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巡防艦噸位4500是科學縝密論證的結果

五毛獵人 worte:
這是不是美國智庫建議台灣學伊朗.或是中共以前飛潛快戰術的不對稱作戰?

若海軍這麼想要4500頓四面固定神盾,建議先用三面固定一旋轉或是耐心等研發好再造


是啊 以我們的國力與能支付的軍費
把新巡防艦力量設定在"接近"(能做到多少不好講) 基隆級的接戰能力..
但火力無法與基隆級這種大型艦艇較量
這樣來彌補基隆級不足的地方 已經很迷人...

妄想著近乎全功能的神盾艦 一點都不現實...

要了話 等老美那批要退役 比照紀德級或派里級入手
花點錢更新系統 小幅翻修 再戰20年...
而且數量應該還是保持4艘左右... 這應已是很驚人的支出了 再多我們恐怕玩不起..

這樣的整體水平才維持均衡 且有明顯的戰力增長...

否則 我們不計代價搞出幾艘神盾艦 結果不得不把原來養的巡防艦砍掉一半..
或是嚴重影響其維持費用 那完全是得不償失的事...

在我來看 台灣的艦艇 防空能力的確該有相當進步..
但既然不打算在陸基火力支援範圍外作戰..
那就不必什麼都想比照神盾艦 保持一定數量..
以台灣本島為掩護 大型艦艇群 將整個台灣以東海域完全控制住...
這裡也是美日兩國實質控制的海域
除非美日都完全袖手甚至讓路給中國進軍..
否則中國海軍在這裡是很難佔到便宜的...

反倒是反潛能力 我們完全不可鬆懈
因為 如果地面上的反艦飛彈佈署妥當
中國大型艦艇能通過巴士/宮古海峽的機率將非常低
此時能進入台灣東部海域 伺機切斷台灣交通線 甚至發射潛射飛彈的潛艦..
會是我們最需要防守的目標..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海軍必須維持操作20餘艘巡防艦的目的...

另外 20艘左右大型艦艇佈署在台灣東部海域
也不會只有消極守著敵人 必要時也可以發射飛彈攻擊台灣本島上空敵人
或以雷達系統彌補本島可能被局部摧毀 或癱瘓的雷達或戰管不足..
與台灣這艘超大不沉艦艦相互以火力掩護 才能讓在接近台灣的海空域..
取得最大的火力密度 給來襲敵軍最大程度傷害..
我只能說
不想要做的事情
沒錢
辦不到
都是很簡單的理由
台灣過去每一樣軍購都可以用這些理由擋掉

六艘康定賠錢貨
六艘濟陽
一共12艘
這樣的資源跟人力不能養六艘6000噸的小神盾
那我也是醉了

要獨立建國要付出
就算不要獨立建國也不要當砲灰
也要付出

台灣就是二戰的戰場之一
難道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被跳過嗎?

海軍要養LHD x 6
這個數量換不了輕航母x2?
F35B比起AV8B要略大些.

義大利2008服役的加富爾號航母,滿載2萬7千噸,
艦員:885人(乘員451,航空員203,司令部140,其餘91)
艦載機:24架AV-8S


國軍有要造6艘LHD?

按照軍方公開的資料:
新一代主戰艦預計7~9艘
新一代4千5百噸飛彈巡防艦預計6艘
沱江級後續艦11艘(乘員:53人)
還有IDS自製潛艦8艘,1萬噸的鴻運2艘,消息不明的迅能....

上述這些,若再加上輕型航母,恐怕不只康定/濟陽級要退役,
可能成功級也得退幾艘才能補上缺額.
鴻運計畫兩艘兩棲艦
可能買到六艘
廣義來說兩棲艦=LHD

如果玩真的就是直上兩萬噸x2
一萬噸不上不下的弄六艘... 在人力跟資源上壓力更大

兩萬噸大概就艦載一打STOVL的戰力+一打直升機
開去逛太平島巡田水是很夠格的

三腳阿喵 wrote:
F35B比起AV8B...(恕刪)
YC_Jiang wrote:
是啊 以我們的國力與能支付的軍費
把新巡防艦力量設定在"接近"(能做到多少不好講) 基隆級的接戰能力..
但火力無法與基隆級這種大型艦艇較量
這樣來彌補基隆級不足的地方 已經很迷人...

妄想著近乎全功能的神盾艦 一點都不現實...
...(恕刪)


I could not agree you more!

突發一構想,將來震海計畫完成前,AESA四面大盾與作戰系統大概也會弄好了,就要開始造8000噸級以上的防空驅逐艦,估計載彈數會在128枚以上的海劍二與海弓三
在造這四艘新的驅逐艦之前,何不拿一艘基隆級來大改? 它的船體是史普魯恩斯級的,有四個燃氣濄輪機,加速快,非常好的輪機,就是要現代化改裝。
把舊的電腦與雷達全拆掉,飛彈庫改成VLS,整個艦橋與作戰室大改,切掉不必要的桅杆,把四面盾裝上,整艘船的重量可以減輕不少,我估計可以幹掉800-1000噸。
用準備裝在新驅逐艦上的訊聯系統與四面盾雷達,裝滿100餘枚海劍二與海弓三,還可以再裝上32枚雄三應該都不是問題。選兩艘狀況比較好的改,就會多兩艘防空驅逐艦。
有點怪
海軍自己好像只有公布沱江級會建造12艘
其他的數據好像都沒公布吧

另外兩棲艦=LHD?
這論點也很奇怪
鴻運計畫登陸艦是屬於LPD
LPD強調的是小艇跟突擊車的運輸能力
並不是強調直升機的運載能力
fque wrote:
鴻運計畫兩艘兩棲艦可...(恕刪)

鴻運計畫沒有直通甲板.


國軍腦子不正常,才會造1艘用於太平島巡田水的輕航母.

別說單靠一打STOVL的戰力+一打直升機,就算24架F35B,在南海也未必夠看.

若沒整個艦隊過去,南海周邊國家用潛艦,或者飛彈飽和攻擊,就把輕航母幹掉了.

問題是,譬如紀德級是碼頭王...

真有南海周邊國家要找台灣麻煩,根本不必硬來,只需鬧點風吹草動,讓航母艦隊
來回奔波幾次,海軍大概就受不了.
震海計畫108年預算被凍結,109年只編列9000萬,連拖了兩年,是什麼問題? 如果是雷達,就不要再堅持四面AESA了,那留給驅逐艦使用
不用這樣挑語病
我指的是輕航帶的戰鬥群
整個戰鬥群1輕航+1紀德+1小神盾+1成功+1潛艇
這樣面對越南六艘kilo夠嗎?
沒有艦隊不怕飽和攻擊跟潛艇威脅

建軍要看用途
2-6艘萬噸兩棲艦了不起一千到三千海軍陸戰隊的投射能力
請問要投去哪裡?
要投射的地方要不要先制空制海?

萬噸可以幹很多事情
兩棲作戰是台灣建軍的優先考量?
紀德艦以前就是美軍改裝為DDH的選擇之一
只是美軍不想花錢而已
設計可以搭載四架海鷹當直升驅逐艦

一樣萬噸要兩棲還是DDH?

海軍十二項造艦計畫
三項最貴的我覺得沒甚麼意義
兩項要汰換紀德艦+成功級+濟陽級+康定
一項鴻運計畫

紀德跟成功都有戰力再戰20年
升級VLS馬上戰力有感升級
有需要汰換嗎?

真正需要立即汰換的只有濟陽跟康定12艘
12換4x8000噸或6x6000噸或2x8000神盾DDH+4x6000小神盾不是比較好的方案嗎?

鴻運x2不如一艘兩萬噸直通甲板DDH來的實際
萬一弄到短場起降直接就是輕航母

三腳阿喵 wrote:

鴻運計畫沒有直通甲...(恕刪)
lylive wrote:
噸位太小硬上大四面會有什麼後果,南森級已經示範過(恕刪)


南森級的確很慘,裝了四面SPY-1,結果因為供電不足,一次只能開一面輪流開,這樣不如裝一面360旋轉的AESA/PESA,震海專案應該引以為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