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S112式「近戰瞄準鏡」的規格真的適合台灣人拿去近戰嗎?

Prelude wrote:
忽然發現,你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搞不清楚傳統瞄鏡與菱鏡瞄鏡之間的差別,這讓你一直糾結於目鏡的尺寸。
而且,你對於“眼距”(eye relief)的定義也有些誤解。
正確的眼距能確保你能看到整個視野。對於使用TA31 ACOG的用戶來說,保持NTCH(nose to charging handle)的姿勢,可以確保你每次都能獲得相同的cheek weld/sight picture (entire field of view),從而從鏡子中看到整個視野。

目鏡的尺寸對於增快人類瞄準的時間有沒有幫助?
我在槍店試用的結果是肯定的,老闆也說肯定有影響。
你在"隨機舉槍時,目鏡大小對瞄準時間的差別"有何看法?
當你比較到 15mm和35mm,這個差別就很明顯了。

拿雙鏡都超小的acog ta44來說,我第一次試用這東西時的感想是"有多少人能善用這東西? "
在隨機舉槍的瞄準階段浪費太多時間。

我對於“適眼距”(eye relief)的定義確實不是官方的定義,
但我不認為我的定義有啥問題,
我是實用主義,官方怎麼定義和我無關,我用的效果好不好才是重點,
這個距離是適我的眼,不是適官方的眼;
是設備要屈就於人,不是人去屈就於設備。
我在和其他槍友交流時,他們也不認為我的定義有啥問題,甚至反過來採用我的定義,
不是原廠說的就是聖旨。

關於nose to charging handle,在AR15槍系上確實是常見的推薦方式,
但是對鼻子比較扁、鼻翼比較小,且顴骨又同時比較大的人來說,只能抓個大概距離。
我會在射擊姿勢、槍托長度大致確定後才去決定SCOPE在魚骨上擺放的距離,
並非先將SCOPE放在我喜歡的位置,然後才去屈就這個距離調整我的射擊姿勢。

Prelude wrote:
有那個黑邊是因為照相的關係
在NTCH的情況下,TA31的眼距正是官方網站上所列的距離,這個距離下你能看到完整的視野。不是什麼20mm

不好意思,我的使用心得和影片中的這位YOUTUBER相同,
都認為Trijicon標示的有問題。

關於黑邊:
[1]那個黑邊不是因為照相的關係,你在用肉眼看的時候一樣能看到,
難道你拿近一點、遠一點時,那個黑邊厚度不會改變嗎?
請回答這個問題。

[2]若說專注於影像,因過度專心而無暇注意那黑邊,這是可能的,但僅限定於影像夠大的情況。
人類在專心視物時,愈專心看,視野範圍就愈小,
專心觀察時,高感受力的範圍大約為半徑2cm的圓,範圍大小因人而略有差異,
這個範圍之外發生了的影像變化,你的感受力顯得遲頓,距離這圓愈遠愈遲頓,
這些都是有研究報告的,
半徑2cm=直徑40mm,黑邊如果出現在這個範圍中,你根本不可能忽視它的存在。

Prelude wrote:
建議你借用一個ACOG來試試,你會發現你所提到的這個狀況根本不存在。

我正是用過才有這個心得,你多換幾個距離去比較,便可知有沒有。
30M、60M、100M、200M、300M、400M。
就這6個距離。
神氣保 wrote:
某人一直喜歡糾結瞄準鏡如何云云,殊不知戰場上面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如何保命,有一把能正常操作的武器和適當的防護具才是最優先的事項,你呆在300米外瞄打的很準又如何?去糾結瞄準鏡的目鏡多大又如何?美軍打個仗有這麼磨磨機機的嘛?要不要去看俄軍烏軍怎麼打仗的,守方的戰術和兵力配置才是要考慮的事情,整天糾結瞄準鏡對打仗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而己。


你這外行人還是別出來現醜了,美軍打仗對裝備才真的是精益求精、不停苛求,
全世界對單兵武裝改變最快就是美軍,不斷的加入人因工程,加多設備的測試項目。
你還是先去想想怎麼討習包子的歡心吧。
還是你決定跳槽到反共陣營啦?

lpvo、acog的出現、夜視鏡從2目變4目,槍背帶、槍枝外型細節的變化,單兵外衣材質的提升、戰備口糧的內容.......,
全都是對應美軍在發現問題後提出的新要求而相繼問世。

你連瞄準鏡都沒有,甚至連如何挑選合用款式的依據都不知道,還想出來插甚麼嘴?
eanck wrote:
不好意思,我的使用心得和影片中的這位YOUTUBER相同,
都認為Trijicon標示的有問題。

你的心得跟那位油土伯一樣
請問是怎樣?
你說Trijicon eye relief標示有問題是哪個有問題?
TA31的eye relief 是20mm?
eanck wrote:
目鏡的尺寸對於增快人類瞄準的時間有沒有幫助?
我在槍店試用的結果是肯定的,老闆也說肯定有影響。
你在"隨機舉槍時,目鏡大小對瞄準時間的差別"有何看法?
當你比較到 15mm和35mm,這個差別就很明顯了。

目鏡尺寸不是問題
FOV才是
eanck
對,TA31的eye relief 就是20mm,另外2款都是用同樣的方法測,所以同樣值得採信。雖然我不認識他,但他對EYE relief的定義應該是和我一樣,都是選"黑邊最小"。
eanck
FOV很重要,大家都知。目鏡尺寸對隨機瞄準的速度影響,我在首篇已經解釋過了。人類的動作一定存在誤差,1~2cm的誤差已經算很小了,但相對適眼距卻很大。
eanck wrote:
全都是對應美軍在發現問題後提出的新要求而相繼問世。

你連瞄準鏡都沒有,甚至連如何挑選合用款式的依據都不知道,還想出來插甚麼嘴?..(恕刪)


很可惜這裡又不是美國,沒有多餘的國防預算可以還給士兵挑選適合款式的瞄準鏡,在打仗的時候各種物資缺乏誰還管你物鏡的大小?
eanck
神氣保 你還真的是愈說愈暴露你外行。 當研發費用、製造設備投資下去後,是生產愈多單體成本愈便宜。2萬你是怎算出來的? 再唬啊。
神氣保
eanck一個AOOG瞄具美國賣6萬我己經假設國產化後成本降低賣2萬己經很低了好了,那你自己也說不出來個價格啊[笑到噴淚]
eanck wrote:
你還真的是愈說愈暴露你外行。 當研發費用、製造設備投資下去後,是生產愈多單體成本愈便宜。2萬你是怎算出來的? 再唬啊。
...(恕刪)







你這麼厲害怎麼不在本土建立一個工廠大量製造壓低生產成本,研發成本的錢是從你的口袋裡出的嗎?
eanck
你不用再繼續班門弄斧了,你講的東西對我而言都是常識,我完全不需要聽你講廢話。
神氣保
eanck等你打入軍隊供應商在來教訓我好了[笑到噴淚]
eanck wrote:
你這外行人還是別出來現醜了,美軍打仗對裝備才真的是精益求精、不停苛求,
全世界對單兵武裝改變最快就是美軍,不斷的加入人因工程,加多設備的測試項目。
你還是先去想想怎麼討習包子的歡心吧。
還是你決定跳槽到反共陣營啦?:...(恕刪)

美軍交戰守則第五條:別忘記你手上的武器是由出價最低的承包商製造的。




eanck
你連我提出"黑邊大小"是為了測定eye relief的距離都不知道,你還有臉在我面前嘴啥? 有資格談論的人都沒講話了,而你的程度連談論的資格都沒有。
神氣保
eanck對對對,所以你這裡最厲害,到時候還不得乖乖當填線寶寶?
不跟你說了。
你關於ACOG的論述很多基本上是胡扯。因為我就有一個TA31F。其他的就不說了。
可能你沒有太多用瞄具真鐵射擊的經驗,但是你假裝自己有。
很可惜,你的文論點中跟瞄具無關的部分很多我都頗贊同,但是你跟人討論的態度還有方式很容易造成別人的反感,這樣子的鬥雞性格很吃虧,尤其是如果你希望藉著討論來讓更多人同意你的想法的話。
如果有機會多練習裝瞄具的真鐵實彈射擊,有更多一手的經驗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再交流。
Prelude wrote:
不跟你說了。
你關於ACOG的論述很多基本上是胡扯。因為我就有一個TA31F。其他的就不說了。
可能你沒有太多用瞄具真鐵射擊的經驗,但是你假裝自己有。
很可惜,你的文論點中跟瞄具無關的部分很多我都頗贊同,但是你跟人討論的態度還有方式很容易造成別人的反感,這樣子的鬥雞性格很吃虧,尤其是如果你希望藉著討論來讓更多人同意你的想法的話。
如果有機會多練習裝瞄具的真鐵實彈射擊,有更多一手的經驗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再交流。


你要怎麼認定我對ACOG的說詞,那都是你的自由,我干預不了。
但和我看法相同的人可不只一個。
你有一個TA31F,那又代表甚麼?
我見過太多手上有某款SCOPE,卻依然對它不甚了解的人;
也見過買了甚麼就把甚麼當寶,容不得別人批評的人。

我對ACOG的使用經驗不需要假裝,但時間不長是真的,因為這東西達不到我的需求,
所以沒有買的必要。

你要否認我對的SCOPE規格與參數的見解,我同樣干預不了。
我只能說你應該是不懂SCOPE的光學設計原理吧?
你頂多是"會用、知道怎麼用",卻不知改動規格後帶來的影響。
請你直接去比較目鏡大小在隨機舉槍瞄準帶來的差異,這麼多天過去了,
一比就馬上知道的東西,卻也不見你說一字半句,你是想隱瞞甚麼嗎?

和你繞了這麼久,見你一直糾結於"目鏡大小無助益",
但不見你對鏡片組有所著墨,我就知道你對光學的理解到哪了。

舉例來說:
[1]FOV的大小,怎麼設計的,你知道嗎?
物鏡大小、物鏡邊框往前方延伸的長度、物鏡曲率、FFP與物鏡的距離、FFP的尺寸,
基本上就這幾個變動量。

[2] 有FFP的SCOPE,目鏡大小會影響到FOV的大小嗎?
答案是不會的,原因你可以自己去查光線在FFP到SFP之間是做啥的。

[3] 從FFP傳到目鏡的影像是可以放大的,一般狙擊鏡都有這樣的設計。
ACOG的目鏡不做大,是因為它要節約尺寸、節省SFP鏡片。
大的目鏡可以加大影像的投射範圍,更方便讓瞳孔去抓位置。

[4] 從你自己發的影片中的瞄準動作可以驗證很多細節,
只是你自己不想承認加大目鏡帶來的好處。
我是不知其中的原因,只有你自己心裡明白。

https://www.astronomy.com/observing/what-is-the-benefit-of-a-2-eyepiece-compared-to-a-1%C2%BC-eyepiece/
學術類的文章也充分證實我說的話。
這篇文章說大的目鏡可以加大視野,這是指沒有FFP的情況下。
SCOPE中從第一物鏡到FFP,這區段已經取代了決定視野的功能。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從物鏡組一層一層傳過的影像夠大,但由於目鏡比影像投射範圍還要小,
導致部分影像無法被接收,造成視野變小。

==================
在台灣發文是要能指望甚麼認同? 這些沒經驗的人的認同有啥用?
還不如我在槍店買子彈時找店長打屁,順口多借幾款SCOPE來試用,
所獲得的訊息更多更實用。
eanck wrote:
先來看看XTS112...(恕刪)


你是鼓吹國軍要廣泛使用瞄具的人,怎麼這篇的問題這麼多?
在所有瞄具中,我認為4倍ACOG最適合給步槍用,300內它視野夠大
我就認為它很好用,我雖沒有美軍制式,只有中國製4倍小海螺,
就沒有你說的,眼球前後移動會影響,
再來射手本來就是要去適應裝備,據槍貼腮位置姿勢都應固定在同位置,
相差應很微小的,

國軍的瞄具我認為規格會與美軍相同

再來國軍有試槍人員,不是網路鍵盤手,你在YT可找到影片,
槍與瞄具,這些人也會反饋給研製廠
henry999 wrote:
你是鼓吹國軍要廣泛使用瞄具的人,怎麼這篇的問題這麼多?
在所有瞄具中,我認為4倍ACOG最適合給步槍用,300內它視野夠大
我就認為它很好用,我雖沒有美軍制式,只有中國製4倍小海螺,
就沒有你說的,眼球前後移動會影響,

我說的影響是黑邊大小,你的意思是不管你的眼睛離目鏡多遠,黑邊大小都固定不變嗎?
天底下沒有這麼厲害的光學瞄具啦。

你認為它很好用,請問你隨機舉槍到可以射擊的時間要多久?
你前面說你兩彈之間的時間差有多短,那是在沒有重新舉槍的情況下,
如果加大雙鏡可以縮短整個過程的時間,你覺得有沒有價值?

其次,你的中共國製4倍小海螺和國軍的近戰瞄準鏡會是一樣規格的東西嗎?
你怎能認定你手上的東西的使用情況就等同國軍產的呢?

henry999 wrote:
再來射手本來就是要去適應裝備,據槍貼腮位置姿勢都應固定在同位置,
相差應很微小的,

是裝備樣式眾多,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射手要懂得挑合適的裝備。
你挑到勉強堪用的,又不想換,當然只能屈就啦。

人類的動作一定存在誤差,1~2cm的誤差已經算很小了,但相對適眼距卻很大,
就算你能很精準,那也只是你一人精準,整個陸軍的普遍狀況是啥樣子??
戰爭是看"大數",我從一開始就在強調這一點,
但你卻一直把你自己的情況當作是普遍情況。

舉槍貼腮後,調整這1~2cm的誤差就是要時間,
1~2秒在近戰區有高機率可決定生死,
如果你不能否認,那你還要辯啥?

henry999 wrote:
再來國軍有試槍人員,你在YT可找到影片,
槍與瞄具,這些人也會反饋給研製廠

國軍陸軍的水準.............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