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被擊落的不是馬航,是美航.....
美國會如何處置?
美國忍的下去嗎?
開戰?
第三次世界大戰會開幕嗎?
魯蛇咬溫拿 wrote:
如果今天被擊落的不是...(恕刪)
民航組織早有警告 馬航或為省油省時抄近路
http://hk.crntt.com/doc/1032/9/4/2/103294287.html?coluid=93&kindid=12331&docid=103294287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馬航MH17班機17日被擊落之後,烏克蘭政府18日宣佈烏克蘭東部為禁航區。
有40國參加、總部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urocontrol,協調整個歐洲空域交通)隨即宣佈,「所有申請使用那些航道的飛行計劃,我們現在一概拒絕,直到另有通知」。
外電報導,國際專家推測,馬航MH17班機飛越烏克蘭政府軍與叛軍激烈交火數月的東部戰區,那段空域雖然不屬禁航區,卻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強烈建議客機勿飛的空域,MH17可能為了省油省時而抄這條近路。專家透露,許多航空公司和馬航一樣,為了省油而抄此近路,不顧警告。
MH17班機被擊落時,飛行高度也不夠。烏克蘭政府已經禁止客機以3萬2000呎(1萬560公尺)高度飛行,但MH17以3萬3000呎(1萬890公尺)飛行,只高了三百多公尺。
根據通訊追蹤,馬航在17日以前已經受到兩度警告,說飛行烏克蘭東部戰區空域有風險。本週已有兩架烏克蘭軍機在那一帶空域被擊落。
今年4月,ICAO建議全球航空公司,「有鑑於國際民航班機的安全可能存在嚴重風險」,應該考慮其他航線。
MH17班機走的航道,本來是歐洲客機東飛的主要航道之一,但本週一 (14日),Eurocontrol正式通函飛行員,重申警告,並「強烈建議」客機避飛該空域。
由於北向和南向飛目的地都較為費時,馬航客機駕駛就繼續使用烏克蘭這條航線,馬航駕駛也不理會警告,飛這條路。一位航空專家透露:「馬航和其他好幾家航空公司一樣,繼續飛這條路,因為比較短,路線短就省油,省油就是省錢」。
英國有關當局一分「給飛行員的通知」 (Notice to Airmen ,簡稱Notam)這麼寫:「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的空中交通管制(ATC)指令可能彼此衝突,也由於民航機可能遭到錯誤辨識,我們強烈建議英國航空公司避飛克里米亞、黑海及亞述海空域,直到另有通知」。
歐盟的「歐洲航空安全署」(EASA)已在風險空域之外,為航空公司建議其他航道。美國政府則根本禁止美國客機飛越克里米亞一帶。
美國早禁飛了
不知為啥烏克蘭就是不願像俄羅斯說的那樣關閉空域
結果一堆為錢的航空一直在飛危險空域玩命
一直鐵齒 結果呢
現在就被打下來
說實在飛那裡的航空公司都是屬於加害者
早就有人一直警告不要飛 危險
就為的省油、省錢、省時
不照預定航線飛危險空域
這樣說烏克蘭不關閉空域引飛機去飛那
然後又派軍用飛機飛那
說他們沒陰謀都得懷疑一下
前英國軍事官員支持一個轟動的說法- 庫斯克號是被美國武力所擊沉。
但在2001年BBC的記錄片"誰把庫斯克弄沉了?"﹐BBC卻把Stradling先生當作主要權威﹐那時的理論是﹐老式的HTP魚雷故障所致。
Stradling先生也有現身在法國紀錄片中說﹐在2001年時﹐我們當時的認知﹐是沒有第三方的涉入﹐在那時是非常合理的解釋。
新的說法是基於法國記錄片上﹐庫斯克一邊船身上的大洞﹐及沉沒時﹐有美國潛艦在那個地區活動的證據。(注﹕法國記錄片是在2004年推出)
記錄片顯示殘骸出水時﹐右身的一個圓洞﹐洞口明顯內凹﹐顯示外在的攻擊。
一個美國軍事來源在片中聲稱﹐那是MK48魚雷的註冊商標。這魚雷的爆炸銅彈頭﹐可以乾淨的融穿鋼板。

********************************
1968年5月17日,美國海軍“天蠍”號核潛艇奉命前往大西洋加那利群島附近,監視一支神秘的蘇聯海軍艦艇編隊。
但在5天后,“天蠍”號卻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沉沒,艇上99名官兵全部遇難。據美國著名軍事記者奧夫利的新書《天蠍隕落》披露,美潛艇實際上是被蘇聯“回聲-2”級核潛艇擊沉的。該書說,1968年5月22日,“回聲-2”與“天蠍”號經短暫搏鬥之後,“回聲-2”發射魚雷,擊中了“天蠍”號的中央控制室。90秒鐘後發生劇烈爆炸,被炸成幾段的“天蠍”號迅速沉入海底。
奧夫利斷言,擊沉“天蠍”號是蘇聯潛艇部隊的“復仇行動”。1968年3月8日,蘇聯K-129導彈潛艇在太平洋巡航時沉沒,艇上97名官兵全部遇難。據前蘇聯海軍進階將領透露,K-129當時在太平洋進行戰備值班,後遭美國潛艇尾隨跟蹤,被迫浮出水面。美國潛艇“箭魚”SSN-579開足馬力,憑著塊頭大力度猛,撞沉了蘇聯K-129潛艇。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