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出了大氣層才有是個什麼彈道的問題,
而森格爾彈道或錢學森彈道當時的想定是加大飛行器的航程也不是啥的解決難以攔截的方式
在大氣層內當然是渦輪發動機燃料效率最高,所以美軍從未放棄次音速長程巡航飛彈的發展,與爬高出大氣突防相反,低飛躲避雷達也是一種突防的能力
所以能低飛又有極音速的能力會是較好的方式
MaRV的桑格爾彈道和HGV的錢學森彈道最早的確不是為了導彈突防。
但兩者的彈道特性在後期被發現具備軍事價值也是事實。
MaRV可以實現在垂直方向上對於防守方非常不規則的彈道特性,傳統攔截武器難以鎖定和攻擊。
HGV在水平方向上具備大範圍機動能力,並且HGV所處的臨近空間剛好位於當前主流防空係統和反導體系各層級之間的尷尬區間,即便是最新測試的幾款也只能說開始把各自的射界上下限拓展到臨近空間高度,甚至還沒實現完全覆蓋。
HCAM這樣的很多人都認為是最佳方案。但實現的技術難度也幾乎是最大。
講求實用主義的會根據自身技術能力和經費先易後難,強如老美如今也是先保證MaRV構型的LHRW盡快完成測試進行部署,甚至不惜自打臉2009年曾提出的苛刻標準,把按照自家老標准不符合高超聲速武器定義的LHRW也稱為“Hypersonic missile”,但這也體現研發效率遠不及冷戰時代的美國當下的實用主義。
而體量不足的不會去學中美這樣什麼構型都要。而是著重根據自身情況發展合適的構型。
低空實現所謂高超聲速,即便是老美的HCAM到目前也只能說慢慢在做項目推進,一堆問題要解決。
中國能查到公開信息的這類構型一樣都是在實驗測試的狀態。
毛子已經服役的鋯石則是大部分航程上的彈道高度都屬於高空。
並且中美俄使用吸氣式構型實現高超聲速的無一例外全部采用了超燃衝壓動力或者包含超燃衝壓的復合動力。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錢學森彈道進入大氣後就不再出去
所以幾乎在大氣內飛行的錢學森彈道有翅膀或說較大的彈翼才有利滑翔飛行
使用桑格爾彈道需要重覆進出大氣層,大氣外需要有空氣的氣動力學無用
LRHW使用哪種彈道?並沒有資料,但LRHW 射程與DF17相當甚至更遠,但重量比DF17輕得多幾乎只有1半,
MaRV嚴格意義上說也屬於HGV的一類。
但當代的乘波體HGV和最常見的雙錐體MaRV彈道類型差別明顯,所以這裡分開來說。
中文語境裡針對高超聲速飛行器所說的“滑翔”。
既包含錢學森彈道這種幾乎全程在臨近空間做垂直高度變化比較小的飛行線路。
也包括桑格爾彈道的部分線路,
桑格爾彈道的彈跳或者說水漂階段,很多時候又被分解為“躍升”和“滑翔”兩個階段。
正是因為錢學森彈道和桑格爾彈道都有利用激波產生的升力提升水平方向飛行距離的原理,所以都被稱作具備滑翔能力。(利用壓差/升力提升飛行器的無動力航程其實就是廣義上的滑翔)
只不過類似DF17或者AGM183A這種構型大部分彈道區間都在利用升力進行滑翔,所以也叫乘波體Waverider。
而雙錐體只在彈道的部分區間有滑翔的動作。
至於這類双椎體(LHRW当前的彈頭構型也是)如何利用激波產生的壓差/升力實現“滑翔”。解說視頻很多。
比如這個2:20開始以潘興II為例子的解說
至於說小體積大射程,其實只要肯犧牲一點裝藥量和末端速度,也不難。
比如艦載版反艦MaRV鷹擊20(就是很多人誤傳是鷹擊21那個)。加上碩大助推器的整個尺寸也就跟紅旗9B艦對空導彈差不多,可以放進052D和055的垂發。但射程還是有1000公里。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你那雙錐波?壓差機動...(恕刪)
並沒有理論衝突。
雙錐體的再入機動軌跡有大量垂直方向的分量,機動幅度比乘波體大很正常。
但是乘波體全程在相對更低的彈道,因此理論上被發現的時間會更靠後,並且全程保持在臨近空間中下層,當代技術攔截的可能性也更小。
乘波體的水平范圍機動幅度分量比雙錐體還是更大,只不過乘波體的水平方向上大幅機動對射程的折扣可能會比雙錐體的機動對射程影響更明顯。
前者相當於直接犧牲部分滑翔距離實現更大的機動幅度,後者卻是利用滑翔變軌的次數和射程成正向關係,不過和末端速度就是負相關。
至於說Flak的言論,這位基本沒有對老共的裝備體係有過正面評價的,他講話的參考性您覺得有就有吧。
並且巨浪1發展來的東21到後來的東21D,以及東26,鷹擊20等等,已經經歷整整五十幾年迭代發展。
有句左岸的話叫做“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當嘲笑左岸網友對老美的武器以己度人的刻板映像時,Flak這類人自己也在用僵化陳腐不變通的刻板映像去看老共。
這是一篇十六年前來自綿陽氣動中心的論文,Flak所列舉的所謂“新一代”雙椎體飛行過程中的“滾轉”並不是什麼新奇技術。這類過了脫密期的論文還有很多。
當然,這類粉絲數較多的號,也可能本來就有“安撫人心”的任務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