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極音速飛彈機動原型發射車, 捷克12輪特種車列首選

60年代俄國版潘星R27

極速約12馬赫?

目標上空約1馬赫????













投入巨資研發高科技飛彈竟然拖車無法自製?
我看淘寶買個三蹦子拖飛彈唄!至少省荷包..


不就是剛開始沒多久嗎?

數量開始多了,當然得開始找車了

uyroo wrote:
投入巨資研發...(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不就是剛開始沒多久嗎...(恕刪)


再過百年再來看看數量多少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既然講的潘星2,就來看看
先以慣性導引系統減速再打開雷達這當然不會有黑障問題

有些資料詳述內容中,減速後在目標上空甚至只剩3.5馬赫


潘興II開始研發是1960年代,1970年代服役。

不管是再入段的減速程度和最終落地速度都受製於當時的彈載計算機和其他子系統技術條件限製。

現在是2024年。連伊朗革命衛隊跟胡塞武裝都可以發射雙錐體MaRV打到以色列。

不論是中科院還是西科大國防科大等這些年都陸續有突破黑障通訊/制導論文或者科技成果評定的新聞曝光。這類國防高科項目有管媒曝光意味著過了脫密期限。

在當代防空技術下,如果一款所謂的高超聲速武器只能在5馬赫左右才能確保雷達或者其他目標偵蒐傳感器開機。那特意研發尤其軍事大國特意研發的意義已經不大。此處點名CPS/LHRW。
mangchaocs
而且一般判定導彈突防能力和攔截難度的速度指標也是終端速度Terminal velocity而不是著地速度Terminal impact speed, 畢竟你在地面高度攔截成功也沒有意義。
Escentric Molecules05
你以為每個國家都有遠程薩德用?有專門反導的愛國者係列用就很高級了,[^++^]
做為有很大機會會是被侵略或者說是防守的一方,研究怎麽防守各國智庫也是有興趣的...

高度就不用講了,高度越高越容易被抓到
另外等離子效應不只造成黑障,在雷達波下更有加成的效果更是容易被抓到

前面有貼過其他的研究了,速度就是燃料,作者估計 scramjet 不會超過7馬赫,燃料多體積更大再大不切實際

降低速度也不是完全為了避黑障,想不要更容易被發現就得考慮脫離等離子效應(而且制導本身也需要),又躲避雷達降低高度,空氣阻力變大當然速度會降低了(或者說你要擊中目標,本來就得降低)



以前面烏克蘭抓到的皓石來看,scramjet最少也得維持4.5馬赫引擎能啟動的速度,scramjet要自身維持這速度大概如貼文中的10公里高度(5.5馬赫),那也不低啊難怪被防空系統抓到,如果你有考慮前面種種因素 ,1-2馬赫就能工作的ramjet反而更適合不是嗎?















mangchaocs wrote:
Escent...(恕刪)
如你所說長劍100或是印度的就是 ramjet

但你質疑的4馬赫也是有合理解釋

不是拿來反艦用考量射程,不用飛得這麽低



中國




印度



那四片有立體感的厚度,應該是進氣道?中印兩者真像
mangchaocs
中國從不宣稱DF100是高超聲速,畢竟就4馬赫,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門檻還是錢學森提出的,中國人不會自己違反中科院物理所創始人提的概念。印度則宣稱這個看構型很難想到Hypersonic的貨是高超聲速導彈。
Escentric Molecules05
高和超容易混淆,台灣的用語比較好分辨,比音速快叫超音速很好理解,五馬赫以上是極音速,分兩種就好了
美國新項目

美國是大國吧?






mangchaocs
這個例子相當好,在推進技術和導彈研發經驗上強如美國這樣的國家,新一代使用亞燃衝壓引擎的空射戰術反輻射導彈SiAW,仍然是4馬赫。要靠衝壓引擎達到5馬赫以上,人家有另外的超燃衝壓HACM項目。
Escentric Molecules05
那是記者超譯,原來的版本是固體火箭,下面的原文連結也沒講ramjet或換動力
厲害了,人家這個月才丟個不含引擎的模型,你就知道飛行速度是多快了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厲害了,人家這個月才丟個不含引擎的模型,你就知道飛行速度是多快了


很簡單,前身是AARGM-ER,為了達成2026年快速服役的計劃,大部分子係統會沿用,動力部分有大改的可能性極低。

至於實際是什麼速度以及使用的是什麼引擎,等出來看就知道了。
Escentric Molecules05
7億多,如你說的應該換不了什麼引擎
mangchaocs
預算經費不用太認真,老美新世紀之後的任何一個專案不超支2倍以上才叫不正常。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