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變導覽 邊帶路邊談戰略
2013-06-02 01:24 中國時報 【黃如萍/專訪】
「珍珠港戰役,日本航空母艦戰力從此一蹶不振,大和艦大而無用,證明作戰最重要的是戰略!」今年八十一歲退休中將馮濟民,擔任長榮海事博物館志工兩年多,將自己軍旅五十多年的經驗,融入導覽故事中,並從戰艦談戰略,散播國防教育。
馮濟民是海事博物館內軍階最高的志工,他到區公所申辦相關證明時,不經意發現長榮海事博物館在徵求志工,主動上網報名。從有人服務的將軍變成幫人導覽的志工,馮濟民說,「奉獻一己之力,從付出中享受內心的快樂,其中的奧秘,若未親自參與,很難體會。」
馮濟民為陸軍中將退役,曾經擔任陸軍作戰研究督察委員會主任委員,創建台灣陸空協調作戰,並是漢光演習總指揮,由於作戰經驗豐富,解說軍艦、海軍戰役,甚至是商船、貨船,都能朗朗上口。
中途島戰役是馮濟民最受歡迎的導覽之一。馮將軍帶領民眾從不同的角度看珍珠港事件,他說,「日本人建造世界最大軍艦《大和艦》、《伊號第四○○潛水艦》,偷襲美國珍珠港成功,企圖再進攻美國本島,美國掌握軍情,發展能搭載飛機的航空母艦,一舉殲破日方,這次世界第一次航空母艦戰役,也成日本與美國海權勝負的分界點。」
長榮海事博物館胡湘源課長說,馮濟民最令人折服的是國防知識的傳輸。他當年帶兵經驗與故事,講述軍人武德,所有教材都自己編撰,常帶團到金馬前線實地講述,海博館的志工研習,也請馮將軍「帶路」。
轉載至此
InvincibleJen wrote:
「珍珠港戰役,日本航空母艦戰力從此一蹶不振,大和艦大而無用,證明作戰最重要的是戰略!」
.................
中途島戰役是馮濟民最受歡迎的導覽之一。馮將軍帶領民眾從不同的角度看珍珠港事件,他說,「日本人建造世界最大軍艦《大和艦》、《伊號第四○○潛水艦》,偷襲美國珍珠港成功,企圖再進攻美國本島,美國掌握軍情,發展能搭載飛機的航空母艦,一舉殲破日方,這次世界第一次航空母艦戰役,也成日本與美國海權勝負的分界點。」...(恕刪)
1.1922年底日本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竣工, 且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2.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7日. 是人類史上首次大規模集中使用航艦武力的作戰.
3.大和號是1941年12月16日開始服役.
4.史上第一次航母PK航母的大規模戰役是1942年5月4日至5月8日的珊瑚海海戰.
5.伊號第四○○潛水艦在1944年1月18日才下水. 此艦之概念引導彈道導彈潛艇的研發.
的確是記者的錯, 採訪時本人就坐在旁邊
1.珍珠港事件時, 美國航空母艦出外演習而逃過一刦
2.中途島大戰是世界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大戰, 大和號擔任當時之旗艦, 但未參加直接戰爭
航空母艦在珍珠港事件證明其實用性, 巨艦大砲主義就此開始衰微
大和號戰艦是當時戰艦主力艦的顛峰之作, 但後來都只擔任高官的載運艦, 而被稱為大和旅館
戰爭後期, 日本已失去空優
而後在雷伊泰灣海戰, 美國擊沈武藏號
歸納經驗後, 在沖繩島戰役擊沈了大和號
在這個過程, 發展出飽和攻擊的概念
來到海事博物館看到大和號戰艦的模型上密密麻麻的防空炮
最後卻在300多架飛機攻擊下被擊沈
如此就知道空優有多重要
所以菲律賓事件, 台灣展現海軍軍力時, 為何需要空軍護航
看這段歷史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