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F16上校教官寫的, 並同意轉文, 請大家自己去看

原文請看: 作戰相關的問題

作戰相關的問題

如果面對中共的飛彈攻擊,機場當然是主要的攻擊目標,空軍的戰力如何發揮?

至於攻擊達成多少作戰效果,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不過我認為:戰爭能不能勝利是由輸家決定的,只有一方認輸了,才有真正的贏家。以越南為例,成吉思汗沒打下來,法國人也沒逞多久威風,日本也不行,美國也搞的灰頭土臉的,中共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這個例子可以說明「作戰的意志才是關鍵」。如果真要打仗,一定會有很多不同的辦法的,不過還是要看指揮官能不能下決心。以色列的軍事作為與決策模式是很值得研究參考的,他們的軍事行動有很大的自由與彈性,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再看一下許多戰史,許多的英豪,都是以少勝多、以寡擊眾,成就了令人讚嘆歌頌的不世功業。很多人喜歡用數學來解說戰爭或是作戰計畫,就像約米尼也想用科學的方式來演譯軍事問題。可是戰爭能用數學量化的方式推演出結果嗎?當然用這些數據可以做為攻防部署的參考與行動的考量。要是只靠這些數據,就能夠決定勝負,那就不需要戰術、戰略與計謀了,那樣肯定會把孫子、亞歷山大、織田信長、拿破侖、克勞塞維茲這些軍事家氣死的。

每年國軍的漢光演習就是在探討這個題目,有很多人喜歡。要一個數目,好像可以把飛彈的CEP、彈頭威力、機場跑滑道、用一個數學公式納入計算就可以預知戰爭的結果。這有點把科學太神話了,但是這也可以訓練一個概念,計算一下導彈發射到目標需多久時間,我們有多少時間反應,長程預警雷達有多大用處,最佳反應為何,兵力該如何部署,各部隊如何反應,這些訓練也是多年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平時部隊的訓練常易受許多的因素影響。

國防尤其是空軍,雖然要花大錢,但是也是安定的力量。雖然不能保証什麼,但是至少能比較放心一點。空軍有速度、高度,能突穿、有很大的運用彈性,看起來也好看過癮一些,但作戰是要靠三個原素:力量、行動自由與戰鬥意志(Strength、Freedom of Action、Will to Fight)要是有像越南的頑強,只要不像賽德克巴萊一樣尋求決戰,儘管怎麼打,還是不投降,到處遊擊,到最後就能勝利。這就要看人民有沒有這麼狠的決心與意志了。

拉扯的太遠了,還是回到主題。如使用飛彈攻擊機場,就算是也如計畫達成攻擊效果,跑道完全被摧毀了,也是可以使用公路戰備道啊!而且跑道是可以修護的,只要一段時間還是可以開放使用。一般二代機起飛大約2400呎,雖然長度不是很長,但是飛機有其脆弱性,發動機的進氣道非常怕吸進外物(FOD),要是滑行經過沒有整理好的地區,很可能會遭遇外物損傷,再者,飛機的輪胎氣壓約220psi,是硬式輪胎,要是壓過小石頭,可能會有印傷,這樣在落地時也可能因高速磨擦及剎車時產生的熱造成輪胎破損,這也是蠻不安全的狀況。真的緊急時,只要不計(飛機)代價,只要夠長的地方就可以起飛。

有關於作戰後勤,我認為10分鐘也可以起飛20架,這不是太難的事,落地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我們在成軍時,總統校閱,就有類似的演練過。地勤會很辛苦,但是要打戰了,這點辛苦不用太多慮了,只要有需要,會有辦法的。

若是從攻勢主義來談戰爭作為,台灣當然是應該考量先期反制作戰。攻擊當然是有戰術上的優勢,可能會有一時的效果,但是在戰略上,會將自己陷入什麼樣的情境呢?戰爭的發動者、衝突的肇事者、麻煩的製造者、和平的破壞者……划得來嗎?況且,自從1967年中共核子試爆成功後,我們就不提反攻大陸了,為什麼?打不下去了。沒有克制的有效方法。原子彈是太大的震憾,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以目前知道中共防空武器最好的S-300系列,是很棒的防空武器,但是還是有限制的,都卜勒雷達、角度只有120度、單位時間可接戰數量?電子戰能力、功率?整體防空如何規劃?再加上地面武器長時間的待命,對於突發狀況的處置能力如何?作戰訓練情況……都會影響作戰任務遂行的。

再接著要承受國際的指責、經濟的制裁、物資的進口也將會禁運,這些衝擊能不能夠承受?能承受多久?影響為何?有什麼後果?這些問題還是讓聰明人去傷腦筋吧。我們還是管好自己,記得「吃的好、睡的飽、心情愉快最重要。」

其實傳統武器的飛彈是沒法獲得戰爭的決勝效果的,除非是核子彈,能夠有實在我也沒法評量的心理效果,所以不敢講。但是,在作戰上,還是要有陸軍登陸,就是「boots on the ground」。因此台澎防衛作戰,台海是阻隔、也是屏障,沒有辦法登陸的作戰不會有太大的效果的。所以我覺得制海作戰是我國防衛最重要的一環,F-16制海作戰的能力很棒,要是運用得當,是能發揮很大功效的。

飛機滯空時間有限,即使多帶幾個外掛油箱,還是只能有限的運用。要是能有空中加油機,就可以有更長的作戰時間彈性。不過空中加油機不是我們不買,而是美國不肯賣。因為這實在是太有爭議的裝備,太有威脅性了,反而容易導致衝突的升高,所以美方願意賣的也是用途較有限的武器。

有人認為飛彈比較好,比飛機好用多了。每一種武器都有其限制,飛彈打了就沒了,飛機可以重複使用;飛彈不能改變目標,不能後悔,飛彈不能………飛機可以在空中轉換任務,更有機動能力,還有飛行員可以負責,還可以發現戰況臨機目標…

二砲如果用核彈,也只要幾枚就夠了,不過代價會是什麼?沒有人能知道?可能會與全世界為敵?所有海內外的台灣人再也沒有統一的可能了,可以用各種手段反擊報復,另一個恐怖戰爭的開始?這就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轉變了,要是我的親人受到傷害,我會怎麼做?我現在還沒開始想,希望也不用我傷腦筋才好。

戰爭沒有保證成功的作戰方式。戰爭的迷霧也不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就這麼輕易的被解開。還是有許多更高明的偽裝與欺敵作為與效果。這也是矛與盾的針鋒相對。

修跑道是要花時間,所以,如何掌握最小起降帶,這是一件必須要好好下功夫的作業。再則,飛彈的裝填也不是不需要時間的。當然其他未爆彈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業,另外各項作業的配合與訓練也是爭取時間的重要因素。如果真的有必要,軍人不能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執行任務。為了達成任務,為何不能下令?花壇只是演戲,真要打仗了,不能這樣搞的。

飛彈也不是光打機場的,還有雷達站、飛彈陣地、戰管、港口、交通要衝…也要應付一下吧,這一加總,對方在同一時段能打多少?裝填時間間隔需要多少?真的能夠無限量的供應刺機場嗎?

其實我也認為,我們的空軍應該學瑞典的空軍,不知從何處起飛,落地後又不知何從。這樣才是能夠保證能夠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戰力。起飛的飛機不用多,只要有幾架F-16能夠起飛,每架兩枚魚叉飛彈,只要能夠發射,每一枚就是一艘艦,可以削弱攻擊船團。

我們還有海軍、陸軍也有一些武器裝備,登陸作戰只要摧毀1/3戰力,登陸軍就很難打了。其他還有天氣、海象、作戰有關的因素…實在太繁雜了。

所以我認為,能夠獲得機動的F-35(B)是最好的可恃戰力。


newshunshan wrote:
原文請看: http...(恕刪)


以目前中美關係和兩岸情勢
想獲得F-35
機率近於零
BB宏 wrote:
以目前中美關係和兩岸...(恕刪)


對呀, 教官也是這樣說的, 今年買不到就等很久

他是這樣說的:

其實能夠買F-22或F-35最好,不然F-15或F-16C/D也不壞,實在是沒有這麼好的事,能有升級版的F-16也是可以接受的。

作戰不只是靠雷達(講到換主動雷達的事情),最要的是整合的功能,武器的選項包含了雷達、電戰裝備、武器、火控系統、任務電腦,主要的都有了,尤其是武器連頭盔瞄準器、AIM-9X都買了, 真的要給空軍一些掌聲。不過,飛機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的重量,飛行性能一定會有影響,以往在路克基地的炸射比賽,我們的Block-20飛機輕了很多,對比賽的課目相對的也容易有好成績,以後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兩岸的軍事態勢,台灣要能夠有一些空軍的優勢,比較安心一些。照政治發展態勢,台灣總統選舉、中共政治交班,要是今年不買,可能好幾年都沒有機會買到了。

另外教官說如何躲 S300

先要了解S300的電磁頻段,將該頻率輸入RWR尾警器,在被S-300雷達鎖定時就會有警告,執行任務時也要利用地形掩護,低空出擊可延遲被發現。如有ALQ-184自衛式電戰筴艙,就會在火控雷達鎖定時發射反制的訊號,也可以用外掛式的ALE-50拖式誘標,引S-300飛彈攻擊誘標。飛彈的推進火箭燃料的燃燒時間有限,而且遠操縱面很小,一點動作就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追縱方式是前置追縱,飛機變換方向,飛彈也要相對的轉向,每一次轉彎飛彈的射程就會大幅的縮短,速度也會減低,沒有速度更會影響飛彈的轉彎性能,只要了解反制對策,能早發現、能看到地面發射的濃煙,能沈著應變,最後的手段就是與飛彈做BFM,飛機操作大G動作,脫離飛彈的操作區域,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

基本上我對上校的說法有些贊成 有些反對:

每年國軍的漢光演習就是在探討這個題目,有很多人喜歡。要一個數目,好像可以把飛彈的CEP、彈頭威力、機場跑滑道、用一個數學公式納入計算就可以預知戰爭的結果。這有點把科學太神話了,但是這也可以訓練一個概念,計算一下導彈發射到目標需多久時間,我們有多少時間反應,長程預警雷達有多大用處,最佳反應為何,兵力該如何部署,各部隊如何反應,這些訓練也是多年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平時部隊的訓練常易受許多的因素影響。

一枚地對地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需要多久??? 10分鐘???5分鐘??? 在這期間,你能利用這跑道"緊急起飛"多少架戰鬥機???很少吧。這些戰機能對制空權 密接支援有多大的用處??? 等到跑道被擊中時,意思是這個跑道在一段時間內都不能使用(現代導彈的準確率很高,愛國者 天弓系統能攔的到幾枚??先別討論準不準以及攔截導彈的問題),這段時間內敵人會都不攻擊,看著你把跑道修好嗎?當然不會。不是計算公式,而是"想當然爾"


拉扯的太遠了,還是回到主題。如使用飛彈攻擊機場,就算是也如計畫達成攻擊效果,跑道完全被摧毀了,也是可以使用公路戰備道啊!而且跑道是可以修護的,只要一段時間還是可以開放使用。一般二代機起飛大約2400呎,雖然長度不是很長,但是飛機有其脆弱性,發動機的進氣道非常怕吸進外物(FOD),要是滑行經過沒有整理好的地區,很可能會遭遇外物損傷,再者,飛機的輪胎氣壓約220psi,是硬式輪胎,要是壓過小石頭,可能會有印傷,這樣在落地時也可能因高速磨擦及剎車時產生的熱造成輪胎破損,這也是蠻不安全的狀況。真的緊急時,只要不計(飛機)代價,只要夠長的地方就可以起飛。

所以重點是,當你少了一條跑道,就等於少了一個讓我方的戰鬥機大量起飛奪取制空權的機會 至於可供戰機起降的戰備跑道,經過這麼多年,你知道,敵人會不知道嗎???
除了主要軍用機場 民用機場,各個能讓戰機起降的公路,敵人可能都暸落指掌了,這也是敵人的攻擊機\地對地\海對地\精準彈藥所攻擊的目標之一,可能有少部份可起降的產業道路敵人不知道,這時候就是要用到他們的時候了,但畢竟這個機會少之又少......。

其實我也認為,我們的空軍應該學瑞典的空軍,不知從何處起飛,落地後又不知何從。這樣才是能夠保證能夠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戰力。起飛的飛機不用多,只要有幾架F-16能夠起飛,每架兩枚魚叉飛彈,只要能夠發射,每一枚就是一艘艦,可以削弱攻擊船團。

我們還有海軍、陸軍也有一些武器裝備,登陸作戰只要摧毀1/3戰力,登陸軍就很難打了。其他還有天氣、海象、作戰有關的因素…實在太繁雜了。

所以我認為,能夠獲得機動的F-35(B)是最好的可恃戰力


這點我深感認同,我國\空軍高層一直忽略VTOL(垂直起降)的重要性,當你的跑道 基地都被炸爛了,唯一能依靠的,將是散佈在全台灣幾百所的 國 高中 大學的操場,台灣學校的操場其實都有一定的面積大小,戰機絕對能在上面用VTOL起降,幾百個操場,每個都停個一兩架,這樣就有多少了,我曾經在MDC第二論壇(一個很專業的軍事論壇),提出此構想,但很多自以為專業的前輩,卻對我的想法不屑一顧,在戰爭時,後勤一定要分散,利用全台灣綿密的公路網,以及聯勤\陸軍的十噸半卡車,對戰機的彈藥 零件 油料進行再整補, 將空軍的後勤弟兄分散到全台灣的學校裡對戰機做整補 保養的動作,可以保存戰力,又可以進行制空權奪取 密接支援,不過F-35一系列的戰機,基本上小弟認為,它比較偏向"攻擊機"而不是空優的"戰鬥機"它有一定的戰鬥機能力,但不是最好的。所以,我還是支持由國人自行研發主要功能為空優 次要功能為對地攻擊加密接支援的VTOL"隱形"戰機較好。
newshunshan wrote:
F-16制海作戰的能力很棒,要是運用得當,是能發揮很大功效的

台灣的F-16A/B沒有發射空對海飛彈的能力
即使升級後的也沒有
都不知道要如何制海作戰?
像二戰那樣飛到敵艦頭上才用機砲掃或丟炸彈嗎?
早在幾十公里外就會被人家的防空飛彈打下來了

空中加油機和F-35、F-22......乾脆說要買尼米茲級航母、海狼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
都是不可能買到的

大量部署防空飛彈(最好是車載移動式)、堅強反登陸武力是台灣唯一能做的
sp0609 wrote:
雖然另外幾位的說法也...(恕刪)

原來現在美國准許我們打魚了

那應該買F/A-18E/F而不是F-16C/D
F/A-18E/F的外銷市場強敵太多(Su-30、Mig-35、F-16C/D、EF-2000、Rafale、F-35)
賣不太出去
美國也許有興趣賣我們

newshunshan wrote:
前F16上校教官寫的...(恕刪)


以後演習
多演練跑道受損後的起降吧
~~來自美濃的鄉下客家人~~
coumtertm wrote:
基本上我對上校的說法...(恕刪)


若有問題, 我想大家可以去他的網站問他, 這樣最明白, 畢竟空軍飛行員很少

不過教官的文章, 有提到2400英呎緊急起飛的問題, 就是戰爭時, 不管任何代價, 也要讓飛機飛上去的最短距離, 圖為教官提供美國LUKE機場的圖, 21左與21右跑道, 都有10000英呎長, 所以只要1/4跑道長度, 就夠F16起飛, 另外請看還有好幾條聯絡道, 長度都有5000英呎長, 此外能起飛的地方, 還要算聯絡道與滑行道, 之前不是花蓮的F16練習降落在聯絡道, 前輩說不計代價, 總是會有辦法的, 大家也可以看其他可以起飛的地方

http://tw.myblog.yahoo.com/metalf16/photo?pid=314

還有花蓮是雙機場, 就是還要算佳山, 大家可以看一下 Google, 其實飛機躲在佳山, 除非原子彈, 不然一般導彈都會炸上山壁, 他也說佳山是好地方

有人過去問了嗎? 教官很熱心, 一定會回答大家問題, 最好的事情, 就是教官不會笑大家的問題, 我想這在其他論壇, 不可能

教官也說10分鐘也可以起飛20架,這不是太難的事, 以前花蓮的F16就做過, 並可在7分鐘內落地20架

一個機場飛20架, 花蓮又是雙機場, 就有40架, 加上其他機場, 第一波台灣可以上去100架飛機, 打完後再轉佳山或台東. 但我就不知道100架夠不夠, 還有教官有提到, 導彈不只要打機場, 還有其他地方要打, 加上導彈還要重新裝填, 台灣還是有機會. 大陸又沒辦法3000枚一起過來

另外教官有說到空域的問題, 真打戰不像Topgun那樣好看, 每台飛機都擠在一起, 其實是有空域的, 因為戰機動作太大, 不小心就撞機
其實東部的佳山機場,很多人一直以為有山的屏障,請大家用Google Map看看就知道.M族導彈絕對可以攻擊該基地跑道.而且該基地絕對是第一擊的重點照顧目標.
所以我國需要的是發展大量的陸基固定/機動式巡弋飛彈.在跑道受損期間一樣的攻擊對方的跑道.使其能用於攻擊我國的飛機架次減少.其他的使用防空飛彈爭取時間.修補跑道.對方的飛機竄近來對我國的傷害遠遠超過M族導彈的威力.譬如一架F16可以掛好幾枚500磅炸彈,並重複使用,一枚導彈只有500kg高爆彈.精準度也比不上飛機.
我想大部分我國的防空飛彈應該機動野戰佈署,來防範對方的戰機而不是用於反飛彈.
對付飛彈攻擊我們的固安計劃讓我們的地面兵力分散,掩蔽,躲藏.這才是最有效的方式.讓他們的飛蛋砸在目標已經離開的地區就對了.最主要還是他對跑道的殺傷力...真的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