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2014年的,

將就一下拿2012年的隨便看看.

2012年俄羅斯主力艦艇數量表

sp0609 wrote:
找不到2014年的,...(恕刪)


航空母艦(1艘)

庫茲涅佐夫號(11435),1艘服役中

巡洋艦(4艘現役,1艘改裝中)

基洛夫級(11442):1艘服役中,1艘現代化改裝中
光榮級(1164):3艘服役中

驅逐艦(13艘)

現代級(956):5艘服役中
無畏級(1155):7艘服役中
卡辛級(1155):1艘服役中

護衛艦(9艘現役,12艘建造中)

11356M型護衛艦(11356M):4艘建造中,2艘計劃中
戈爾什科夫級(22350):3艘建造中
守護級(20380):2艘服役中,5艘建造中
獵豹級(11661K):2艘服役中
不懼級(11540):2艘服役中
克里瓦克級(1135):3艘服役中

潛艇
彈道飛彈核潛艇(12艘現役,1艘海試,2艘建造中)

北風之神(955):2艘服役中,1艘海試,3艘建造中
德爾塔IV級(667BDRM):6艘服役中
德爾塔III級(667BDR):3艘服役中
颱風級(941):1艘服役中,另有2艘封存

巡弋飛彈核潛艇(9艘現役,1艘建造中)

亞森級(885):1艘服役中,1艘建造中
奧斯卡級(949A):8艘服役中

攻擊核潛艇(19艘現役)

阿庫拉級(971):12艘服役中
塞拉II級(945A):2艘服役中
塞拉I級(945):1艘服役中
維克托III級(671RTMK):4艘服役中

特種核潛艇(7艘現役)[1]

泊德莫斯科維耶號(09787):意為「莫斯科郊區」,特種戰潛艇母艇,改裝自667BDRM型,改裝中
奧倫堡號(09786):特種戰潛艇母艇,由667BDR型改裝,服役中
球形馬級(10831):1艘服役中
白北鮭級(1851):2艘服役中,1艘封存
抹香鯨級(1910):2艘服役中,1艘封存

常規潛艇(22艘現役,5艘建造中)

拉達級(677):1艘服役中,2艘建造中
華沙人級(636.3):3艘服役中,3艘建造中
薩羅夫號(20120):特種潛艇,服役中
大比目魚級(877):17艘服役中

依然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上力量,特別是是其強大的戰略戰術核潛艇艦隊
取代光榮現代無畏的俄羅斯神盾何時要生出來啊

leomk2008 wrote:
取代光榮現代無畏的俄...(恕刪)


別再逼普京了,

油價繼續低下去他老兄只怕要先去跳樓,

之前重整軍備的承諾就先當沒發生過吧!
leomk2008 wrote:
取代光榮現代無畏的俄...(恕刪)


22350型 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就是迷你版神盾 他的排水量4500噸

但是戰鬥力來講遠超過蘇聯時期建造的10000噸級驅逐艦

原因有3

1.裝備有源相控多面陣雷達 能一部雷達同時跟蹤多目標對和空對海 類似於美國宙斯盾系統

蘇聯時期1980年代建造的艦艇排水量雖然大 但是很多設備不能通用 例如雷達要專門搞反艦 防空 對海雷達等等
---------------------------------------
2.還有通用垂直發射單元 不必向以前蘇聯時期見同一種垂直發射單元只能配一種型號的導彈造成浪費

而俄羅斯的22350是真正的通用型驅逐艦 只是在於發射單元總數44個 而美國伯克級驅逐艦是96個通用單元

反艦 防空 反潛的導彈 還有進程防空 對陸攻擊等都不能通用

例如美國伯克級要防空可以在96個通用發射單元都通配標準2防空導彈 (專門攔截低空飛行的目標)

要反潛可以配阿斯洛克反潛火箭 要進程防空可以配海麻雀在1發射單元內塞近4個(射程比較短)

要對陸攻擊可以96單元都配戰斧巡航導彈 要反彈道導彈當然理論上也可以96單元都配標準3

當然實戰上會根據任務需求調整這個比例 不會完全都配同一種 但是理論上可以

蘇聯時期建造的大型水面艦艇排水量雖然大 但是卻缺乏通用性往往3條件挺才能做一條艦艇的任務

例如光榮級巡洋艦 防空能力強反艦能力就不強 排水量近12000噸

現代級驅逐艦反艦能力強 但是防空能力不強 雖然他有防空導彈

無胃級驅逐艦反潛能力強 防空反艦就不強

而基洛夫級核子動力巡洋艦 是世界唯一在役的核動力巡洋艦

他可以同時有很強的反艦 .防空 和反潛能力 裝備超過400枚以上的各型反艦.防空.反潛導彈

但是排水量是2萬多噸 才能執行通用化任務

而最近2010年以後建造的22350型通用護衛艦 也跟美國伯克級通用型驅逐艦一樣

能一條艦艇幹以前條3艦艇的任務 是世界最小的迷你版神盾艦

之前這個紀錄是挪威海軍創下的 5000噸排水量級神盾級驅逐艦

從戰鬥力來講遠超過蘇聯時期建造的萬噸級排水量的驅逐艦和巡洋艦 因為現代化程度比較高

2350型同樣也能遠洋作戰 但是差別在於他是44個發射單元 052D是64發射單元 伯克級96發射單元

而提康德羅家級是126個發射單元

早期德神盾戰鬥系統體積又龐大又笨重 只能裝在萬噸以上的提康德羅家級巡洋艦上

後來電子技術進步縮小了體積和重量 被裝在8000噸的伯克級驅逐艦上

到了21世紀以後各國海軍已經能把神盾戰鬥系統裝在5000~7000噸不等的排水量的艦艇上 執行通化任務

而美國海軍已經在準備淘汰除役掉 佩里級護衛艦的反潛任務 全部用神盾艦取代所有航母編隊護航的功能
---------------------------------------
3.第三點他就22350型有考慮隱形化外型的設計

以上3點都是現代化的各國海軍發展的大型水面艦艇的趨勢

不在裝門裝備3種型號的艦艇來應對

而22350型護衛艦配的反艦導彈是P-800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

而防空是S-400防空導彈的彈種 導彈防空半徑超大 比標準2的170公里還大

也有反潛火艦 也可以待卡52反潛直升機 所有通用功能都搞在一型4500噸級的米你神盾上 (超過挪威的紀錄)

22350戈爾什科夫級真不簡單


撲朔迷離的開始


2003年7月,由俄北方設計局提出的22350型護衛艦方案通過俄海軍評審,目的是替換956型驅逐艦和1135型護衛艦,還要求遂行防空反潛和護航以及遠程打擊任務,其中後者從未出現在俄軍水面艦艇的計劃任務書中,這引起了外界的普遍關注,各種猜測紛至沓來,其排水量從8000噸一直降到2006年2月1日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開工時公佈的4500噸。首艦於2010年10月29日下水,預計2013年服役。目前,聖彼得堡北方造船廠已接到4條訂單,其中三條開工,另兩條分別是「海軍上將卡薩托諾夫」和「海軍上將戈洛夫科」,四號艦據稱為「海軍上將尤馬舍夫」,他們都是蘇軍將領。

psb(49).jpg

最小的盾艦

22350型採用全通式甲板,半封閉艦艉,艦艏帶有很長的舷牆,上層建築為一體式,是俄羅斯第一款採用固定式多面相控陣雷達的驅護艦,因其排水量比目前在役的挪威海軍「南森」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5200噸)還要小,成為最小的盾艦。該艦與其他小噸位的盾艦一樣,在將4面固定式相控陣雷達5P-20以菱形佈置在艦橋後方的整體式塔桅上,頂部還佈置了一座單面相控陣雷達5P-27,此外就只有艦橋頂部的球形雷達罩,估計為用於反艦導彈制導的3TS-25E超視距雷達,此外,炮瞄雷達5P-10同樣存在。俄方公佈任何關於該級艦雷達的直接信息很少,對比蘇聯解體後幾乎「出售一切」的俄軍工業,可見俄軍對該級艦的重視程度。比較多的說法是,22350型用的相控陣雷達為有源體制,而且5個陣面全部採用豎長方形,這在世界上還是第一個,其雷達波束很可能呈豎直扇形,對高低向目標很敏感,可能具有較強的低空探測能力,方位角方面的欠缺由4面陣共同工作彌補。由於22350型以防空為主業之一,這就需要更完善的遠程空情信息,桅頂的單面相控陣可能為遠程對空警戒雷達,其他5000噸左右的盾艦,如德國海軍的F124型,就採用在艦體後部單獨佈置兩坐標雷達的方式來解決遠程警戒問題,但22350噸位更小,只能將其佈置在桅頂。從技術上說,俄電子工業本身並不具備規模生產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單元的能力,但俄近年來與韓國在軍事技術上合作頗多,後者在這方面擁有一定技術優勢,俄韓聯合研製的「勇士」地空導彈系統就採用與22380型同樣的9M96系列艦空導彈,22350型的四面陣雷達很可能融入了韓國技術。由於俄艦隊規模相比蘇聯時代大大縮水,當時行之有效的對空警戒體系已經不再適用,22350型很可能要承擔全空域警戒任務,也就是說,過去由1135型護衛艦執行的低空補盲也要負擔,這決定了22350型的雷達應具備很強的搜索能力,在火控性能方面則有所不足,好在該艦搭載的9M96系列艦空導彈採用主動雷達引導頭,對火控的需求相對較低。這套雷達系統也在俄自行研製的」西格瑪「中央控制系統配合下,承擔其全艦的作戰核心任務。

psb(50).jpg

22350型模型桅杆部分,兩側佈置了大量電子戰天線

該級艦的動力系統則有兩台M90FR燃氣輪機和兩台10D49柴油機組成,雙軸推進,最大航速超過29節。從編號上可以看出,22350型完全可能發展出如22351之類的型號,在引進法制「西北風」級後,隨艦引進的SENIT-9中央控制系統完全可能被俄方消化吸收,裝備在新型艦艇上。

psb(51).jpg


22350型所使用的M90FR大功率燃氣輪機

此外,由於11356型護衛艦的大量出口,北方設計局也在22350基礎上,換裝11356型的武器,推出了所謂22356方案,實圖吸引印度海軍的興趣,不過印方似乎並不買賬。

psb(52).jpg

22356型模型,使用9M317ME系列導彈

火力強悍

22350型的賣點之一就是多用途,為此,該艦設置了很長的艦艏,三個垂直髮射單元中的1個為「多棱堡」艦空導彈系統和另兩個為通用化對面導彈系統。「多棱堡」發源於蘇聯末期,原為S-300艦載版「堡壘」系統的發展型號,在1990年代初加入了主動雷達制導的9M96系列導彈,由於導彈體積大大縮小和通用化技術的進步,這種導彈在1996年首次作為S-400系統的一部分出現,因其在一枚48N6導彈發射筒中容乃4個9M96發射筒而聞名,但S-400並沒有裝備該彈。俄軍原打算將12441型「諾維克」號護衛艦作為「多棱堡」試驗艦,但隨著12441的停建,「多棱堡」最終出現在20831型「機靈」號上,後者搭載了三組共12個發射井,具體載彈量沒有公開,比較樂觀的說法是每個發射井攜帶4枚,那2500噸級的20381可以攜帶48枚,火力駭人。9M96主要有基本型和增程型9M96D(9M96E2)兩種型號, 4.4米長的後者射程號稱超過120千米,採用中段指令和慣性制導,末端主動雷達引導模式,彈頭重24千克,採用俄國傳統的冷發射,在30米高度啟動主發動機,按照研製方「金剛石-安泰」集團的說法,該彈至今仍在測試中,由於「機靈」號在稍早前發生火災,無疑將影響該系統的研製進度。從俄方公佈的模型看,22350共搭載了28個發射井,也就是說最多可以攜帶9M96共96枚,如果換成正在研製的紅外成像制導9M100近程艦空導彈,數量則增加4倍.

9M96導彈,該彈為基本型,沒有增程型所用的助推器

psb(54).jpg

22350型模型前甲板圖,VLS發射井周圍是誘餌彈發射器


由於彈體更長,兩座8單元的對面導彈發射井安裝在稍高的前甲板室上,據稱為「俱樂部」系列的發射裝置,這套系統出了能發射「俱樂部」系列的雙速制反艦導彈和反潛導彈外,還能兼容「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吸引人的是正在11661「達吉斯坦」號輕型護衛艦上測試的「口徑」HK對地巡航導彈,目前關於該系統的信息很少,部分資料稱其為3M54,只知道其類似美製「戰斧」,復合制導,射程超過2500千米,該彈的潛射型更為神秘,裝備試航中的885型多用途核潛艇。由於22350型只有16個發射單元,在實戰應用中效果肯定不大,只是對未來的大型驅逐艦有較大意義,對22350型而言,更多是威懾性武器,但也賦予了這種護衛艦縱深戰略打擊能力。

psb(55).jpg

正在裝入印度海軍11356型護衛艦中的「俱樂部」發射器

psb(56).jpg

正在發射「口徑」HK艦對地巡航導彈的11661型「達吉斯坦」號護衛艦

該艦的主炮為中央研究院研製的A-192型單管130毫米炮,同樣處在測試階段,該系統類似已經大量裝備的A-190單管100毫米炮,射速超過25發/分,炮塔和甲板下部分,不含彈庫重25噸,對海最大射程23千米。但現階段A-190已經出現產能不足的狀況,造成20381二號艦被迫在沒有主炮的情況下試航,俄國內則有消息指出,A-190是基於AK-176M發展的,存在故障率過高的問題,照目前的進度,22350恐怕也得在主炮缺裝的情況下投入試航工作。作為近程防禦系統的「棕櫚樹」是圖拉設計局為替代系統過重的「栗樹」(卡什坦)而設計的,得益於電子技術進步,該系統將雷達搜索與跟蹤全部扔給了艦上的其他多用途雷達,武器站上只保留了光電通道和武器以及導彈的指令發射機,重量大大減小且提高了精度,22350型在機庫兩側各有一座。在反潛武器方面,傳統的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終於被放棄,除了正在試航的卡-27M艦載反潛直升機外,22350型還在機庫兩側艦體內安裝了與20380系列同樣的PAKET-E型324毫米(一說400毫米)聲自導反潛魚雷,該魚雷是蘇/俄第一種小口徑反潛魚雷,採用「田」字形4聯裝發射裝置。

psb(57).jpg


A-192型130毫米主炮模型

22350型的火力密度極高,即使按照最保守估計,帶彈量也超過44枚,這還不包括「棕櫚樹」系統的備彈,前甲板密密麻麻的導彈垂直髮射器將其打造成了縮小版的1144型巡洋艦,而這也符合該艦在俄軍中的定位。由於長時間沒有新艦服役,俄軍實力大減,只能依靠少量重火力艦艇來維持打擊能力。雖然22350型的最初設計樣本仍是1135型,但無論是外觀還是實質,22350都發生了質變,大量低雷達特徵被引入設計,昔日蘇制艦艇大膽張揚的「暴力美學」只能在重火力上閃現,22350型在繼承了紅海軍之名的同時,也完整繼承了紅海軍對火力的瘋狂與執著。儘管擁有大量大型遠洋作戰艦艇,蘇聯海軍在常規戰爭環境下的基本戰略一直是近海防禦,用大量遠程反艦導彈將北約的優勢海軍阻隔在打擊半徑之外,從而防止其影響蘇聯的優勢陸軍發揮,俄聯邦海軍同樣繼承了這個戰略,但由於艦隊實力下降,實現的難度越來越大,重火力的22350型正表現了俄軍對近海安全的擔憂。

psb(58).jpg

正在北方造船廠舾裝的「戈」艦,拍攝地點是在艦橋上,可見導彈發射井已經裝好

從橫向來看,與22350型最接近的是前面提到的「南森」級,該艦現階段只是安裝了一座八連5裝MK41垂直髮射系統,可載32枚ESSM導彈,彈體性能與9M96接近,但其雷達採用美製SPY-1F,即「宙斯盾「作戰系統中最小的雷達型號,雖然是同一系列,但相比常見的SPY-1D,前者每個陣面僅有1856單元,減少了一半多,加上艦體過小造成的供電不足,4個天線只能輪流開機,信息刷新頻率甚至不如英國機械掃瞄的」桑普森「雷達。該艦雖然只有一座VLS發射井,卻預留了2座的空間,升級空間更大,22350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只能在上述武器中做權衡,無法獲得更大的提升,但其遠程打擊能力卻不是」南森「級所能擁有的。

隨著「戈」艦的逐漸完工,俄海軍終於趕上了艦載相控陣雷達的大潮,相比其他國家的同類艦艇,22350型由於噸位限制,總體性能不可避免地存在相當差距,而要俄海軍「一口吃成胖子」也是不合情理的,在技術層面,22350型最大的優勢是在相當小的艦體上集成了足夠全面的作戰系統,真正達到了「多用途」要求。對比我國的052C型驅逐艦,從紙面性能而言,22350憑藉強悍且全面的武裝並不落下風,尤其是9M96系列較小的彈體對戰鬥力提升很大,但卻帶來升級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故而俄海軍試圖部署艦載版40N系列導彈用於反導,這顯然不是22350所能承受的。對比噸位稍小的054A型,22350性能優勢明顯,但前者在中國海軍中的地位顯然比後者在俄軍中的地位更低。總的來說,22350為俄軍提供了一個不是最好但也差強人意的平台,其最大的意義就是承前啟後。
psb(59).jpg

2012年11月拍攝的「戈」艦,5P20雷達和主炮尚未安裝

承前啟後

作為蘇聯解體後,俄聯邦海軍第一款純血統的中型水面作戰艦艇和蘇/俄歷史上第一款具有隱身特點的中型水面作戰艦艇,22350型被俄軍寄予了太多希望和企盼,首艦用「紅色馬漢」,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命名,正是這位元帥將蘇聯乃至整個俄羅斯海軍帶入了歷史上從未有人企及的高度。在經歷了「蘇聯解體綜合症」近20年的折磨,海軍實力跌入谷底的打擊後,俄羅斯海軍沒有忘記這位統帥,而就22350型的意義而言,也確實對得起這個艦名,其在技術是俄海軍20年來發展的集大成,而這些技術完全可以作為未來更大型艦艇的技術基礎延伸開來。目前,俄海軍僅有9艘「勇敢」級大型反潛艦和5艘「現代」級驅逐艦具備完整作戰能力,護衛艦方面堪用的僅2艘「不懼」級,另外還有3艘1135型護衛艦和一艘61M型大型反潛艦(現已改為護衛艦),這些艦艇絕大多數1990年代建造的,61M型「機靈」號甚至服役於1960年代,對壽命相對較短的蘇制艦艇而言,他們都算是高壽了,,而目前俄軍在建的中型水面艦艇僅3艘22350型和3艘11356M型,後者的噸位據稱比前者還要略大,但其艦體設計基於11351型,所搭載的「施基利」1艦空導彈系統也比「多棱堡」低了一個檔次,11356M型更多是作為應急措施和22350型的補充而建造的,開工較晚,進度相當快,但由於技術水平較低,只能在中等威脅環境下生存,而22350型搭載9M96D後,對空殺傷遠界達到120千米左右,相控陣雷達和主動雷達引導頭帶來的增益使其防空能力達到俄軍歷史上除航母外的巔峰,甚至可以傲視3萬噸級的11441型核動力巡洋艦,而根據對同噸位級別的「不懼」級護衛艦的使用經驗,4000噸級護衛艦完全可以伴隨大型艦艇遂行遠洋作戰任務,而其先進的設計也必將成為未來新型驅逐艦的重要參考。按照目前的進度,在2020年前,將有4艘以上的22350型服役,其改進版也應該在建造當中,在這期間,俄軍老式艦艇將迎來退役高峰,現役的大部分驅逐艦都將在這個時期退役,俄軍艦隊規模還將繼續縮水,剛服役的22350型將成為俄軍艦隊的中堅,直到2020年後,擬議中的新型驅逐艦批量服役為止。

psb(60).jpg

俄方公佈的21956型驅逐艦模型,估計面向國外市場,俄軍自用的尚未公佈


魯到特防空系統 或稱碉堡

魯道特防空飛彈系統

魯道特防空飛彈系統(俄語: 3К96 «Редут»,英語:Redut,屬於S-400飛彈家族的衍生版,亦有S-350的稱呼(俄系武器向來以衍生型號眾多,名稱複雜聞名),原意(堡壘, 菱面堡壘)是俄羅斯聯邦基於S-400陸基防空系統所衍生出的海基艦對空飛彈系統。

目錄

1 概要
2 魯道特系統對應彈種
2.1 長程飛彈 48N6系列
2.2 中程飛彈 9M96系列
2.3 短程飛彈 9M100飛彈
3 衍生發展
4 配備
5 現況
6 魯道特系統搭載艦
7 関連項目
8 參考資料

概要

魯道特艦對空飛彈系統是由陸基防空飛彈S-400衍生發展而來,一改過去俄國防空系統短、中、長飛彈各使用完全不相容的硬體設備。魯道特系統將短、中、長程飛彈全部整合在一套系統內,是俄系武器系統第一次的創舉、屬非常劃期的設計。

以往俄國艦對空飛彈系統,依照短、中、長射程接戰需求不同,分別使用長程防空S-300F(SA-N-6里夫)、中程防空3K90或3K97(SA-N-7 / 12施利基)、短程3K95(SA-N-9短劍)防空飛彈,各飛彈系統都擁有獨立的設控雷達與發射器,戰系操控台也是獨立配置、互不相容,操控人員也不互通。無論軟硬體配置或人員編制,都臃腫龐大,因而造成船艦噸位 / 武器配置比效益低。

魯道特艦對空飛彈系統改採統一的射控系統、戰控顯示台、短中長各種類飛彈也共用同一種垂直髮射器。為對應多彈種使用同一個垂直髮射單元,擁有大直徑的發射管,以對應裝填不同尺寸的防空飛彈。發射系統沿用S-300以來的方式,採用冷發射,以壓縮氣體將飛彈彈出後才點火。

該系統可對應下列飛彈。
魯道特系統對應彈種
長程飛彈 48N6系列

長程防空飛彈使用48N6系列彈體(射程約200公里),並相容最新型的48N6DM(射程達250公里),具有迎擊中程彈道飛彈的能力。

48N6系列飛彈使用慣性指令+TVM終端誘導

一個魯道特垂直髮射管僅能容納一枚大型48N6飛彈。由於缺乏配套的設控雷達,因此據信20380系列巡防艦並不會配備本飛彈,而即將服役的22350型高西可夫級巡防艦因位裝備了大型四面相位陣列天線,並擁有較大噸位,可依任務需求裝備此型飛彈。
中程飛彈 9M96系列

中程飛彈基於空軍R-77飛彈的技術研發而來,分別為射程40公里的9M96E以及加長型射程達120公里的9M96E2飛彈。

一個魯道特垂直髮射管設計概念上可容納四枚飛彈。9M96飛彈是陸基S-400飛彈為了對抗美國愛國者PAC-3飛彈而在1990年代末期開始研發。與愛國者PAC-3縮小彈體的理念相同,原本一枚PAC-2飛彈的發射箱可以裝填4枚PAC-3飛彈。同樣,一個S-400系統的48N6飛彈發射箱也可以裝填4枚9M96飛彈。加長型9M96E2因為直徑不變,因此裝填數不會減少。

9M96飛彈使用慣性+終端主動雷達導引(據信同R-77飛彈尋標器),因此不需大型照明雷達,使2000噸級的20380型巡防艦也可裝填本系列飛彈,使用Furke-E(5P27M)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做射控管制。

與西方解決中程飛彈射程近界問題,多半使用推力偏向燃氣舵等複雜昂貴方式不同。9M96飛彈在彈出發射器而主火箭尚未點火階段後就點燃彈體中段的偏向火箭完成指向(比較類似P-800飛彈的發射模式),在空中完成方位指向才點火,不若西方同類防空飛彈先升到半空再俯衝。

但就2014年俄國夏季軍演期間釋出的訊息可知,雖然陸基版能用非常高密度的方式搭載,且海軍版的垂直髮射器遠大於飛彈儲存箱直徑,但海軍版發射箱暫定都只會裝填一枚9M96或四枚9M100系列飛彈。未來是否進行擴充尚不明朗。[1]
短程飛彈 9M100飛彈

9M100短程飛彈的配備是魯道特系統與陸基型S-400最大的不同點,因為S-400架構下並沒有適當的飛彈接替海軍SA-N-9短劍飛彈的角色。因此魯道特系統引進9M100飛彈填補10公里級短程接戰需求。每一個個魯道特垂直髮射管現階段暫定裝填4枚9M100飛彈。

9M100飛彈是由阿爾馬茲設計局研發,使用指令+紅外線終端導引,具有10-15公里的接戰半徑。目前研發進度較慢,預計2015年才能投入服役。 [2]
衍生發展

9M96飛彈與9M100飛彈也會配備在新型的機動中程防空系統Vityaz(勇士)上(或稱MSAM/MRADS )。[3] Vityaz系統是由數輛中型戰術越野車所組成的陸基機動防空飛彈系統。 Vityaz飛彈系統射控車上的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可執行目標的搜獲、追蹤與飛彈指令誘導任務。

2003年俄國與韓國簽訂技術授權研發(由阿爾馬茲設計局授權三星電子),提供整套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與飛彈技術給韓國。韓國基於此項授權於2005年正式進行KMSAM防空飛彈計畫。
配備

12441U型巡防艦 - 在1997年時魯道特防空飛彈原本是想安裝在當時最新型的艦體12441U型諾維克號上,但因諸多配套都尚未開發完成,且當時的俄羅斯經濟非常凋敝,因此該艦已打造好的艦身遂在船台上停工多年並荒廢至今。若該艦有按造原計畫進度進行,則12441U型將會擁有4具4聯裝魯道特飛彈發射器。

20380型巡防艦 - 20380型巡防艦主桅頂部裝有具備圓形天線罩的Furke-E(5P-27M)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做指揮管制。 20381型在艦艏裝有12管垂直髮射器,暫定裝備12枚9M96或48枚9M100飛彈。 20385型在艦尾直升機甲板兩側裝擴增為16管發射器。

22350型巡防艦 - 22350型巡防艦主桅頂部裝有旋轉式的Furke-E/2(5P-27)相位陣列多功能雷達負責全空域搜索,而其下方主桅裝備的四面Poliment相位陣列雷達則負責區域目標精確追蹤與飛彈誘導功能,就已公開的資訊22350型最大防空能力能同時追蹤200個以上的空中目標,並發射32枚飛彈接戰16個空中目標。 22350型配備8x4=32個魯道特垂直髮射管。之前模型出現28個發射管的特徵顯然與實際建成狀態不符。

俄羅斯新世代驅逐艦 - 目前正在計畫階段,計畫建造排水量超越一萬噸的大型艦艇,且不排除使用核子動力,但後續仍不明朗。
現況

至2012年夏為止,魯道特防空飛彈已藉由20380二號艦機靈號進行兩次實彈試射,但是兩次試射均脫靶。 原因是20380型的Furke-E雷達對9M96飛彈的中繼誘導配套功能尚未整合完成,僅能對9M96飛彈提供初始目標訊息,挨飛彈抵達接戰空域時已無法搜獲目標。 惟機靈號隨後在2012年9月2號發生嚴重電器火災必須入塢大修,海上發射測試因而受到進一步的延宕。

在2014年6月2號的報導,於前一年修復完成並參加2014夏季軍演的機靈號於5月26日首次成功使用9M96飛彈擊中預先配置的標靶,是此飛彈系統上艦後首次成功的實彈射擊。[4]
魯道特系統搭載艦

12441U型巡防艦 - 因配套開發延遲,該型艦的建造進度處於閒置狀態。
20380型巡防艦
22350型巡防艦
11441型巡洋艦 - 基洛夫級三號艦納希莫夫元帥號已於2013年6月13日簽署50億盧布的改裝合約,將在北德文斯克入塢移除所有P-700與S-300飛彈,改裝配Poliment雷達與魯道特防空飛彈系統,並於2018年恢復現役[5]
pr.21450新世代驅逐艦計畫 - 可能為核動力艦艇,目前仍在計畫階段
俄系小神盾?

美系小神盾都沒人看得起他了

俄羅斯還是像中國一樣老老實實的緊跟美國

弄個真正有戰力的神盾艦吧
leomk2008 wrote:
俄系小神盾?美系小神...(恕刪)


052D排水量也不過6000噸 垂直發射單元不過64個 就可稱為中華神盾

所以這個3X個發射單元 可以每單元裝4枚共96枚中程防空導彈射程110公里

和S-400彈種的250公里射程的防空導彈3X枚 還具備有反彈道導彈功能 比標準2的170公里射程的防空半徑還大

雖然伯克級導彈數量和排水量較大約9000噸

但是俄羅斯的防空導彈(S-400的彈種)和反艦導彈(P-800)性能都遠超過 標準2和亞音速短程的魚叉反艦導彈

在樓上文章有說明

22350這個魯道特(碉堡)系統是不錯 現在只是要把排水量放大2倍 戰力就可以提升很大了

挪威的南森級神盾艦是採用美國的宙斯噸戰鬥系統 迷你神盾 排水量5200噸

但是挪威這條神盾上面的MK-41 只有8個發射單元

沒有向俄羅斯發射單元這麼多

而且他不能有長程2500公里~3000公里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

挪威的南森級神盾艦MK-41垂發是美製系統沒錯 但是伯克級96單元和他的8個單元真的差太多了........

南森級只能防空和反艦反潛 因為他排水量才5200噸

而俄羅斯這條迷你神盾 能防空 反潛 反艦 還有長程亞音速巡航導彈對陸攻擊(類似戰斧巡航導彈)

還有反彈導導彈能力...........所以說能力比較全面

俄羅斯的22350戈爾什科夫級 能在4500噸排水量上擠上這麼多系統的功能 戰力已經超過蘇聯時代建造的巡洋艦

可見現代化程度比較高 只是擴充能力不太夠
abc003 wrote:
052D排水量也不過...(恕刪)

052c滿載就快7千噸 052d肯定更重

比伯克少2千 少的可能就是載彈量

俄羅斯那小神盾才4千多噸

閹割的就不只載彈

相控雷達 電力 電腦能力可能都弱化很多
leomk2008 wrote:
052c滿載就快7千...(恕刪)


內文有說電子技術是和南韓三星的技術合作 阿爾塔瑪授權三星代工生產相控陣電子原件(世界三大半導體廠之一)

所以還不算不錯 電子技術來講每個24個月摩爾定律半導體製程會進步一代

這也是為何美國1980年只能在1.2萬噸排水量 提康德羅家上裝的原因 而21世紀挪威在5200噸的南森級也裝神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