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合作局(DSCA)公布的資訊,美國售我一○八輛「M1A2T」戰車及二五○枚「人攜式短程防空飛彈」(刺針飛彈)與附屬裝備的總金額為廿二.二三五六億美元(約新台幣六九二.九七億餘元)。另,拖式2B飛彈、標槍飛彈為續購案,因此未公布於DSCA網站上。據軍方估算,這四項軍售案的總金額約廿七億美元。
台灣為何要買TOW 2B飛彈與標槍飛彈,先看看影片再一起討論
請仔細看是專門攻擊車頂! 而車定是裝甲最薄的地方!
再看看 FGM-148 Javelin
我的觀點是這兩個飛彈比M1A2T更有用! 晚一點再繼續!
設計是希望讓地面和直昇機都能使用。在1968年,休斯獲得了一份全面生產合約,並在1970年美國陸軍開始部署此武器系統。在被採用後,BGM-71系列取代了當時服役的M40 106mm無後作力砲和MGM-32 Entac飛彈系統,此飛彈也取代的當時直昇機使用的AGM-22B飛彈作為機降反坦克武器,要求是在2000碼距離慣穿13吋(330mm)裝甲,首發命中率75%。剛開發的初期這個目標並未實現,但是經過不斷的改良,拖是飛彈漸漸超越當時訂下的目標,後來盛至超越戰車砲的威力。原本外界估計的早期型拖式飛彈穿甲深度可達600公厘、拖式飛彈2型有穿甲深度可達700-800公厘的標準,然而在中央情報局解密資料公布後,可知過去外界的推測值高估初期型拖式飛彈穿甲效能。直到拖2A型飛彈後才有較理想的穿甲性能。
陸軍這次購買的460枚TOW 2B 是BGM-71F 使用爆炸成形炸藥進行攻頂打擊,有效距離高達200-4500米,國軍過去擁有的TOW 2A是使用縱列彈頭為擊毀反應裝甲做最佳化,射程65-3750米。
這次為何要購買如此多的460枚TOW 2B? 因為兩棲戰車在海中涉水時其正面積非常小,2公里外的兩棲戰車露在水面以外的部分非常少,不論是飛彈或式戰車砲要集中其水面部分,難度太高,而且退殼穿甲但就算集中其車頂也會因入射角太小而被彈開。而TOW 2B是攻車頂的飛彈,飛彈會自動偵測飛越戰車頂端時引爆錐形裝藥擊穿車頂裝甲,全世界沒有任何戰甲車的車頂裝甲可以抵抗此種攻擊。
因此TOW 2B是最適合用來攻擊在海上的兩棲戰車。 遠比目前台灣所有的戰車(包括M1A2T)都有效,攻擊的距離也更遠。
這是最標準的不對稱作戰武器。對所有海上兩棲目標而言,這是最好的攻擊,也是它們最大的夢靨! 當然在地面戰中,這枚飛彈也可以在4500米外擊毀老共任何一種戰車,無一例外!
好圖狼 wrote:
要打海上的.要不要...(恕刪)
拜託 台灣可供貴國登陸灘頭 附近地形
非常有利小部隊隱藏 我自己親自跑過 你比我熟嗎?

兩個班甚至一個排..
分個十幾二十組絕對沒問題..
這樣隱藏自己對貴國登陸船隊進行攻擊
是很簡單的事..
空中攻擊在這區域不但效果不好 對自己危險也很大
武直殺手就是台灣新買的刺針 不是嗎?

光這兩年買的就500枚 未來打算湊足1000枚..
貴國有多少武直上門來被獵殺呢?

當然 貴國也可以組織優勢兵力硬幹..
那就30架直升機換30個單兵飛彈
對國軍而言... 這生意賺翻了好嗎....

老實告訴你 台灣沿海地形不但不適合部隊登陸
也不適合攻擊方進行地面掃蕩 地形地物太適合部隊躲藏了..
只要國軍自己不要過度集中佈署 且隨便跑出來招搖
你想用火砲進行掃蕩 幾乎大部份戰力都能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