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式IIB飛彈 與 標槍飛彈

Charlie2020 wrote:
你自己算算老共氣墊...(恕刪)


"你自己算算老共氣墊船總共有幾艘夠不夠做這種登陸"....

你是說現在?還是十年後?

不要像刺蝟一樣,想法不同就展露攻擊性...已經好幾次了....

我的資料不是自己腦補,主要引用自....

「中共兩棲作戰艦能力與登陸作戰戰術戰法運用及我克制之道」(民105.05) 作者:劉仲強 海軍官校81年班、海軍指參學院94年班、戰爭學院98年班。曾任艦長、參謀長、海軍官校教育長、航訓中心主任。

「淺析共軍多層雙超登陸作戰能力」作者:劉宜友 青年日報98年10月8日第7版
mark3 wrote:
.因為海水溫度均一, 創造了單調的背景. 就像是黑夜開燈. 尤其是冬天 (海水 10度, 看人都發亮 )
(恕刪)


是真的人會發亮。
Daniel Wen wrote:
.這玩意貴貴的,拿來打貴點的目標像野牛一類的高價目標,性價比超高.(恕刪)


野牛用50機槍就可以收了,防禦力超級低。
normanchou wrote:
"你自己算算老共氣墊...(恕刪)


趕快對不起!是我態度不對!
老美只在沒有敵情狀況下才用氣墊船,它只有一個優點,快而已。打掉任一側的引擎,這船就算掛了。這是指野馬,野牛有特別裝甲,比較不怕機槍機砲,但是還是擋不住像拖式飛彈這種反裝甲飛彈。
氣墊船是在以經拿下灘頭堡後,用來快速運補。
Charlie2020 wrote:
.氣墊船是在以經拿下灘頭堡後,用來快速運補。.(恕刪)


是的,氣墊船並非用來突擊,目前搶灘最好選擇還是兩棲坦克。
mark3 wrote:
1. 標槍射手能否認出海中目標 ?
我認為沒什麼問題, 射手用日光/夜 4X 掃視, 可抓出目標, 旁邊觀測員可見光幫忙鑑別. 最後射手用 9X 熱像 Lock.
前幾篇文有關 "Target feature" 這是教射手辯別目標用的, 不是 "非要" 飛彈 認得不可..


2. 標槍飛彈, 能否從高空 45 俯衝時, 認出海中目標. ...(恕刪)


在物理上沒有星光這個頻譜,只有紫外光 可見光 紅外光。星光系統通常是可見光與紅外等混合光頻譜感測器去做放大後的光學感測器。像刺針就是紫外與紅外。而這些光譜又如你說的細分頻譜 遠近紅外等等。

A感測器的頻譜不一定等於B系統的頻譜、所以拿其他感測套在另外一個系統,幾乎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為落差可能大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甚至連同一個系統,同一個時間與環境,在發射當下感測器軟體收到的環境細節不同,反應gain等處理不一樣的時候,也可能出現極大的結果落差。


並非說一定射不到 而是在這樣的設定下發射100顆,命中率只會剩下多少百分比的問題。當在一個極限使用環境下的時候,遵從武器的操作建議是很重要的。

兵者 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我講這些沒有任何偏見,單純只是就我的專業理解,提出對武器的看法而已。



Charlie2020 wrote:
你自己算算老共氣墊...(恕刪)

五毛不了解的
氣墊船它們不知道吹幾次了
就已經跟五毛說過無數次了
氣墊船用在登陸戰根本不可行
除了速度.一無是處
一發火箭彈,就能送氣墊船葬身魚腹
旋風 wrote:
.五毛不了解的
氣墊船它們不知道吹幾次了.(恕刪)


若老共用氣墊船去突擊搶灘,那陸軍用標槍用打就沒人會說話了。
IR seeker+ tracker 這過程跟現在影像辨識有點類似
但實際差異很大。

為什麼在lock 之前要先activate seeker並且在最短時間內進入lock, 不然就重做, 這是有它物理原因.
TW大已經有提到,想要了解可以追問他.

而標槍幾種目標鎖定方式中, 國軍可能使用Hull-Down Targets (最遠2000m)有非常多限制條件要去符合seeker 中各種gain值
必須穩定. 網路上有拿FGM148打Boat案例成功有興趣可以去搜索看看, 最後來源多是Battlefield 設計團隊與退伍軍人顧問對話出來.

而其他幾種Lock畫面, 直攻打直升機的鎖定就不討論, 對輪車的鎖定進入12X Lock gate後, 實際啟動彈頭seeker, 若視窗中鎖住正面
或側面特徵物會在縮小上下左右白色標記在『特徵』上,這時代表seeker 鎖定,可以發射。

而所謂gain值為何要相對穩定與變化少,符合所謂Heat signature! 而所謂熱簽名在我們一般沒有經驗的人眼中, 形態學上
就是長得跟輪子,履帶一樣。

但是在飛彈tracker不適用形態學去解, 不然..........

因為飛彈Tracker是以 所謂熱簽名去做熱力學建模,計算熱力學中心來修正並歸行。

1,(k) = I,() + Ih(X) + I,0%) + ,(k) + 1e(k) + Iq() )
here sub i represents the target total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p represents the target plume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h represents the target hot engine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n represents the target cowling and nozzle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s represents the target reflected solar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e represents the Earthshine IR radiant intensity of interest,
q represents the target skin aerodynamic heating IR radiant intensity

以描述飛機的熱力學公式來說, 會再對飛機個位置的熱簽名做出公式, 相信我你不會想算下去。

意思是,
seeker收到穩定熱源資料,丟去公式,先看看跟一開始記憶熱簽名一樣不一樣, 然後算中心歸行。

這些都不是形態學。 當一個不穩定熱源的資料餵進這些公式, 相信飛彈簡單的腦袋就暈了。


網路上原先有一個美國退伍軍人的討論串中, 有許多資深教官在幫遊戲公司做顧問, 現在隨著google 政策還有一些因素
銷聲匿跡. .........
要打海上目標
拖式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看條件
如果數據上和理論上,拖2B不適合打,那為何不用拖2A?

我個人的見解,拖式爆炸後是用熱能熔化裝甲進而引爆坦克內的彈藥
或用爆炸的熱能去殺傷車內人員

而這個跟穿甲彈不一樣
圓頂的解放軍水路坦克+海上的起伏,是否也會讓爆炸熱能彈開呢?
如果有大大知道,歡迎分享

再來,海上的起伏,是否不利於瞄準?
拖2A不像2B一樣複雜,單純是瞄那裡打那裡,不會有判定的問題
至於能登陸的情況,海象必定不可能太差,
這種起伏,就算射手持續追瞄,瞄準起伏上下限的中間點,我覺得不太可能會讓拖式失控
(大幅度的追瞄會讓拖式失去控制亂亂飛)
除非射手沒有經驗,上上下下不斷"快速地"修正.......

但拖2A對海上的目標最大的問題在於越水射程
拖式的導線碰到水就會失效,我沒親自驗證過,只是講義是這樣寫的
而講義裡最大的越水射程也只有1100公尺
拖2B的越水射程是否不像拖2A一般的限制,待專人解釋

我受訓時,拖式是跟著"支援"裝甲部隊的,
但演變到後來變成灘頭固定陣地部隊的一員,這種演變是否"合理"?
我不這樣認為,我的拖式,就是打帶跑.這才是它最強的表現
它沒有裝甲的掩護,發射具少一具是一具啊.


解放軍一定會用盡吃奶的力氣來保護登陸的船團,
我認為船團已從運輸船團離開下水準備登陸時,解放軍一定還是想盡辦法會轟炸灘頭.
不論是戰機(賭看看能不能活著回去),或用遠火(錢先燒了再說,管它打不打得到).
如果一點火炮支援都沒有,這群數百或數千人的登陸人員心理還有辦法打仗嗎?

我軍灘頭當然還是要有少部份的人員在那裡
但絕對不是大部隊全部擠在那裡等著吃解放軍的岸轟支援火力啊.

進退路線/陣地/據點/火力交叉,才是重點啊.
我不確定星星們是否都知道要怎麼運用
如果知道,也有備案,那就多練習,不用播出來給大家看也沒關係

結論, 標槍只要單人/雙人操作,靈活性跟隱蔽性比拖式好太多.
陸射拖式單人操作就只能被陣地綁住,無法移動.
車載式拖式需要行進的路線
等解放軍非常靠近或剛登陸時出手才是最佳時機.
一方面當暗礁,一方面卡住上灘頭的路線.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