵還是同一句話,價錢擺在那mangchaocs wrote:馬夸特(marquardt)的沖壓引擎
總不會你那圖劃一劃就代表實際就有的吧?超燃的有20倍音速?俄國這個超燃是10倍都沒有而烏克蘭人抓到的速度是5.5馬赫,咦?5.5?這個神秘的數字又出來了mangchaocs wrote:Aviati...(恕刪)
這篇作者引用的圖和你的應該是同一個作者認為超燃需更多燃料推到工作速度,所以認為超然速度不會超過7馬赫,當然你幾十噸幾十頓的加力火箭往上加體積重量沒關係的話突破7馬赫當然可以,所以該篇作者很是佩服俄國人9倍音速的皓石能把推力火箭做得這麽小塞在船上但對照烏克蘭人皓石的報道後,那你就懂了https://es.topwar.ru/189952-raketa-cirkon-esche-bolshaja-skorost.html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這篇作者引用...(恕刪) 你把一款HGV的所謂5.5馬赫和有動力HCAM的「據稱」5.5馬赫。以及把「巡航速度」,和「最大速度」混為一談了嗎?我不知道閣下一直揪著5.5是想證明什麼。「熱障」?那麼50年前MaRV祖師爺PershingII再入段的9馬赫怎麼算呢?以及一堆DF系的MaRV在老美各種報告宣稱中遠大於5的速度又怎麼算呢?甚至DF17和前身df-zf在一系列報告中,所說的速度範圍都是5~10,我不知道是什麼動力讓你堅持咬著一個星空二號的5.5。莫非閣下真的就認為5.5馬赫就是什麼熱障上限的嘆息之牆?(其實建議閣下到知網註冊個賬號或者花錢讓人幫你搜一搜,比這快得多的速度下的黑障通訊/導引技術方法的論文都已經解密了)多看看不同型號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資料應該不難。另外關於火箭推進的部分,鋯石的體積以及火箭藥柱是否可以實現直接的火箭/超燃轉化我不知道。但可以參考一下毛子固體導彈A235M在4秒加速到18馬赫的情況。當然A235的藥柱大得多。但超燃衝壓的點火速度從5馬赫左右就開始了,所以至少這不能成為諸如鋯石這類艦載導彈的火箭助推是否能夠加速到點燃超燃引擎的一個理由。然後我再重複一遍。一款大氣層內飛行的HCAM它現在被其中一方(還是敵對方)的報導認為持續巡航速度是5.5馬赫。赫那麼閣下是否認為巡航速度就是它的最大速度?這跟巡航高度比HCAM高的多的HGV到底有啥關係?那麼多再入段最大速度遠超五馬赫的MaRV和HGV都要面臨進入臨近空間和其以下高度的熱障問題。閣下是否真的以為5.5馬赫就是一個所謂熱障的嘆息之牆?
黑障是8-12馬赫12含以上全黑8以下沒有8-12間,稱為斷斷續續但無論是啥速度10,9,8??甚至更多的17馬赫打開雷達 或什麼儀器找目標前減速就對了真要看的當然是打開雷達後的巡弋段速度所以可以看到多個5.5左右的巡弋度,大概是這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