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方扮演重要的角色! 152位印度潛艦設計技術人員將來台

很多國家都畏懼中國的淫威
不想幫台灣設計潛艦
印度好像跟中國關係不太好
所以願意幫台灣吧...

chrischenslayer wrote:
2002年3月19日...(恕刪)

就跟你講老美都評估過了,到時候會有多國的工程師參與建造組裝,前幾艘台籍員工觀摩實習,之後技術成熟了,就可以減少對外籍技術工程師的需求。這都是規劃中的事情,你就別在那裏東剪西貼的製造新聞了!
再次提點:技術性的問題由老美出面與我國共同整合;台灣最主要是編列好預算,讓事情能推動進行。
美國要來200人, 印度來152人, 還是美國隊贏! 總結:印度只是來陪榜的.
有雄三

但幾百噸的船
弄半天做那麼爛......哥!你好遜

潛艦只要能淺下去浮上來其實就可交差了
只要不要邀媒體,以國防機密為理由不給入拍

其實都沒問題的,沈下去誰也不知你在做啥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這幾天DISCOVER ASIA有在介紹印度造潛艦與潛艦部隊的訓練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印度造潛艦的工藝看來還可以 印度海軍建造的問題是在規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主持人除了進到潛艦學校去學習 也到了所謂法國授權生產的潛艦工廠參觀

雖然是樣板但有一些看頭 潛艦的生產相當複雜 有幾個組接船段看來一點都不簡單

印度人來參與有其意義 但擺明了這是美國廠商間的龍爭虎鬥 其他人都是來陪襯的

當然得標以後這些印度人或許可以當作即戰力來聘用或是雇用 但那也是美廠的事

即使印度的潛艦設計可以拿來用 戰系與武器系統還是美製 法國設計能買得到嗎?

系統整合與協調是印度人的弱項 幫印度人造手機的某廠工程師應該心有戚戚焉
chrischenslayer wrote:
明年(2006)起六艘拉法葉艦,每艘艦將部署十六枚「天劍二型」艦射型防空飛彈,
極速約四馬赫,並將在艦上部署相位雷達,已具備「台灣神盾」的雛形
首艘改裝 預計97年完成

我看你真的是「新聞製造業」,中科院「天劍計畫」中的「定海計畫」,關於海劍二防空飛彈的研發測試期程,搜尋一下隨手可得,'06年要裝配到康定級?你在編哪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26000280-260118
網路上找了一些特定訊息,未經證實釐清加上刻意扭曲編造後,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然後以聳動標題、嚴厲口吻的指陳歷歷。
這就是最近在討論的Fake news(假新聞)


Funnyshow wrote:
我看你真的是「新聞...(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在你們台灣人的MDC網站上明明寫了

在2005年,為康定級加裝劍二飛彈的「迅隼案」正式排入民國九十五年度(2006年)

國防預算中,執行期程為九十五年至九十六年,總金額近十億新台幣。在2005年中,

迅隼案中科院計畫的優先順序從原本的第二調降至第六;當時海軍方面盛傳中科院分得的預算額度有限,

故推測迅隼案勢必延後至少一年,因此又多了和中科院討價還價的空間;然而在各方角力下,

迅隼案竟然還是排入民國九十五年度預算中,讓海軍大感意外。在迅隼案的原始時程中,

第一艘換裝的康定級於2006年展開改裝,並在2008年完成作業,然而,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在審查九十五年度預算時卻以迅隼案在「有效射程」、

「多目標連續發射」及「射控方面」有諸多疑點,將預算凍結20%,

先進行斜向發射劍二的研發;當此案執行至某階段時,中科院需向國防委員會說明前述問題的克服程度,

獲得委員會同意後才准許動支 其餘預算,並探討後續研究垂直發射型所需的經費。

=========================================

台灣人連找材料都不會嗎?
Funnyshow wrote:






防空飛彈 大幅提升拉法葉艦戰力 國製「天劍」 斬斷法生意

中國時報 A10/政治綜合 2005/09/12

吳明杰/台北報導】
  權威消息透露,由中科院研發多年的艦載「天劍二型」防空飛彈和垂直發射系統已經驗證成功,海軍準備在明年將這型國人自製的高性能飛彈裝備在法製的拉法葉艦上,讓拉法葉艦的防空能力大幅提昇,再也不需藉由配備標準飛彈的成功級艦護航才能作戰
  也因此,海軍確定不向法國採購原配備在拉法葉艦上的ASTER-15型防空飛彈,高階將領說,「自己會做,何必浪費錢。法國人這筆生意沒了!」不僅如此,未來十年也看不到法國在台灣還有什麼武器市場。
  預計明年裝上拉法葉艦
  將領說,中科院研發的「天劍二型」垂直發射系統已驗證成功,外界擔心的介面整合也沒問題,唯一還在努力的,是加裝劍二飛彈後可能會影響拉法葉的匿蹤功能,這部分中科院有信心突破,預計明年就可裝上拉法葉艦,取代艦上現有老舊並只具備低空防禦能力的海欉樹飛彈


===========================================

台灣人找材料的能力有那麼慘不忍睹嗎?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忍不住笑了
在你們...(恕刪)

就說你斷章取義,刻意扭曲,製造假新聞
迅隼案是個未能成功的案子,牽涉的問題很複雜…
同樣的網頁,下文如此:
…根據2006年6月20日的立法院公報,軍備局與中科院對於整個計畫的時程與內容 有很大的認知差距:中科院的原始計畫是花費兩年發展斜射版劍二(由於原本劍二的許多組件已經停產斷貨,勢必需要另覓來源,重新打理整合一番),接著花費五年 解決垂直發射版劍二裝艦的一切工程問題,而且還不包括艦上測試;然而軍備局局長面對國防委員時卻表示兩年半內完成垂直發射版劍二的研發以及上艦測試。國防委員甚至宣稱,由於艦載版劍二由於在性能(發射後快速轉向、靈活度等)、體積重量要求等都有問題的情況下,國防部已經放棄在康定級設置垂直發射器,全部改用架在甲板上的傾斜發射箱。 這再度反映出近年國產武器研發的種種基本問題,首先軍方根本沒有一個完整而務實的計畫,屢屢想要「便宜行事」, 而負責統籌計畫與協調的軍備局更有「欺上瞞下」之嫌(據說最初軍備局為了向海軍推銷一種射控雷達,打算與艦射版劍二整合來增加賣點,然而軍方只給5年的整體開發時間,軍備局在已經得知中科院不可能在這樣時程內完成所有工作的情況下仍給予軍方肯定的答案,到了軍方規定的時限時,終於東窗事發),結果各搞各的、各說各話,需求不確定還時常變動,而且給予 下層研發單位(如中科院)的資源與時間根本不足以達到預定的目標 ;於是乎軍方責怪研發單位只會騙吃騙喝,而研發單位則埋怨軍方總是「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以迅隼案 為例,民國九十五年度十億新台幣預算約合3100萬美金,早先一枚空射型天劍二型的單價約100萬美元,考慮到通貨膨脹、設法取代劍二停產料件以及艦射版劍二增加加力器與TVC技術,其造價只會比 當年空軍購買天劍二型時貴得多,甚至增長一倍達到200萬美元以上亦不為過 。因此,光是供給一艘康定級所需的16枚就會佔去全案大半的預算,能購買一套 16管垂直發射器與十六枚艦射版劍二並安裝在艦上就算是很了不起,這還不包括相位陣列雷達/射控系統的研發整合工作。如果台灣的國防事業繼續存在這種多頭馬車、急功近利、管理混亂、 官僚問題以及不同單位溝通不良等情況,則以台灣國防產業能量之有限,終將一事無成,甚至許多時間與精力實際上浪費在行政糾紛與監察院、法院,而不是辦正事。…

懂了嗎?
甚麼叫假新聞?
找了一些特定訊息,未經證實釐清加上刻意扭曲編造後,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然後以聳動標題、嚴厲口吻的指陳歷歷。
這就是最近在討論的Fake news(假新聞)
沒有假新聞吧,不就是沒成功嗎?

宣稱自己要做的就是沒成功啊。

其實如果政府能把桃園機場搞好,我就相信什麼國艦國造搞的出來。

不然我們跟阿三哥也沒什麼兩樣。


Funnyshow wrote:
就說你斷章取義,刻...(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