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顯現出國軍官兵的英勇犧牲奉獻精神..
雖然國軍出勤形同作戰,但還是要視天候做必要調整..
飛行安全還是排第一,尤其最高階長官自身安全尤其重要..
也就是在戰時,軍中最高階長官也不會上前線曝露危險中的..
這些也是為指揮中心,確保安全才是最高原則,而並不是畏戰..
記憶猶新,記得在此之前服役時,發生陸軍指揮所高司演習「昌平演習」..
「南.北軍」進行攻防演練,當時任本軍總司令的于上將與督訓將校..
搭乘UH-1H直升機視導陸軍「昌平演習」,因天候不佳遭積雲和氣流..
造成墜機意外,包括陸軍總司令于上將等人重傷,中將高階軍官等13名幹部殉職..
此等最高長官的英勇犧牲奉獻精神,永遠留存在國人心中..
暗房教父 wrote:
唯一比較合邏輯的就是自體葉片迴旋降落 (完整 正確的名稱忘了)
直昇機失去動力後的迫降動作, 叫做 Autorotation.
Autorotation ( 自動旋轉 )
直升機失去引擎動力後開始下沉, 主旋翼被由下往上吹的相對氣流帶動而 [ 被動旋轉 ].
利用旋翼 被動旋轉 產生的慣性讓旋翼持續轉動, 在觸地前, 將螺距桿帶高, 機身角度拉大, 這時旋翼角度加大再加迎風面積變大, 而得到瞬間的大升力, 可抵銷部份的下沉力道, 而降低衝擊............ 只有一次機會.
簡單來說, 類似 麻雀或鳥類 落地前突然張大翅膀, 以減緩觸地衝擊.
如果在陡峭山坡或高大樹林等環境迫降, 效果會打折扣..........

gtparty wrote:
參謀總長僅次於三軍司令,竟然沒有戍衛隨行?
即使出門走陸路,應該也不至於只有一輛長官座駕在路上跑。
整個直昇機機上人員(包含:乘客)名單,共 13 人
正駕駛、副駕駛、機工長 <--直昇機機上人員
1上將,2中將,3少將,1中校,1少校 + 軍聞社陳映竹+總士督長 <-- 乘客
感覺怪怪的又詭異。
以保全/安管的角度看完全是怪怪的。
參謀總長, 位階在三軍司令之上喔 .
參考 :
[ 國防部參謀本部 ] 是中華民國國防部執行軍隊指揮之特設單位, 等於世界各國的總參謀部, 也是中華民國國軍 [ 軍令系統 ] 的最高單位.
2013.01.15 以前
參謀總長是一級上將 ( 四星 ) 編制, 三軍司令為二級上將 ( 三星 ) 編制.
2013.01.16 之後
因應三軍縮編, 參謀總長降一星為二級上將 (三星), ( 非戰時改為二級上將, 除非承平時期或戰爭時期有重大功績才能晉升為一級上將 ), 原三軍各 總司令 降為 司令.
gtparty wrote:
參謀總長僅次於三軍司令,竟然沒有戍衛隨行?
即使出門走陸路,應該也不至於只有一輛長官座駕在路上跑。
整個直昇機機上人員(包含:乘客)名單,共 13 人
正駕駛、副駕駛、機工長
軍中分軍令跟軍政系統。。。
軍令系統最高是。。。參謀總長。。。負責指揮三軍,最有軍權的人,所以郝柏村才死霸活佔了八年。
軍政系統最高是。。。國防部長。。。負責建軍的方向。。所以文人曾擔任過此職,例如陳履安,蔡明憲等非軍職都當過。
位階都高於三軍司令。
機上人員有參謀總長的侍從官,全機不是軍人就是軍方相關人員,要啥保安或是保全?
黑鷹滿載是20人,可能因為總長在只載13人,算寬鬆。機工長都上機代表他對於該機的維修保養都願意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