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滯空時間看起來大於2.5個小時沒問題(甚至超過空軍的需求很多)

2021.03.02

「勇鷹」進場速度過快? 漢翔:拆掉感應器後可降速

由漢翔公司委製的「勇鷹」高教機即將正式進入戰測階段,不過,包括民進黨立委蔡適應等曾質疑,勇鷹高教機降落後進場速度高達142海浬(約263公里),還比 F-16 戰機等機型還快,不過,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指,原型機測試階段裝設很多感應器,若後續拆除後總重可以少1000磅,進場速度可以下降

蔡適應曾索取資料發現,我國現役 T-34 初教機進場時速為 90浬(約167公里),AT-3高教機為 122浬(約 226公里),F-5E/F 部訓機為152浬(約282公里),「勇鷹」則為 142浬。

兼具高教機、部訓機雙重功能的「勇鷹」,進場速度顯然比 AT-3快上許多。另外,勇鷹高教機和為戰機的 F-5部訓機不同,發動機並未裝設後燃器,2位飛官座位設計、能否進行超音速飛行課目等亦備受矚目。

對此,胡開宏今日表示,「勇鷹」高教機的裝備數位化,相當先進,也能和地面做很好的夠連,性能上是「絕對優於想像」,針對進場速度部分,由於 原型機測試階段裝設很多感應器,若後續拆除後,總重可以少1000磅,進場速度可以下降。

至於超音速飛行部分,漢翔副總經理杜旭純表示,「勇鷹」能否超音速飛行「不方便說明」,但「沒有後燃器不見得不能超音速」,動能也可能轉換成位能。而 F-5部訓機的超音速飛行訓練課程也很少。
看起來性能應該不差
niaba wrote:
看起來性能應該不差(恕刪)


氣動應在美軍T-7的水準之下
畢竟雙垂尾的設計是優點

加上單發大推力又比雙發省油
整體的飛行成本就擺在那邊

機體減重換上內油
可以增加空中飛行時間
最大G力6.2
lordkon wrote:
氣動應在美軍T-7的水準之下
畢竟雙垂尾的設計是優點

加上單發大推力又比雙發省油

噴射引擎省不省油, 看 燃油消耗率 :

T-7A 的 F404-GE-402 :
軍用推力 : 11000 lb, 燃油消耗率 :0.81 lb/(lbf·h)
後燃推力 : 17700 lb, 燃油消耗率 :1.74 lb/(lbf·h)

勇鷹的 F124-GA-200 :
軍用推力 : 6250 lb x 2 , 燃油消耗率 :0.81 lb/(lbf·h)

雙發優點是安全性較高, 缺點是後勤維護費較高.
機體阻力值及重量, 也影響燃油消耗率.
niaba wrote:
說實話
台灣需要的不是F35
台灣需要的是大數量的IDF改良品
增加自動化接戰功能操作簡易
提高雷達偵蒐能力
滯空時間夠長
穩定性夠高
維修保養容易
國產飛彈要輕薄短小射程遠,空空武器,只要能將對方戰機癱瘓即可炸藥不需要多
台灣畢竟以防衛作戰為主


非常支持這個見解!
莊孝爺 wrote:
勇鷹高教機降落後進場速度高達142海浬


莊爺,

以F16 攻角一度,約略10海浬來看,

目前勇鷹8-9度確實還有進步空間。(約1度)

比對IDF, 原始設計13度吃土, 我想勇鷹屁股的板子大約也是限制在13度。

要改善煞車憋氣的問題, 我想這一部分還是要有決心才行。

相對於韓國小金鷹是120(A型, 油料?%), T型號稱105-110海浬。

我還是希望要有決心贏韓國人才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